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807|回复: 2

[分享] 检测凝血功能都有哪些仪器?方法学分别是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生儿脓毒性休克病例:
12天22小时,汉族,以“腹胀伴纳少2-3天,呻吟半天”为主诉
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结肠穿孔:粪石性肠梗阻:脓毒性休克;
动态复查血气分析及无创血流动力学,完善BNP、肌钙蛋白、细胞因子全套。
新生儿休克,考虑感染因素相关,现休克已纠正。
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是因严重感染所引起的机体急性、广泛微循环障碍 , 导致患儿机体重要脏器血液灌注减少 , 难以满足组织细胞的代谢需求而出现的多器官功能损伤等临床表现。
2015年《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认为可根据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耗氧量改变诊断脓毒性性休克,但在新生儿休克中临床观察较实验室指标更重要。休克代偿期,新生儿血压可以正常,但血压不是判断组织灌注不良的最好指标。而应及早进行血流动力学的监测获得SV、CO、TFC、SVR、ACI等全面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指导治疗新生儿脓毒症诱导的组织低灌注及心血管功能障碍,降低死亡率。
新生儿脓毒性休克的表现
1、低血压:血压<该年龄组第5百分位,或收缩压<该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下。

2、需用血管活性药物才能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多巴胺>5 μg/(kg·min)]   或任何剂量的多巴酚x丁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3、具备下列组织低灌注表现中的3条:①心率、脉搏变化:外周动脉搏动细弱,心率、脉搏增快;②皮肤改变:面色苍白或苍灰,湿冷,大理石样花纹,如暖休克可表现为四肢温暖、皮肤干燥;③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延长>3 s,暖休克时可以正常。
4、意识改变:早期烦躁不安或萎靡,表情淡漠,晚期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惊厥。
5、液体复苏后尿量仍<0.5 mL/(kg·h),持续至少2 h。
6、乳酸性酸中毒(除其他缺血缺氧及代谢因素),动脉血乳酸>2 mmol/L。
液体复苏
对于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患儿而言 ,抗休克以及抗感染属于患儿成功抢救的关键内容 , 其中抗休克治疗主要通过补充血容量以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方式 , 进而纠正患儿机体微循环障碍 , 逐步改善脏器灌注不足等病理状态。液体复苏管理是实现患儿抗休克治疗的关键性措施 , 其主要目的在于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 维持血液携氧功能 , 改善脏器灌注以及微循环 , 减轻患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以往进行液体复苏评估的主要依据为患儿意识状态 , 或者依照血压、尿量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评估 , 但是上述指标数值于液体复苏早期未见明显改变 , 很难反映患儿血容量。使用BioZ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的连续性监测,根据监测指标的波动情况进行输液量以及输液速度的调整 , 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对发生脓毒性休克的患儿应进行全面评估,以指导临床诊治,评价指标包括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氧合状态。临床指标主要是心血管功能不全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良的表现,如心率增快、脉搏细数,意识改变、呼吸改变、尿量减少、四肢冷、皮肤花纹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容量负荷(TFC)及体循环阻力(SVR)等。由于血压不能反映CO,因此需要使用BioZ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评价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早期识别
此外,新生儿休克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识别及时处理极其重要。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期间通过BioZ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可以对于患儿存在的循环功能不足尽早识别 , 发现组织灌注不良现象及时指导治疗 , 以降低患儿死亡率。

BioZ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采用独有的ZMARC调整主动脉顺应性法,其准确性已得到临床的广泛验证,与肺漂浮导管的相关性高达0.89;可提供CO、SV、TFC等多种参数,并可实现连续动态容量监测。在新生儿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BioZ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可发挥重要的临床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凝血分析仪检测的方法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凝血分析仪的前世今生

1910年,Kottman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血凝仪,通过测定血液凝固时粘度的变化来反映血浆凝固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机械法血凝仪得到开发,出现了早期的平面磁珠法。70年代以后,由于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使各种类型的全自动血凝仪先后问世。80年代,由于发色底物的出现并应用于血液凝固的检测,使全自动血凝仪除了可以进行一般的筛选试验外,尚可以进行凝血、抗凝、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单个因子的检测,使抗凝、纤溶的检测成为可能。90年代,全自动血凝仪免疫通道的开发将各种检测方法融为一体,检测的项目更加全面,为血栓与止血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
凝血检测的项目及主要检测方法

凝血仪主要是用来对血液凝固检测的一种仪器,主要的检测项目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III(AT-III)
不同类型的凝血分析仪采用的原理不同,目前主要采用的检测办法有: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免疫学法等;最初的血凝仪的检测原理是基于凝固法的检测,因为该检测方法的电流法测量可靠性差,所以逐步被磁珠法和光学法所替代;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仪器一般是单独的光学法或者单独的磁珠法;这两种方法学又有何差异呢?
光学法(比浊法)
又分为散射法和透射法,光学法凝血仪是根据凝固过程中浊度的变化来测定凝血功能。根据待验样品在凝固过程中光的变化来确定检测终点的。当向样品中加入凝血激活剂后,随着样品中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过程,样品的光强度逐步增加,仪器把这种光学变化描绘成凝固曲线,当样品完全凝固以后,光的强度不再变化。光学法凝血测试的优点在于灵敏度高、仪器结构简单、易于自动化;缺点是脂血、黄疸、溶血样本测不准,严重干扰测不出;从我们目前的认知来看,随着科学的进步,光学异常、加样气泡已经不会成为严重的干扰因素。



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光路

磁珠法
早期的磁珠法是在检测杯中放入一粒磁珠,与杯外一根铁磁金属杆紧贴呈直线状,标本凝固后,由于纤维蛋白的形成,使磁珠移位而偏离金属杆,仪器据此检测出凝固终点,这类仪器也可称为平面磁珠法。早期平面磁珠法能有效克服光学法中样品本底干扰问题,但存在灵敏度低等缺点。现代磁珠法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商品化。现代磁珠法被称为双磁路磁珠法。测试原理如下:测试杯的两侧有一组驱动线圈,它们产生恒定的交变电磁场,使测试杯内特制的去磁小钢珠保持等幅振荡运动。凝血激活剂加入后,随着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血浆的粘稠度增加,小钢珠的运动振幅逐渐减弱,仪器根据另一组测量线圈感应到小钢珠运动的变化,当运动幅度衰减到50%时确定凝固终点。双磁路磁珠法的长处在于不受特异血浆的搅扰,在结构上,其检测原理完全不受溶血、黄疸及高血脂症的影响,甚至加样中产生气泡也不会影响测试结果的优点。缺陷是仪器、试剂成本偏高。



双路磁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