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604|回复: 0

[分享] 文献分享 | Jak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UC模型构建非常成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9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黏膜炎症复发和缓解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肠病(IBD)。粘膜炎症通常始于直肠,并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延伸至结肠近端,累及部分或整个结肠。据估计,全世界有680万人患有IBD。许多细胞因子和促炎途径在UC炎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UC的治疗包括“传统”药物、生物制剂、JAK抑制剂和S1P受体调节剂ozanimod, ozanimod是目前唯一一种在欧洲和美国(US)批准用于UC治疗的同类药物。然而,许多UC患者对目前可用的治疗没有反应。在抗TNF诱导治疗期间,临床试验中19-58%的患者出现原发性失败,继发性失败(反应丧失)的比例约为17-22%。尽管生物制剂具有公认的疗效,但大约50%以上的中重度UC患者没有持续缓解。最近报道的UC治疗不依从率为7%-72%,大多数研究报告30-45%的患者治疗不依从。不依从性与复发风险增加有关。生物制剂因其大分子结构而受到阻碍,必须通过肠外给药(例如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这带来了负担,因为患者需要经常前往诊所进行维持治疗。近年来,UC的治疗药物一直在变化,其中之一是托法替尼的引入。
Tofacitinib最早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关节炎。在三个成功的III期研究(OCTAVE)之后,tofacitinib的适应症被FDA进一步扩大到成人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托法替尼也已被EMA批准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托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药物,半衰期短(3小时),口服后吸收迅速(达到峰值浓度0.5小时)。此外,tofacitinib不是单克隆抗体,因此没有免疫原性风险。Tofacitinib是一种泛Jak抑制剂,除JAK1和JAK3外,对JAK2和TYK2也有中等活性。由于许多造血生长因子(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依赖于JAK2介导的信号转导,因此已经观察到细胞减少与抑制JAK2有关。此外,最近的报告提出了关于使用托法替尼的安全问题。
使用托法替尼(10mg)治疗的患者发生肺部血栓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最近一项非劣效性安全性试验的数据表明,与接受TNF抑制剂的患者相比,托法替尼具有更高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癌症风险。由于上述几点,非选择性的泛JAK抑制可能与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有关,并强调需要开发具有选择性抑制活性的第二代JAK抑制剂。
一、JAK / STAT通路
JAK属于一个位于细胞内的酪氨酸激酶大家族,磷酸化活化的细胞因子受体,导至信号转导。到目前为止,在JAK家族中已经鉴定出四种蛋白:JAK1、JAK2、JAK3和酪氨酸蛋白激酶2 (TYK2)。在这一途径中已经发现了50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激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和集落刺激因子。细胞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导至所述受体的构象变化,从而使JAK磷酸化。通过JAKs激活受体允许信号换能器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蛋白家族的成员与受体结合。STATs被磷酸化并形成二聚体,然后与受体分离并进入细胞核以调节基因转录。JAK/STAT介导的基因调控导至多种事件,包括造血、免疫调节、炎症、组织修复、细胞凋亡和脂肪生成。JAK1在组织中广泛表达,JAK1被多个细胞因子受体家族激活。I型细胞因子受体共同γ链(γc)与JAK1和JAK3异源二聚体相关,与γc受体亚基结合的细胞因子有:IL-2、IL-4、IL-7、IL-9、IL-15和IL-21。干扰素结合II型细胞因子受体,干扰素-γ (IFN-γ)需要JAK1和JAK2信号,而干扰素-α (IFN-α)和干扰素-β (IFN-β)需要JAK1和TYK2信号。来自IL-10家族的细胞因子依赖于II型细胞因子受体,并共享共同的信号通路(JAK1, JAK2, TYK2)。结合I型受体共同糖蛋白130 (gp130)的细胞因子通过JAK1、JAK2、TYK2介导其信号。与gp130结合的细胞因子有IL-6、IL- 11、IL-1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抑癌素M (OSM)和纤毛神经营养因子(CNTF)。抑制Jak介导的炎症通路可以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从而减少UC的慢性肠道炎症。IL-6、IL-12和IL-23细胞因子是IBD炎症的重要驱动因素。JAK1激活参与IL-6、IFN和γ - c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目前尚不清楚Jak1抑制剂介导的IFN抑制是否有治疗益处。然而,IFN在抗病毒免疫中起关键作用,这可以解释托法替尼研究中带状疱疹再激活发生率增加的原因。JAK2抑制可能与不良事件有关,特别是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IL-3和IL-5抑制来抑制造血。因此,JAK1选择性分子旨在通过不抑制Jak2依赖性途径来潜在地改善这一问题。二、Filgotinib的药代动力学
非哥替尼具有口服生物利用性,且吸收迅速,在给药后1-3小时内可达到最大血浆浓度(Cmax)。非戈替尼暴露(Cmax)和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随剂量(50-200mg)的增加成比例增加。
非歌替尼的主要代谢物为GS-829845,在患者血浆中30分钟内检测到,给药后3 -8小时血药浓度达到最大值。初级代谢物暴露比非戈替尼暴露平均高16至20倍。它具有类似的JAK1选择性;然而,它的效力比母体化合物低10倍。非戈替尼是一种高可溶性马来酸盐片剂。根据患者的食物摄入量,与禁食患者相比,可以看到吸收的轻微延迟(2-3小时)。然而,食物摄入对菲格替尼及其主要代谢物的Cmax和AUC均无显著影响。这两种化合物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亲和力较低(<60%)。非戈替尼在第2天达到血浆稳态浓度,其主要代谢物在第4天达到血浆稳态浓度。Filgotinib的半衰期为4.9~10.7h, GS-829845的半衰期为19.6~27.3 h。菲格替尼在人体内的蛋白结合率为55-59%。羧酸酯酶是负责初级代谢产物形成的酶。健康患者服用[14C]-非戈替尼后,其主要代谢物约占血浆总放射性的92%。其主要代谢物及其氨基葡萄糖醛酸衍生物占尿中总放射性的68.6%。非哥替尼及其代谢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86.9%)。非哥替尼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潜力低,与常用药物无临床显著相互作用。
三、Upadacitinib药代动力学

在药代动力学方面,upadacitinib立即释放(IR)制剂在1-48mg剂量范围内表现出快速吸收,在禁食条件下达到最大血药浓度的中位时间约为1小时。

在达到最大血浆浓度后,upadacitinib血浆浓度以双相方式下降,大多数剂量的最终消除半衰期约为6-15小时。upadacitinib的最大血浆浓度在1-48mg剂量范围内与剂量成正比。upadacitinib以不变形式通过尿液排出的百分比在16%至21%之间。每日两次(BID)IR配方也进行了测试,并显示在稳态BID剂量下没有积累。由于每日一次(QD)对患者更理想,因此开发了缓释(ER)配方。给药后,空腹条件下至最大血药浓度的中位时间为2-3小时,非空腹条件下为4小时。用ER制剂第4天达到稳定状态。ER给药后upadacitinib的平均末端半衰期为9~14小时。根据1期研究分析,upadacitinib ER制剂与相同剂量范围的IR制剂相比,生物利用度为76%。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