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690|回复: 5

[分享] 为什么现在生化环材实验室的硕博干劲越来越不足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笔者所在的实验室也基本上是这个样子,硕士生毕业就想着混学历去个县里面的公务员,博士生也看了下,没有太多的人有科研动力,而且到最后都是唯文章论。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14484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9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系今年招了17个博士,14个教授招人,每个教授招 1-2个
选导师的时候每人按兴趣写五个教授,系里分配,最后的结果是偏生物的四个教授,完全没人写,其中的某个教授在吃饭的时候和别人抱怨,说自己招不到新人,组里的老人又对科研缺乏热情。
进了PSE组写代码的喜大普奔,没进PSE组的大多开始自学代码,选修统计做data analytics,考CFA转咨询,创业。
为什么失败专业硕博没有干劲,因为我们挨最狠的打,睡最少的觉,赚最少的钱,在自我毁灭的边缘游走。多少人说到这辈子犯得最大错误,就是选择了本专业,并且一错再错,一路读到博士。我们累了,我们不配搞科研,是科研在搞我们。
我们放佛身处芥川龙之介写的蜘蛛之丝中的血池,每个人都想往上爬,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蛛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9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刚答了个类似的题,不过感觉搬到这里来更合适。
一个人的成功当然需要个人的奋斗,但赶上好时代或许更加重要。
在年轻博士找教职、评职称的难度的的确确比老一辈高很多。因为总的来说教职需求变少了,但参与竞争的人却越来越多。
从国家统计局和学位网公布的数据来看,自82年授予第一批博士学位开始,我国每年毕业的博士数量基本上是单调增长的:


但这期间的高校对教职工的需求(包括非学术岗位)却是有起有落的:


可以看到,高校对教职工的需求在78-87年以及01-07年之间较为旺盛。前者应该是WG的遗留问题,而后者对应着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
但自2004年开始,高校对教职工的需求基本上逐年减少,可每年毕业的博士生却一直在增加。
一增一减之下,教职市场的供需比几乎呈现指数型的增长,博士生找教职的难度不言而喻。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这几年找教职可以说是形势一年一变。按以前标准能进985拿教职的博士,现在却只能找个四非院校。这当然不是因为博士越来越水了(实际上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年轻人的平均学术能力是越来越高的),而是因为坑越来越少了 。
更可怕的是,00-05年那波进入高校的人,按35年工作时间算,至少要到2035年才会退休把位置腾出来。所以,除非再出现一次像99年哪那样的的爆发式扩招,高校对教职的需求肯定是会逐渐饱和,以后不管是找教职还是职称晋升,都会维持在一个很高的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9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劲越来越不足,关键是因为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辛辛苦苦没日没夜的实验,不一定能得到好数据,发出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发出了高水平的论文,不一定能找到满意的教职工作或传化成合理的收入。而且人都是有攀比心理的,看到其他行业努力工作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收入,当然会觉得干劲不足。
身在美国,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叫《大洋彼岸》之《未完的路》,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生物研究就像矿工挖矿一样,或者说就像石油工人找石油一样,有些地方是贫矿区或没有石油,你拼了命也找不到煤或石油”。这个纪录片介绍的是国内生物博士在美国的科研生活现状,说到科研实验的难处,这位博士后甚至伤心落泪。
国内的生物科研环境很类似,把当时的美国换成现在国内的一线城市,没有什么违和感,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依然比较贴切。通过视频,大家可以更直观感受一下生化环材实验室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压抑氛围。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9095756345995264
如果以后出路好,只会越干越有劲,然而科研理想与现实生活总是存在差距的。
对于科研理想,记得施一公教授曾在不少演讲中强调,“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兢兢业业做好你的学问”,“当国内所有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时,我认为国家出了大问题”,等等。
而现实生活呢,最近比较热门的新闻,10 月 17 日施一公联合创立的新创药研发公司诺诚健华递交港股上市申请。此外,2012年成立的北京青耕贝达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施一公是大股东,持有16.7%的股权,并担任董事长。2013年,施一公又成立了北京创研杏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经理、执行董事。此外,施一公还曾任职北京聚仁杏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公司高管。


所以生化环材专业的同学还是早做打算,不要太听信某些教授关于就业的言论,可能自己都做不到。这并不是在劝退,而是自己想清楚以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如果真是想做学术,那就心无杂念,坚持下去。我所认识的有两个生物相关专业的博士生,都像施一公教授一样,辅修了计算机专业的硕士,Georgia Tech 在线的OMSCS,申请稍微容易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9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有些事禁不住想,越琢嚰越不对劲。
最近看了部电影《师父》,字字诛心啊。
这民国的天津武行,比我们看的明白。
”唉,好武之风,是政客们的游戏,习武人反而是陪着玩的。“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8年8月8日制定印发。
” 武馆重要的不是学员,是师父。官员和商人给武馆捐款,只为养住有名的师父。名师越出越多,凑成繁荣格局。 ”
XX大学《关于提前做好2019年度国家级青年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
邹馆长:“我们这一代习武人,都是客厅里摆的瓷器,一碰即碎,不能实用,只是主人家地位的象征。”
多几篇文章灌灌水,高水平大学冲冲榜;
《2018年XX马上出炉,中国十大人才高校,XX数量占比过半》
“习武人在清朝是走镖护院的穷苦底层,武馆是民国才有的新事物。我师父一代人,绝想不到我这一代人会如此富裕。我们有钱了,回不了头啦。”邹馆长举杯饮茶
IF都刷到天上去了,再回去坐冷板凳?
邹馆长:拳术自古秘传,广招学员的武馆是声造出来的。政客做政绩商家做名声,等他们做够了不再捐款,武馆的繁荣也就断了,好日子不长,何必认真?

好日子不长,何必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博的性价比在过去十年暴跌,其中材化是跌幅最猛的专业。当行业上升空间不足的时候,先是开始画大饼:生化环材是基础学科,是国家的未来,CS和金融误国误民。做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生化环材贡献青春,做炮灰。满嘴跑火车,从思想上和宣传上留住人:虽然我们没钱,但是我们心中有爱。
天天用爱发文章,有能力的都会选择用脚投票,剩下的人继续留在本行内卷,奋斗文化开始流行,开组会就只会讲:隔壁xx组晚上11点才走,周六日不休,我们也要学习学习,不努力干活以后怎么找个好工作?每天八九点就回宿舍能学到什么东西?这一阶段开始比拼谁更努力,做的实验更多,工作量更大。原来是965,然后是996,现在8107。同时展开造星运动,各种二十六七岁博士毕业NCS多少篇,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最年轻教授/副教授等等。被洗脑的年轻小将张口就是:我有一个师兄xxx,我认识一个老师xxx。
接下来行情继续恶化,大家发现隔壁发了十几篇sci的人照样走投无路,甚至连维持个人生存都成问题,就像你怎么攒钱都跑不过首付一样,佛系文化开始流行,租鸡青一。硕博们只要凑够毕业标准,每天得混且混,反正发两篇sci和发十篇也没什么区别,未来都只剩下绝望。
我毕业前组里就有两个提前发够了文章(两篇IF10左右)的博士在摆烂,每天来办公室装装样子,我们私下聊天,他们说的就是隔壁xxx发了xx篇文章又怎样,还不是没有出路,所以摆烂,赶紧毕业就行。另外还有N个师妹手握教师资格证,我旁边的妹子每天等老板走后就开始看国考和专利考试。我本人也是,刚读研那会干劲十足,认清现实之后开始摆烂,擦边毕业转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