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747|回复: 5

网传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约 47 篇论文涉嫌数据造假,你如何看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最新进展:曹雪涛校长回应,查完了会给大家回应。
11月15日起,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曝18篇论文造假,论文实验图片有PS痕迹等消息在网上热传。截止发稿时止,在最初曝出曹雪涛论文造假的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能检索到有上述图像异常、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涛的论文已超过40篇。
在这些以曹雪涛为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论文里,出现了两次实验结果图像完全一致;一幅实验图中,局部点图多次“复制、粘贴”,两幅实验图中,部分一致,部分疑似有增添、删减等PS操作的现象。《中国新闻周刊》查阅到这40多篇论文中的35篇,其中曹雪涛担任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有29篇。在这40多篇文章中,目前有4篇被更正勘误,有一篇2008年发表于《生物化学杂志》的论文被撤回,该期刊2018年的影响因子为4.106。
对于这些质疑,曹雪涛于15日下午回复《中国新闻周刊》时表示,“我现在刚到上海实验室,要把这些事情查一下。我知道大家关注这个事情,查完了,我会给大家一个回复。”
新闻链接:
从下图分析,如何判定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事件进展:
11 月 14 日 最先爆出来的是一位科研人员,斯坦福的博士毕业。
据悉,11 月 13 日南开校长曹雪涛还在人民大会堂“2019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发言。


其中涉及一篇2014年的Science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811571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读博的时候,第一个课题结果和预期完全不符,全是阴性数据,无奈离毕业还有两年的时候换题,那两年每天做实验到夜里一两点,全年无休,头发掉得都快秃了。最后在毕业前勉强攒够数据,发了一篇5分左右的sci。课题的某个很关键结果用了3个多月才做出来,当时心理压力很大,都做好延迟毕业的准备了。不过数据可以保证完全真实,所有结果都能重复三遍。当时听说曹院士的某位学生CNS好几篇,三十岁不到已经是正高了。当时觉得自己既没有人家聪明努力,也没有那么好的平台,可能的确不适合做科研。
现在想想,可能真的没必要妄自菲薄,但可能自己也不适合在国内的学术圈发展。还是好好当医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曝出40多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数据图有PS痕迹。
曹院士是免疫学大牛,在全世界的学术地位都极高!但学术界是一个特别容不得造假的地方。这一锤下去,半个科研圈都惊得信仰崩溃了。


微博网民一开始喷曹院士骗子,再喷南开药丸,后来质疑曹的这个院士头衔估计也是骗来的。
但我坦率地说,大部分网友一不知道曹院士是谁,二吃不懂学术瓜,喷得很不理性。今天请允许我以我浅薄的学术水平,在此详细分析一下曹院士的前前后后。

01 事件的时间线

事情起源于11月14日,美国生医领域学术打假专业户Elizabeth Bik在推上表示,发现某中国大牛的论文图片有问题。她讲得很隐晦,没有点名。


随后我国打假专业户方舟子直接点名:此人是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有18篇论文被发现数据造假。


方在推里只配了4张图,并没有指明18篇论文是哪18篇。在国内传得最多那条微博就是方舟子的机器人小号,但我看这种阴阳怪气挺不爽的。


什么“创下世界纪录”、“墙内禁止报道”、“硕士研究气功”,净胡扯。人家硕士课题是《白细胞介素Ⅱ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气功的事我们后面会单说。
Elisabeth将她对曹院士数据的质疑陆续发在了论文评审网站PubPeer上。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PubPeer是啥。
论文发表的流程是:科研人员做实验-写paper-投给学术期刊-审稿通过-发表。一旦正式发表,就向全世界公开了你的科研成果。
但如果你觉得其他人的成果有问题,你就可以在PubPeer上质疑他的paper。大家都可以在这讨论,作者也可以回应。



Elisabeth一口气质疑了47篇,从2003年质疑到2019年,从水刊质疑到Science和Nature子刊,问题主要包括:

  • 有些地方两次实验结果图像竟然完全一致!好比你说你画了两幅画,竟然每个细节都一毛一样,那我只能认为你是复印的,不可能是画的;
  • 同一个实验图中,把部分点复制粘贴了一下,就变成了新图,这属于瞎编数据;
  • 有些图有增添、删减的PS痕迹;
  • 还有些是纯学术提问,这不属于我们本次关注的学术道德范畴。
论文都分为Introduction /Experiment /Results & discussion /Conclusion四部分。学术伦理要求每个科研人员都必须真实地做实验,真实地记录原始数据和图像,然后再把原始数据处理成图表,最终形成自己的成果。绝对不允许自己凭空捏造数据,否则你就是在欺骗全世界了。
但曹院士的很多paper显然捏造数据了。比如下面圈出来的几坨点,这么复杂的图居然能长得一毛一样!目测一个图是实验做的,另一个图部分是凭空P的,这就是造假实锤,跟玩连连看似的。


下面圈出来的那两大坨,也是一毛一样,目测就是复制粘贴,基本没得洗。


还有个比较扯的,他们把其中一个图转了个角度以为别人就不认识了,这种造假下次得注意不要这么明显。


曹院士昨天给出了回应:“我现在刚到上海实验室,要把这些事情查一下。我知道大家关注这个事情,查完了,我会给大家一个回复。”
昨天夜里,我发现曹院士在PubPeer上亲自下场回复了。


大概意思是:Bik博士,那些paper的确是我发的。我已经把这件事列为最高优先级,仔细检查我们的原始数据和实验记录。如果调查发现有任何问题,我们会和期刊合作处理。但我对我们成果的有效性、重现性充满信心!我的确监督疏忽,这没有任何借口。我将利用这一宝贵的学习机会,不仅在推进科学方面做得更好,而且在维护科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也会做得更好。
看起来很有自信的样子。吃瓜群众既然想要吃这口科学的瓜,就要学会如何科学地吃瓜。鲁迅先生说过,学术瓜得吃第一手的。下面我们就去pubpeer上看看,曹院士被锤的文章究竟有多大的问题,曹本人要负多大责任。

02 就事论事,仔细分析

(1)锤他的Elisabeth是什么人?
Elisabeth是微生物和免疫领域的博士,早年在斯坦福搞了15年科研,2016年辞职专门搞学术打假[1]。


她2016年还发过一篇paper[2],专门吐槽了生物医学领域普遍有改数据的陋习,“不当图像复制(Inappropriate Image Duplication)”。
她还专门讲过国家与数据造假之间的关系:中国、印度的paper出问题的比例高,法德日美比较低。虽然很丢脸,但也没办法,就像我们平时做科研的时候碰到三哥的paper肯定都是绕着走的。


(2)曹院士的锤有多实?
先说结论:挺实的。
我上pubpeer统计了目前全部被锤的paper,记录了期刊名、发表年份、被质疑的问题、曹组同学的回应。展示如下:


一共被质疑了54篇,其中Elisabeth对学术不端质疑了47篇,主要质疑原因是一图多用和改动图片,也就是疑似把其中一张图的数据用在了其他的图里,以为别人看不出来,或者是把数据图进行了裁剪和修饰。
目前有5篇得到了曹院士或他的学生的解答,其余42篇还没下文。
我们来抽几个案例给大家说明。
比如这篇《The STAT3-binding long noncoding RNA lnc-DC controls human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2014年的Science。在Supplementary里的俩图对比后发现,竟然有部分点是完全重合了!


两次实验密密麻麻的数据点居然能重叠,那真是见鬼了。可能因为是Science,曹院士昨天夜里2点亲自回复了质疑,表示虚了,这是我搞错了,我们检查了原始数据,画了个新的图。


再像这篇《HSP70L1-mediated intracellular priming of dendritic cell vaccination induces more potent CTL response against cancer》,2018年的《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这刊是Nature旗下,去年8分。讽刺的是,曹院士是它的主编。


Elisabeth的质疑十分直接,你这俩长一样,显然P图了。



这篇paper的一作出来回应了,表示我躺平认错,的确就是复制错了!我们会联系编辑更正数据的。话说这刊主编不就是你老板吗!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质疑被曹组完美解决的。
比如这篇《Type I IFN inhibits innate IL-10 production in macrophages through histone deacetylase 11 by downregulating microRNA-145》,2013年的Journal of immunology,5分。Elisabeth认为框住的图长得太像了。


此时一作Li Lin出现,一波原始数据直接甩出,并耐心解释了为啥它们就是长得像。


Elisabeth听完表示服气。


还有的paper,Elisabeth在这没有质疑任何学术造假,而是单纯问了个学术问题。比如这篇《K33-linked polyubiquitination of Zap70 by Nrdp1 controls CD8(+) T cell activation》,2015年的Nature Immunology。


结果被不知道哪来的网友很不客气地怼了一楼


在《Platelets promote allergic asthma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CD154》这篇里,Elisabeth质疑两个图长得太像了。


此时出现了两个路过群众,表示这俩图压根不像,你不要逮着一篇质疑一篇。


截至目前,大部分质疑都还没有给出解释。

(3)曹院士要负多大的责任?
首先,改数据是实锤的。曹组的人再怎么解释搞错了、复制错了都很虚无。因为显然不是简单的意外出错,而是主观意愿上的修改。
这些paper曹院士都是通讯作者。在论文中,“第一作者”意思是做实验写论文的那个学生,“通讯作者”意思是导师。你手下博士生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学术不端,导师肯定是要背锅的。
但其实根据我搞科研的经验,曹院士肯定不会亲自动手或者授意。院士在中国就是一个大山头的存在,当了院士后都不会亲自搞科研了,而是管着手下很多小老板,小老板具体负责带博士。
以曹的学术地位,真没必要改数据,大概率是小老板所为。
其次,修改的数据很可能不影响paper的核心观点,审稿人乍一看也看不出来问题,于是曹组的人用P图蒙混过关。
40多篇出问题,说明整个组的风气从曹院士带头往下都坏了。要说曹院士对手下人P图不知情,我是不相信的。从2003年这种陋习就被默许保留到了现在,曹院士这个锅得好好锤。

(4)南开大学要负责任吗?
不,和南开一点关系都没有。曹是2017年去南开当的校长,目前被锤的所有paper的通讯单位都是第二军医大学,南开纯躺枪。网友们不要乱黑南开!
不过我听说南开学子对他的评价还蛮正面的。如果粉丝中有南开的可以分享一下对校长的感想……

03 曹院士这个人水不水?
(1)履历不水,甚至是极其天才
曹雪涛生于1964年,17岁在第二军医大学读本科,22岁读硕,师从著名免疫学教授叶天星。26岁硕士答辩,在场所有专家看了他论文后拍案叫绝,纷纷表示你这水平都可以博士毕业了!
于是曹院士一举完成了26岁硕士毕业,拿到博士学位这种骚操作。这是真本事。


此后人生继续跟开了挂一样。28岁曹雪涛被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2岁晋升为博士生导师,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不止是中国的院士,在中科院的官网介绍中,曹同时是美德法英四个国家的科学院/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学术水平是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的。


他的学术之路,也的确是一篇一篇paper发出来的。他发表过200+篇paper,总被引1万+次,是2018年Els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CNS大满贯。他要是骗子,CNS编委难道全都没看出来?
曹雪涛98年当杰青,2000年当长江,03年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973首席,05年评院士,医学免疫学的教材就是他编的。


所以我认为,曹院士的水平是大牛无疑,虽然学术污点是抹不掉了。除非他真是一路骗出来这么多paper,那我科研信念是真要崩塌了。

(2)他早年搞气功研究是黑点?
这次除了被质疑论文P图外,曹院士在1989年发表的一篇气功的论文也被扒出来嘲讽。


说实话,我觉得背锅的主要是那个时代。
那时候全国都在兴气功热,国内可能有1亿人都在练气功,钱学森也搞,还牵头搞。在1986年的时候,成立了气功研究学会,钱学森就是名誉理事长。


热火朝天练气功的中国人

所以这篇论文应该就是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产物。那年曹25岁,正在读研,跟着老板做了篇骗人的水文。我们倒也不必就此把曹院士的学术水平钉死在气功上。

(3)这么多论文造假,他的院士也有水分?
这个我觉得得摆事实。PubPeer上他被质疑的47篇论文中有10篇是2005年评院士前发表的。



所以评院士之前的paper也的确出现了学术不端嫌疑,说明评院士之前就已经有掺假了。

我周围认识曹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是:能力强,人品好。总之我倾向于认为,曹院士是牛逼科学家,但手下带的人多了,学术伦理渐渐恶化,带出了P图的恶劣风气。

04 科研环境的水化
这件事让我感到很痛心,但我作为一个水博想结合我自身的感受冒昧讲讲当今的科研环境。
坦率地说,我感觉灌水难度是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生医里面的玄学因素实在太多了,P个图根本看不出来。还有些科研人员,会先想好结论,再强行把数据往结论上做。
所以前有韩春雨NgAgo无法重复,后有李红良猴子实验数据争议,总之是门很玄的东西。



但真正的科研之路,是漫长、艰苦和枯燥的。
你今天制了个样,准备烘干打红外。结果1700的羰基峰很漂亮,但样品没烘干净,3000以上有水包!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样品,重做是不可能重做的。怎么办?用基线把水峰P掉咯,反正不影响我的核心结论。
你对材料进行了modification,理论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于是你约了AFM。结果样品还是很粗糙!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样品,重做是不可能重做的。怎么办?当然是精心挑一个光滑的地方拍AFM咯,我的理论不可能出错。
你改进了一种反应物,理论上能把表面的Nodule结构变成Sphere结构,你兴奋地送了SEM。结果发现只找到了3个Sphere。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样品,重做是不可能重做的。那当然是强行拍一个Sphere宣布改进成功咯。
是啊!我心里的那些小九九谁知道呢?我做了十次实验,挑好的三次取平均加个Error bar有什么问题?我只不过是个水文混毕业的!老板看不出来,审稿人又不可能重复我的实验,谁管我啊!
每一步都这样,科研还搞个屁。现在中国硕博圈子里划水的人不要太多,大家都只想着灌水毕业。你说我们要为人类科学的进步做贡献?抱歉,博士工资一千五,青椒竞争那么苦,反正要转计算机,要做贡献你第一。
曹院士的问题,只是是近年来科研界急功近利,以高档论文,以项目经费论英雄,博士压力极大而导致不良结果的缩影。
然而时代越难,越要警惕。
我小时背过一句话,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科研工作更是容不得半粒沙子。如果19世纪的大厦是倾覆于伟大的两朵乌云,而21世纪的大厦是倾覆于豆腐渣工程,就太讽刺了。
希望曹院士早日公布自查结果,希望科研工作者们引以为戒,与你我共勉。
<hr/>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毕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8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涛被查出疑似学术不端论文高达46篇,仔细想了想,这事儿不稀奇。前阵子陈平原说,每次评长江学者,同事间的关系就非常紧张,评上的评不上的都不高兴,似乎做学问就为了评这个那个奖。高校密集的、严重溢出的奖励机制是症结所在,需要改变。

这么多的奖项、经费,等于变相鼓励研究者们更快地写作,要获得最大的利益,就需要不断宣称自己找到了“重大课题”或取得了“重大成果”,换句话说,曹雪涛不大量作假,就坐不到校长这个位子。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学术”很容易就被挤到后面,以至于刚入门的青年研究者们说话也颇有了理所当然之意:“要我坐冷板凳,我早就饿死了”,其实他并不是真的要饿死了,只是他也想和“大佬”们一样快速瓜分蛋糕而已。
  一位在上海某高校读工科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做实验的数据基本都靠编,只看编得像不像,因为短时间里数据根本出不来。但评奖时间可不会等你。成果晚出一年意味着少了一年的奖学金。于是在很短的周期里,论文被聪明人不断“制造”出来,它们煞有介事,难分真假,一个个都被认为解决了重要问题,被送进各式各样的评奖机构,换成存折上白纸黑字的真金白银,换成单位里羡煞旁人的重要职位。
  在这场表演里,谁都获利了,只有“学术”才是真正的失败者。但它不会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8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声明:无利益相关,本文也并无针对曹雪涛院士(校长)的论文做任何点评,仅泛泛而谈了两句生医科研圈的常识。
看到圈内神一般的人物被扒,首先肯定希望是造谣,至于盖棺定论到底如何,既然曹院士已经回复了,大家等官方回复就好。
想到我科研菜鸟阶段曾因为实验操作不严谨搞混两个样品(当时一批建库共9个),后来测序结果出来老板看了数据,大发雷霆批评我。现在想来自己当时的委屈根本不值一提,从科研的严谨性以及爱惜学术羽毛的角度看,我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
我很感激自己有过这样的导师,也尊重所有在学术上一丝不苟做事的学者。
提另外一点,有过生命科学相关科研经验的人都知道,为了实现某课题完整的假说验证,常常需要通过ABCD四个层面的实验来证明,比如分子实验、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再比如说某个生化通路的验证,既需要in vivo(体内)实验,又需要in vitro(体外)实验,而体内和体外又需要不同的实验方法去证实,因为不同的技术有其优劣点,比如酵母双杂和Co-IP。
一篇Nature级别的文章,完整数据的获得理论上看似1-2年的时间,却常常因为某个细节的实验技术在该实验上适应性的问题,从而需要不断尝试或者更换其他EFG的方法,这也是很多人被延期和大喊生化材苦逼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造假意味着什么?当其他人在细节上付出3-5年时间时,造假者只需要轻易的更改数据,就能在“1-2年加1小时PS”这样一个周期完成一篇Nature文章,甚至会因此抹杀掉那位埋头苦干认真严谨做课题同学的全部成绩,使得他不得不重新开课题。
Pubpeer开启的这个大清洗,希望能净化整个圈子。清者自清,老实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8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说是一作的问题,院士是失察之责。
下图就是曹院士当年的一作,不知道下面这些数据的可重复性如何呀:
气功外气的抗肿瘤作用及增强免疫功能机理的实验研究(一)

论文连接: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RZZ198903008.htm


气功外气的抗肿瘤作用及增强免疫功能机理的实验研究(二)

论文连接: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RZZ198904009.htm


补充一下:
作为导师,我经常和学生说的就是,咱们实验室对数据造假是零容忍。造假一旦被发现立马走人。不知道为啥曹院士的学生敢于这么疯狂地做假图。
大家可以想想,这种行为在实验室学生之间肯定不是啥秘密。我不厚道地推测,这几篇造假的文章被挖出来,只是造假水平太洼,或者不用心而已,用点心的造假在水面下面呢。
<hr/>
“白细胞介素2”,这是不是免疫学领域研究的啊?一路走来,呵呵,呵呵。
所以,大家不要纠结被挖出来的那些文章造假责任是一作还是通讯。一个实验室出现这么多假图,说没传统鬼才信。
2019-11-15 17:45 再补充一点材料:
搜狗百科查到的曹院士履历:
1986.07-1990.12,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专业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
知乎里(https://zhuanlan.zhihu.com/p/88723565)找来了一段:


按照硕士三年,他硕士答辩应该是1989年,然后他补了博士入学考试和第二外语后,在1990年获得的博士学位。
就是说,上面那两篇文章的研究时间,和他博士学位(也就是硕士学位)论文是在一个时间段完成的。
网上查不到他的学位论文,没法知道拍案称奇的内容是什么。
2019.11.16 5:20 补充
评论里好几个人在纠缠气功。请注意,我从来没说过或暗示过研究气功荒谬。对于科学工作者,研究什么是自己的事,但是,要有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在这个回答里,我质疑的是实验数据!
2019.11.16 9:30 补充
发现2018年知乎里一个回答,挺有意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