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UID
Email
密码
记住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辅助访问
收藏本站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社区
资讯
会议
市场
产品
问答
数据
专题
帮助
签到
每日签到
企业联盟
人才基地
独立实验室
产业园区
投资机构
检验科
招标动态
供给发布
同行交流
悬赏任务
共享资源
VIP资源
百科词条
互动话题
导读
动态
广播
淘贴
法规政策
市场营销
创业投资
会议信息
企业新闻
新品介绍
体系交流
注册交流
临床交流
同行交流
技术杂谈
检验杂谈
今日桔说
共享资源
VIP专区
企业联盟
投资机构
产业园区
业务合作
投稿通道
升级会员
联系我们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小桔灯网
»
社区
›
B、注册认证区
›
FDA注册
›
高危14天,去疾控可以检查hiv抗原抗体吗? ...
图文播报
2025庆【网站十二周
2024庆中秋、迎国庆
2024庆【网站十一周
2023庆【网站十周年
2022庆【网站九周年
2021庆中秋、迎国庆
返回列表
查看:
8161
|
回复:
5
[分享]
高危14天,去疾控可以检查hiv抗原抗体吗?
[复制链接]
病理医师
病理医师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9-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14天可以查出来吗,我也不知道我这个算不算高危,因为我结痂的伤口没碰到他的皮肤,最多碰到他水和汗液的混合物。。。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576498
楼主热帖
小桔灯网业务合作须知!
如何注册小桔灯网VIP会员?
破局 | 巨头们正在剥离IVD
[
同行交流
]
禁止进口的旧仪器有哪些?
[
免疫仪器
]
瑞派宠物医生:穿越宠物眼科“手术禁区”,争分夺秒镌刻生命印记
[
血球仪器
]
女生主动起来会有多主动?
[
血球仪器
]
超详细解读——免疫组化实验,建议收藏!
[
免疫组化技术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去医院好还是IVD行业好?
[
同行交流
]
体系审核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
NMPA体系考核
]
第11批国采来袭!75个品种大清单曝光,这些药价要“跳水”了?11批国采启动前,清单泄露?集采6年回头看:谁哭了?谁笑了?
[
同行交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长长的路
长长的路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9-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明确一点,水和汗液的混合物不会感染,不需要担心。另外,从窗口期考虑,
14天抗原抗体检测基本上是没问题了。
知友的情况是不需要检测的。
其实,hiv传播途径已经非常明确:性行为接触,血液接触,母婴垂直接触。
不传播的途径包括:
由蚊子、蜱虫或其他昆虫叮咬。
通过唾液、眼泪或汗水。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拥抱、握手、共用厕所、共用餐具、“社交”接吻。
通过其他不涉及体液交换的性活动(例如触摸)。
通过空气。
关于高危行为方面
[1]
: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视为求询者感染风险较高:
(1) 性伴 HIV 抗体检测阳性,但未治疗或病毒未抑制,且未使用安全套;
(2) 性伴未检测或感染状况未知,且未使用安全套;
(3) 性伴为静脉注射吸毒者,或者与他人共用针具。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
经性接触
(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经血液及血制品
(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文身等),
经母婴传播
(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高风险人群:
主要有MSM、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TI)者。
关于窗口期:
我们国家的诊断标准[2](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WS293-2019):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WS293-2019:在窗口期内的血液已有感染性。现有诊断技术检测
HIV抗体、抗原和核酸
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
3周、2周和1周左右
。
教科书的窗口期(2-6周)[3]:
全国艾滋病大会上的专家观点:
HIV筛查检测技术不断发展,窗口期:二代(4-6)、三代(2-3周)、四代(2周)。
Fiebig 分期与血清及病毒学标志物变化关系[4]
那么,窗口期定义的依据是什么?
当易感者接触传染源,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播途径后,病毒就开始在人体一路前进。
HIV进入人体后,在24~48 h到达局部淋巴结,5~10 d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分,继而产生病毒血症,导致急性感染,以CD4+T淋巴细胞数量短期内一过性迅速减少为特点[5]。
病毒血症,一般伴随高浓度 p24 抗原[6]。HIV-1 p24 抗原通常在感染后 14 d 左右能够被检测到[7] ,(感染后 1~2 个月浓度达到高峰)。
同时,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逐渐产生 HIV抗体,三周后抗体浓度达到可检测的水平,先出现抗 gp160 和抗 p24,接下来是抗 gp120和抗 gp41。
随后 p24 抗原浓度逐渐下降,病毒载量也下降至稳定的水平。CD4+ T 淋巴细胞先上升,后缓慢、进行性下降。
在此期间,HIV 抗体稳定在高水平,抗 gp120 和抗 gp41可终生携带。
大多数感染者未经特殊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自行恢复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由于病毒储存库的存在,宿主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包括无症状感染期和有症状感染期。
国外的研究:
研究结果[8]:第6-8天可以通过核酸扩增试验(NAAT)检测病毒。病毒(p24抗原)可以在第13天-第20天之间检测到。最初呈IgM形式的抗体在第20天可检测到,IgG在第30天可检测到。
目前的检测技术是什么样的?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HIV检测技术,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四代。检测窗口期也逐步缩短。
(1)第一代 HIV 诊断试剂检测的是HIV-IgG 抗体,采用酶联免疫间接法,感染后约 6~8 周抗体浓度达到检出限。
(2)第二代 HIV 诊断试剂采用酶联免疫间接法,可在感染后4~5 周检出 HIV-IgG 抗体,较第一代试剂平均缩短 20.3 天。
(3)第三代 HIV 诊断试剂使用酶联免疫或化学发光双抗原夹心法,检测的是HIV-IgG 和 IgM 抗体,可在感染后
3 周左右
检出。
(4)第四代 HIV 诊断试剂同时检测HIV 抗体和 p24 抗原,急性期 p24 抗原的浓度较高,感染后
2 周左右
可检出。
(5)HIV 核酸检测方法分为 HIV RNA(定性、定量)和 DNA(定性、定量)检测,可在感染后
1 周左右
检出。
大家再来看看最近的国内专家的研究进展:
HIV 感 染 的 血 清 学 检 测 技 术 与 应 用 研 究进展
上述表格的研究结论也再一次验证了窗口期的时间范围,大家一直纠结的窗口期时间,其实都基本按标准规定的时间来。
考虑到感染病毒的复制适应性不同,以及机体免疫应答的个体差异,HIV 感染者检出病毒标志物的
时间不完全一致
,
也就是说排除时间普通人四代三周,三代四周就已经没有问题了,而四代四周、三代六周是最保守的时间。
我是Dr大钟,疾控钟医生,高危行为风险评估,恐艾脱恐,专业疏导,可随时咨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继续前进
继续前进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9-8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为结合检测结果是可以完全排除的,再有为这种行为恐就很必要,这对病毒得曲解有点过于严重了,真实的给你展现一下,什么叫对比心理脱恐法,下图是我自己的手,应该比你的情况严重,再说我工作接触的物质,那都是病人的血或者体液,比你接触物也危险,就这都从来不考虑感染问题,你寻思一下是你心理病了,还是我心理病了。
无论对方是不是携带者,他的身体表面任何地方都不能携带HIV病毒,HIV 病毒的源头是 HIV 感染者/AIDS 病人,HIV 病毒只存在于艾滋病感染者的某些特殊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羊水和乳汁等,
唾液,汗液、眼泪、呕吐物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对普通皮肤组织来说,不是正在流血的开放性伤口,艾滋病病毒病毒一般是无法突破从而导致感染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结痂的伤口也不用担心的道理。皮肤破损和通常意义的伤口是不同的概念。举例来说,很多人会有蜕皮的情况,褪皮部位的皮肤是有破损的,外层是老皮/死皮(表皮层),内层是新皮(表皮层),但这不是伤口,没有血流出来,整个皮肤组织相对来说是完整的,角质层(表皮层)保护着皮下的血管和毛细血管不暴露在外。艾滋病病毒是只能生存在人的体液中,也只攻击人体内的淋巴细胞,所以不流血的伤口对艾滋病病毒有很好的抵御作用。
从事HIV检测工作已经10余年,至今依然在检测岗位上,每年初筛检测标本量15-20万多例,至今确诊病例千余例,就没有一个是在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感染的,恐日常就是心理疾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感恩由您
感恩由您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9-8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14天的抗原抗体检测基本可以排除,三周就可以完全排除。
你的这个行为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检测的。我们一直强调,科学脱恐。很多人依靠脱恐是检测,依靠检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法脱恐的。我们曾针对1746名恐友进行过随访,发现大约有93.6%的人会反复恐。
知乎上恐友特别多,绝大多数的恐友依靠检测是无法脱恐的,我们应该了解正确的传播途径,建立正确的传播观念,这才是正确脱恐的方法。
这位恐友是两个问题(1)行为问题:你的行为是绝对不会感染的,汗液里面是没有病毒的。即使是HIV急性期患者,他的汗液里面也是没有病毒的。
(2)窗口期问题:四代试剂对于绝大多数人两周是可以排除的。
目前我国是实验室四代检测项目为p24抗原+HIV1/2型抗体,通过检测P24大大缩短了窗口期(在感染14天后就可以检测出来)[1] [2]。P24是由HIV的gag基因编码,在HIV复制中,一个成熟的
病毒粒子
可以产生至少1500拷贝的p24抗原。P24是
病毒复制
中产生量最多的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不同
HIV分离毒株
之间p24
抗原变异
很小
[3]
。
根据国内外各项研究[4] [5] [6] [7] [8] [9] [10]HIV
抗原抗抗体
的检测的窗口期约为14天,HIV抗体的检测约为21天。
为了保守起见,还是建议四代三周,三代四周进行检测,才可以完全排除HIV的感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卡卡
卡卡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9-8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泻药~
什么是高危?
大家对于什么行为是传播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往往会有一定的误解。
实际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非常的明确,主要是通过不洁性行为传播(不安全的男女、男男、双性性接触),静脉注射毒pin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针头静脉注射,或者使用毒pin后发生性行为),母婴垂直传播(艾滋病女性感染者的孕期、生产、哺乳期)。
上述这些行为也就是传播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即便对方真的是艾滋病患者,正常的人际交往,握手、拥抱、皮肤接触,礼节性接吻、嘴唇对嘴唇接吻、亲吻脸颊,身体摩擦,抚摸生殖器,接触皮肤上、物品上的体液(阴道分泌物,精液),共处一室,在一个床上休息,公用床品,咳嗽、讲话时的飞沫,蚊虫叮咬,这些都不可能传播艾滋病。
所以,问题中的情况不是高危行为,也不可能传播艾滋病。
如果真的是高危行为,
高危14天,可以去疾控检查HIV抗原抗体吗?
HIV抗原抗体检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HIV四代检测。我国《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中有提到: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
明确的高危行为,高危14天是可以去检测的,结果阴性,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高危14天检测检测,一般来说,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会推荐,比如明确的高风险暴露(与艾滋病患者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出现不适症状时,非主观的性行为(被性侵犯),发生医疗暴露后,心理压力极大时,这些情况才会推荐14天去检测。
对于大多数行为,行为后 6 周去医院做一下 HIV 检测排除即可。四代 HIV 检测(抗原/抗体)在行为 6 周可检测出超 99% 的感染。国内外的指南普遍认为这已经足够准确、可靠了,行为后 6 周HIV四代检测阴性,实际已经不需要再检测了,可以直接排除脱恐了。
具体问题,快速解答,欢迎大家付费咨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长长的路
长长的路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24-9-8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纯是已经结痂的伤口碰到汗液和一般的水,就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本身行为都不是高危行为,不要过虑了。
对于你来说,需要做的不是检测,而是调整忐忑不安的心情。
极度恐艾怎么办?
再说,非得要安慰自己去检测,以你的行为风险和时长考虑,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测,想做四代先咨询哈医院,因为不是所有医院都是采用四代检测试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官方推荐
/3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参与交流!
网站定期开展行业相关话题互动交流活动!对认真参与讨论的桔友将有金桔奖励!欢迎参与。
查看 »
IVD业界薪资调查(月薪/税前)
长期活动,投票后可见结果!看看咱们这个行业个人的前景如何。请热爱行业的桔友们积极参与!
查看 »
小桔灯网视频号开通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视频号!
查看 »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业务合作
-
投稿通道
-
友链申请
-
手机版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08-2024
小桔灯网
(https://www.iivd.net)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宇翼科技
浙ICP备18026348号-2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599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