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849|回复: 5

[分享] 时间是不是均匀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7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时间是不是均匀的,人类都不会感觉到时间的不均匀。正如《四维旅行》里作者所说:
时间确实是快慢不一的,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恋爱中的人相聚的几个小时肯定过的很快,而在乏味的劳动中感觉时间走的非常缓慢。这种现象不能简单的说成是错觉。既然我们会对空间的东西产生错觉,比如一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者它离我们的距离,那么为什么时间就不会呢?为了明白假设时间本身以不同的速率经过的意义,想想我们是如何测量其他种类变化的速率的,比如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的速度,我们测量它在一定时间里驶过的距离。或者考虑炉子上的水壶。它加热的速率是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升高的温度而得到的。所以,变化率是某个空间量在多个时间单位里的变化值。那么我们如何测量时间流逝的速率呢?哎呀,推测起来也应该是和时间相除。但是,这就得到时间的速率永远不会改变的结论。因为如果5分钟不是5分钟的话,那么5分钟又是多长呢?但是,亚里士多德的反驳也许忽略了这一点。的确,时间不可能等同于某些特定的变化,比如沙堆的城堡慢慢的崩塌。时间等同于变化当然指的是时间等同于一般的变化。但是,我们根本不清楚能否观察到一般的变化(即宇宙所有变化的总和)正以变动的速率运动。假设世界上所有变化的速率都提高一倍,这种想法有意义吗?亚里士多德不会这样想。首先我们不可能观察到这样的速率上的变动,因为我们只是把某个变化和其他变化比较时才能注意到这个变化的速率上的变动。比如,我们通过规则的时钟或我们自己的生物钟测量日出和日落之间的时间,才观察到冬天开始的时候白昼会变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7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速度的解释,比如一个人差1mm/s到达光速,这是外人看来他基本就是静止不动的,因为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会使他超过光速。此人身体里的原子啊,分子也是基本停止运动了。所以可以说他的时间基本静止了。这些只有非常接近光速时才明显,但是有运动时间就不均衡只是太难察觉到。卫星绕地球旋转就必须修正这些误差。
引力的解释参考黑洞,基本同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7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說時間流逝均不均勻,那麽,你就已經假定一個參考物,這個參考物標定了時間流逝的
快慢。
但是,如何用才能標定時間的流動的快慢呢?這肯定就要考察這個參考物變化一個小量
之後,時間變了多少。如果該參考物每變化固定的小量,時間也發生固定的變化量,那
麽,我們說時間流逝是均勻的。(這一部分還是不錯的)
問題在于,你要選擇什麽作爲參考物。很簡單的例子,假設我筆直的往前走,速度恆定
;你也筆直的往前走,但是,越走越快。請問,如果以我的位置作爲參考,時間流逝是
不是均勻的?是的,因爲dt/dx=1/v是個常熟。那麽,以你的位置作參考呢?那就是dt/
dx=1/v(t)=1/v(r),不是個常熟,是個越來越小的數。這就是說,以你的位置作參
考,時間流逝越來越慢。
也就是說,選擇不同的參考物,時間流逝可快可慢,可均勻可不均勻。
爲何會提出這個問題呢?大體上是因為我們平常說運動的均勻性都是指相對時間的均勻
性。時間就是被選出來做參考的,它自身沒有良好定義的均勻性。
任何數量相對自己,都是均勻變化的且變化率都為1!
因此說,這個問題不是良好定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7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接着 @蒋凤钰 的话茬儿往下说。
时间有宏观和微观两种,宏观指客观存在的那个不断流逝的东西,微观指与地球上每个人都直接相关的从出生到死亡的那个过程。对于微观而言,探讨一个人生命的使用率,比探讨它是否均衡更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7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挺有难度,受邀回答一下试试。
根据我自己不成熟的极衡理论(在时间问题上的阐述基本就是量子理论里的观念,极衡论的说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21311),我认为时间——从最广的层次上观察——是均匀的,而从最微小的层次上观察是明显不均匀的。我认为对时间的观察有三个前提要谈到:

  • 时间这个概念是一个自然现象在我们脑中形成的模型;
  • 时间无法像光等自然现象一样被直接观察到,因此对它的观察是相对的;
  • 时间与空间是一个整体;
具体来说:
所谓的广的观察层次,就是从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来观察时间。这个尺度上时间可以被视作均衡的,比如1年可以被分割成12个月、1天可以被分割成24小时,1分钟可以被分割成60秒,而1年、1个月、1天的时间跨度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均匀性。证明时间在广度上的均匀性(以及绝对性)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使用机械测量的方法,以一个机械系统为参考系(如沙漏、水漏、机械表、钟摆等),然后观察其他系统经过一定时间后产生的机械变化是否与预测的相同,即可证明。正是基于此观察结论,我们人类才主观上设计出天、小时、分钟等观念,用来定义和预测时间,为我们人类所用。
所谓的微小的观察层次,就是从较短的时间跨度上来观察时间,比如一个电子绕原子核一周的时间。这个尺度上的时间可以被视作不那么均衡的、似是而非的、碎片化的。证明这种不均衡性的方法受限于我们人类自身这个观察者的尺寸,在我们这个机械尺寸上的生物,观察到的自然时间肯定更多地表现为均衡性,因此很难通过实例来说明或证明这个时间不连续性的现象。在这方面,量子物理有很多经典理论和实验给予了大量支持。不过,我并不认为量子物理学采用基于等号的数学方法可以完全解开微观物理学的奥秘,因此先不作特别的引用了。
总之,时间和空间在“极”微的尺度上表现出不衡定的特性,因此最好不要用衡论(包括均匀这个概念就是典型的衡论法概念)来分析和解答这一现象,数学也许有希望发展出非衡轮的体系,不过目前受限于认知程度,还没法清楚地表述,可以暂时用极的角度(不均匀、不连贯)来理解微观上的时间,用衡的角度(均匀可分、连续平滑)来理解宏观上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