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418|回复: 5

优生论有可能成立吗?优生学只是在伦理上不道德还是生物学上亦不成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婚配上不成立。
除了唐朝可能以丰腴为美,不算太折磨女人。但也没有以高壮为美的。大部分朝代是在喜欢推崇肉体甚至精神病态的女人。楚王爱细腰,西施心脏病愁眉不展,林黛玉肺结核,慕残癖的裹小脚,贞节牌坊,大量洗脑pua。
没准历史的长河中,强健高大更具有心理韧性的女性基因都被逆向淘汰了,大多数男性不乐意娶身高180一身腱子肉的女武神,怕打不过被击杀。不久的以前,女博士的段子还层出不穷。
相信以后更强健的女性基因还是会慢慢回来的。现在长到一米七的女孩还是不开心,觉得自己矮。部分女性群体里开始流行肌肉美,不是去健身房拍照翘屁股的那种肌肉,是这种。只是相对小众,风气也不怎么外传。


另,优生论一直成立。只是没人拿出来嚷嚷。比如女性喜欢高富帅,喜欢骨量大肌肉密度大的,慕强,就是一种本能的优生。
反倒是很多男性的择偶标准,除了颜值和财富这块基本正常,不少都在破坏优生原则。
最后,对于持反对意见的。
我说一个不代表广泛但是亲眼见证的例子。亲戚。
某女孩,爸爸,爷爷,奶奶都是运动员。
女孩不仅个子高,体型好,外形好,运动能力强,跑六七公里基本轻轻松松,脑子也好使,轻松去了某一线985,不近视。大学开始自己折腾小生意副业,折腾了两年,在某一段时间内,收入不差于某些大厂员工。学习兴趣爱好体育锻炼一个不差,精力非常旺盛,很少看见普通大学生那种懒洋洋迷茫混沌的样子。
很多人似乎没意识到,给大脑一个优质的肉体容器会有多大的好处。
难道说会有人觉得这种基因更容易生出精力不旺盛病歪歪的低智商啊吧啊吧?优生论当然一直成立。
女孩的妈妈说,早想明白了,和谁结婚都没区别,但特别希望自己有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
所谓人工筛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两个个例子:
姚明女儿的身高。姚明女儿姚沁蕾出生于2007年,是姚明和叶莉的独生女,14岁时已经身高1.9米。姚明2米26,叶莉身高1米9。
詹姆斯儿子,布朗尼。2004出生,身高1.86米。詹姆斯的妻子萨瓦娜的身高大约是1米75左右。
这两个例子并非个例,在运动员群体极为普遍。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身高普遍都高的夫妻后代身高也有很大概率很高。即“优生”在生物学上是成立的。
但是,优生学分很多级别和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典型群体来说明,
比如,极端优生学主义者会认为:既然姚明那么高,那么全国范围内就应该收集姚明以及和姚明一样的高个子群体的遗传物质,分配给同样高个子且运动力强的女性,以孕育新一代中国篮球的后补人员。这道德吗?符合伦理吗?
进步主义优生学围绕着人种改良,如何为一个群体取得优势基因等议题。这个主义相信一个不完美的自我,要通过后天去完善,并假定优等民族未尝存在于这个世界,要通过改造人口来创造这样的一个民族。
保守主义优生学认为:姚明的感情生活属于其个人隐私,但是婚检和胎检必不可少,万一胎检出现畸形或者重大遗传疾病基因,建议终止胚胎。
优势基因是通过交叉配对遗传下来,如果对应染色体上缺乏同样的优势基因,该优势基因就不能遗传到后代。从具有同样特性的群体中找一对男女通婚,其后代便有较高机会遗传有该群体中特有的优势基因,而从两个不同族群中找一对男女通婚,由于两个族群具有的优势基因不同,其后代就会丧失掉这两个族群具有的两种优势基因。比如说一对配偶若果同样具有数学天分,其后代便有较高机会遗传得其数学天分,但若果这对配偶的一方具有数学天分,而另一方的天分在艺术,其后代却会丧失掉任何一方的优势基因,则其后代在数学和艺术也不会出众。
极端优生主义的代表,首推日本。日本学者高桥义雄于19世纪末出版了《日本人种改良论》,倡导于西方人通婚以改良本族基因。事实上,早在唐、宋时期,日本民间就开始了人种改良计划,只不过那时候他们的目标是唐人和宋人。即使是现在,日本也鼓励本国运动员与黑人等运动员结合,以产生身体素质更好的运动员,虽然这则新闻被辟谣,但诸如日本著名NBA球员Rui Hachimura (八村塁),除了名字他看起来哪里像日本人了?
目前,社会普遍推行的事温和的保守主义优生学。
从个人角度来说,在一个自由的文明社会,应该普遍推广温和的优生学。不然,生出些残障人士,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负担。
<hr/>需要指出的是,优生学虽然在生物学上可行,但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很难达到对新生儿基因的全方面精准控制。比如,人类目前并不理解智商的可遗传性,虽然身高、力量等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具体跟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控制遗传变异等都不得而知。
关于“优生学”的思考,推荐诸位看一看一部1997年的老电影《千钧一发》(Gattaca)。这部美国科幻片的设定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操控新生儿的基因,并借由生物识别技术分辨一个人的基因是否优良。主角杰罗米(伊桑·霍克饰演)是太空公司的优秀职员,但他事实上是个基因劣等儿,本该做着社会底层的工作。虽然他通过自身努力即将实现上太空的梦想,但发生在公司的一场命案,使他的真实身份暴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生学在历史上宣扬的大部分观点要么在生物学上不成立,要么以他们描述的方法不现实。
自古以来,人经常打死或遗弃外观明显残疾的新生儿,一些奴隶主尝试对奴隶进行育种,你觉得这朴素优生学实践的效果如何?

  • 一对看起来健康的现代人仍有百分之几的概率产生明显残疾的后代。
  • 一些美国奴隶主留下了感叹黑奴的身体一代不如一代的文字。
现代国家和地区或多或少地通过产前检查进行优生优育,减少严重残疾、严重遗传病。人们并没有公开地“通过人工筛选培育有特定性状的人”,这主要归因于效费比太差。
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在不断改变,一种真正有效的技术“暂时在伦理上不道德”不会构成什么重要的障碍。不过,纳粹的“生命之泉”之类实践显示,优生学的传统观点难以指导有效的实践:

  • 无论参与者是否在意“伦理道德”,人的繁殖能力、人的优良性状的出现率与遗传率都不值得期待。人的性状受后天生活经历和大量随机因素影响。
人的性状经常不是非黑即白的,某个平时看起来“适应不佳”的性状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十分有用。

  • 例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基因会降低携带者感染新冠病毒或患新冠重症的概率[1],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性哮喘患者、对特定食物过敏者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低于常人[2] [3],最大影响范围在 50% 左右。
  • 这可能主要归因于过敏引发的炎症反应降低了患者呼吸道的 ACE2 表达水平[4],而且过敏性哮喘患者的呼吸道产生更多黏液、有助于抵挡和冲走病毒[5]。患者的呼吸道组织亦可能含有较多的高活性免疫细胞,有概率迅速歼灭少量新冠病毒感染的自体细胞。
  • 即使被感染,管理良好的过敏性哮喘者的新冠症状还是以轻症为主,不会像人们过去以为的那样合并加重[6] [7]。
比起人工筛选,优生学大抵更需要基因工程,需要社会福利(至少要给每个人足够的营养和适合身心发展的环境),还需要能够敏锐地发现某些看起来有害的性状的正面功能并给它们适当环境来起作用的洞察力——就是说,真正有效的优生学实践很可能需要一个更人性化的社会。
<hr/>关于均值回归:
高尔顿发现,统计数据显示,高个子的人生出的后代往往比他们要矮,矮个子的人生出的后代往往比他们要高。
1877 年,高尔顿指出“均值回归(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现象的存在,这是现代统计学中“回归”一词的起源。
高尔顿是一位优生学家。过去几十年间,围绕他人格的批评众多,有人质疑他设计的统计方法本身的中立性。不过,他的多项研究显示,对人进行传统育种的效率会非常低下。
高尔顿不知道后来的遗传学知识:人的身高受至少数百个遗传变异影响,它们在总体上能解释较大比例的身高差异。身高很高的父母的等位基因组合有很大概率不能在他们的后代身上产生有同样效果的等位基因组合。人的身高还受后天生活经历的重大影响。
在统计上,人的教育程度、学习能力与至少数千个遗传变异有关,每个遗传变异的效应量非常小。2016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 29 万多人,找到 74 个与教育程度有关的基因座,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充其量关系到受教育年限的约 0.035%[8]。可以预期,教育程度、学习能力的遗传表现会比身高更混乱。影响教育程度和学习能力的至少一部分基因影响的可能是在一件事上投入精力并忍耐无聊和痛苦的倾向。
生活环境、经历对人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在具体的人身上有概率超过遗传影响。

  • 2013 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估计教育程度的遗传力约 40%(95% 置信区间为 35% 到 45%)[9];
  • 2018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英国国家学生数据库的 8237 名未成年人的样本,估计遗传可以解释 11 岁时的学习成绩差异的约 47.3%,可以解释 14 岁时的学习成绩差异的约 57.6%,可以解释 16 岁时的学习成绩差异的约 61.1%[10];
  • 用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的数据做的小样本分析得到类似的结果,几个不同学科的成绩的遗传力在 31% 到 61% 不等。顺便说,在同一家庭生活的双胞胎经历的同一事件完全可能因双方的物理位置不重叠而产生不同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有很多基因,能够促进A肿瘤发生进展,但抑制B肿瘤发生进展。
那么后代该怎么处理这个基因?
现在的人体这两三万个基因到底是做什么的都没弄明白,而且在可以想见的未来里也不一定会弄明白。
这时候谈论人工筛选,是不是很卡哇伊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事,应然上是违法的。
但是在实际中,应该已经有人在利用基因筛查在进行胚胎的筛选了。
培养同父同母的几十个胚胎,选其中最好的一两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