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6129|回复: 1

[分享] 体外诊断试剂开发干扰因素分析(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6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干扰物是临床实验室检测误差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对病人来说表现为一种危害。常规工作中精密度通过室内质控监控,准确性通过与参考物质作比较试验进行验证,但实验室不能很容易的检测干扰物质引起的误差。
广义上干扰物质是导至分析能读或催化活力出现偏移的物质,因此,干扰物质通过干扰作用来影响分析特异性,从干扰物来源,干扰作用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干扰。
上次我们分享了内源性干扰的一些相关物质,今天我们接着谈谈其他的干扰因素。
01
内源性干扰物质(续篇)
溶菌酶(lysozyme)
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至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溶菌酶可与等电点较低的蛋白有强的结合能力。免疫球蛋白等电点约为5,因此,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中,溶菌酶可在包被的IgG和酶标的IgG间形成桥接,从而导至假阳性或假增高结果。
排除方法:
为保证免疫测定的可靠性,有必要从标本中去除溶菌酶或将其封闭,Cu2+离子和卵白蛋白可有效地封闭溶菌酶,防止其联接IgG。
抗试剂成份的抗体
抗链霉亲合素抗体(anti-streptavidin antibodies):链霉亲合素(streptavidin)是由Streptomyces avidinni 产生的,机体为什么会出现抗链霉亲合素抗体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1、抗钌抗体(anti-ruthenium antibodies);
2、被动获得的外源抗体或抗原;
3、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获得抗病原体的抗体(如抗梅毒抗体、抗-HCV、抗-HBs等);
4、新生儿获得的来自母体的特异IgG;
5、新生儿获得的来自乙肝“大三阳”母亲的HBeAg。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交叉反应是两种来源不同的抗原,彼此之间可以有相同的抗原决定 簇,由此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可 分别与其自身表面的相应抗原表位结合,而 且还能与另一种抗原的相同表位结合发生反 应,称为交叉反应。
交叉反应现象的形成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共同抗原,不同生物体的某些生物大分子具有相同的抗原结构;
2、共同表位,不同的生物大分子的某些片段(肽段)具有相同的表位;
3、相似表位,不同的生物大分子,其表位的部分空间构象十分类似,可以和同一种抗体的互补决定区相契合。
生物素(biotin)
生物素又被称为维生素 B7或维生素H,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生物素的缺乏主要会损害皮肤、粘膜和神经系统,在普通人群中长期的生物素缺乏可能导至毛发、指甲、皮肤的损害。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是上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反应放大系统。现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在体外诊断的实际应用中更是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生物素可与几乎所有生物大分子结合,亲和力高,结合稳定,灵敏度高,具有多级放大作用。
生物素干扰存在于使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或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的检测中。与仪器厂家、仪器型号、发光底物无关,同一厂家不同项目包被方式也可能不同。生物素对化学发光产生干扰需要一定的浓度,不同项目/试剂抗生物素干扰的能力不同。生物素干扰可能产生假阳性,也可能产生假阴性。一般来说,夹心法产生假阴性,竞争法产生假阳性。
使用了生物素-链霉亲合素( streptavidin-biotin)系统的检测系统:
1、Access, DxI and DxC (Beckman Coulter);
2、Elecsys, Cobas and Modular platforms (Roche Diagnostics);
3、Isys platforms (Immuno Diagnostic System);
4、Ortho Vitros platform (Ortho Clinical Diagnostics);
5、Dimension Vista, Exl, Immulite platforms (Siemens Healthineers)。

02
外源性干扰物质

溶血(Hemolysis)
溶血(Hemolysis) 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
标本溶血时可释放出大量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血红蛋白,在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标记的ELISA测定中,会导至非特异性显色,干扰测定结果。
解决方法:
1、标本采集和处理时必须注意避免溶血;
2、避免标本被细菌污染。细菌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在ELISA试验中可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而干扰测定结果;3、避免标本保存时间过长。部分项目因稳定性时间较短,需严格注意标本保存时间,(附:部分项目名称及建议保存时间)
NSE(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
24小时(15-25°C  6小时)

S100(S100蛋白)
2天(15-25°C  8小时)

HE4(附睾蛋白4)
2天(15-25°C  6小时)

ProGRP(胃泌素释放前体)
72小时(20°C  9小时)

Folate(叶酸)
2天(20-25°C  2小时)

Insulin(胰岛素)
24小时(15-25°C  4小时)

C-peptide(  C肽)
24小时(15-25°C  4小时)
标本凝固不全
血液采集后,如收集管中无促凝剂和抗凝剂,则血液通常在半小时后开始凝固,18~24h完全凝固。日常检验中,常在血液还未开始凝固时即离心分离血清,此时因血液没有完全凝固,离出的“血清”并非为完全的血清,其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原,易形成干扰,造成假阳性。
解决方法: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使其充分凝固后再分离血清,或标本采集时用带分离胶的采血管或于采血管中加入适当的促凝剂。
样本离心时间
个别标本由于离心制备不彻底,造成假阳性结果,如果忽略掉就会给临床造成误诊,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故建议检验人员若遇到疑似阳性标本,最好延长离心时间,重复测定,可以降低假阳性率,增加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
干扰物质影响分析特异性,检验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需格外注意,必须减少样本中的干扰物质,避免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url=]来源:博茵生物[/url]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胆碱盐易造成溶血”,请问这个有什么说法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