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297|回复: 0

[杂侃天下] 下一位颠覆基因行业的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进军消费产品领域

终端消费者的市场永远是最大的蛋糕,同时也是资本抢夺最为激烈的战场。但是这片领域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力,同时也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公司。Illumina花了十年的时间把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降到了一千美金以下,资本市场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开始盘算着把基因测序技术带入到消费产品领域的时机。

很显然,Illumina需要一个产品来撬动这个市场,这个产品需要博取到消费者的眼球。Illumina公司技术长Ronaghi在IMEC技术论坛上预测:“未来我们将不再需要经过家庭医师,就能在家中或诊所中接受测试,或直接去看专科医师。我认为这个理想将在未来的五到七年之间实现。”

如果说这个预测不仅仅只是Ronaghi个人的观点,而能够反应出Illumina高层核心对未来市场的走向定位的话,我们不难看出,进军消费领域的产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撬动消费市场呢?这样的问题,Illumina在想,其他的基因测序服务公司在想,和医疗健康领域相关的企业也在琢磨。但是,市场的走向是不由得资本来左右的,往往一个小而美的产品,就能把市场冲破一个口子,然后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

Illumina想要掌控整个基因测序行业的野心已经是路人皆知,但是不甘心被排挤的测序服务公司,以及掌握着终端消费者的一些医疗机构,能甘心让Illumina过来分一杯羹吗?2014年的上半年,Illumina公司成立基因组学孵化器,目的在于为应用测序技术的新创企业提供援助,帮助企业家加快上市时间。2014年2月,Illumina公司战胜谷歌和苹果这些互联网巨头,在美国麻省理工《科技创业》杂志选出的2014年全球最聪明50家公司之中位居榜首。

但是,Illumina进军消费市场的步伐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基因测序应用的领域,有两块主要的业务:一个是基因检测,一个是基因诊断。这两块是完全不同的方向,基因检测的受众群体是健康人群,简单的说就是没病找病;基因诊断的受众群体是进入医疗机构的病人,简单说就是有病查病。

在《下一位颠覆基因行业的是谁?(二)》里面我已经提过Illumina的未来走向首先会是医疗健康领域,这种布局的结果决定了它的业务必定是基因诊断。而临床诊断是会受到国家监管和规范的,在美国是FDA,在中国是CFDA,从全球范围来看,基因检测的规范和监管目前各国政府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块市场是健康人群,风险不涉及到国家的保险体制和医疗体制。但是,基因诊断的仪器设备一定是会被FDA或者CFDA这样的机构规范和监管的,同时诊断的项目也必定会受到卫计委(中国)的审批。


可以看到,Illumina进军消费市场的步子还没有迈出,进入医疗健康市场的战役已经打响,这场战役注定是一场拉锯战,不仅是和FDA的拉锯战,更是和原有医疗行业的巨头的肉搏战。基因测序技术的确改变了我们传统医疗行业的格局,而基因诊断这块战场上已经硝烟滚滚,在另一块貌似处女地的基因检测市场,又是怎么样的一片天地呢?
数据游戏的开始

用小而美的产品来撬动消费市场的玩家,大都是数据分析的玩手。2008年《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发明奖得主是一家叫做23andme的公司(此前只有iphone这样的跨时代产品入选),这家公司背后的故事相信目前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作为Google投资的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创始人是Google联合创始人Brin的妻子Wojcicki,撇开这个公司强硬的背景不谈,我们来看看当时做类似服务的其他两家公司。

Decodeme和Navigenics。Decodeme是一家有着十多年在基因行业摸爬滚打的冰岛公司,而Navigenics主打的是高端服务价格昂贵的产品。其中Navigenics是一位癌症研究教授David Agus与Biosystems公司CEO以及遗传学家Dietrich Stephan在2006年创立的。

再看看这三家当时的市场价:23andMe是399美元,deCODE公司是985美元,而Navigenics要的是2499美元!(因为Navigenics同时提供了专业的售后电话咨询服务)三家里面只有23andMe是最快出报告。“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首席科学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院长FrancisS. Collins曾经在他2011年出版的《TheLanguage of Life: DNA and the Revolution in Personalized Medicine》一书中写过对三家基因检测的体验报告。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只有23andMe最终独立存活了下来,Navigenics在2012年被Life Technologies公司收购,同年deCODE公司(该公司从1996年成立到2009年破产就一直没有盈利过)也被美国生物科技制药商Amgen公司收购。但是,烧了近十年资本的23andMe,相信日子一定不好过。

也只有在美国,创业家和投资人才能有这样的耐心,能够等来十年的不盈利,烧钱烧到肉痛,只为成就一个伟大的事业。但是这个所谓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梦想就是数据。借用谷歌创始人Page的话来说:“我想让全世界的数据都在我的笔记本电脑里”,这一回,Page的合伙人Brin的妻子通过23andMe告诉世界:“我希望全世界的医疗健康数据都在我的手机里”。

一方面是数据,另一方面是移动。Illumina已经不再是这场数据游戏的颠覆者,因为他无法控制他产出的数据,也无法掌握数据被如何使用。

如果说Illumina的总舵主Flatley选择了两只手双管齐下:一只手伸向的是医疗健康,切入业务是基因诊断,那么直接与之正面争锋的就是传统的药企和测序服务商;另一只手伸向的是个人消费领域,切入业务是基因检测,那么直接交手的就是互联网巨头Google。

数据游戏开始了。


颠覆行业的玩家

如果说数据游戏的开始是2015年的重头戏,那么首先登上舞台的必定是第一批烧数据的玩家。DeCode和Navigenics已经是嫁出去的人了,目前能真正踏上舞台第一步台阶的,只能是23andMe。

十年磨一刀,23andMe刚刚进入2015年,就宣布完成了两笔合作交易:1. 与Genentech公司合作,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2.与制药巨头辉瑞(Pfizer)签署合作协议。除了这两家合作以外,23andMe还和其他12家机构达成了合作,其中包括私营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

经过十年来数据的积累,这家公司已经攒下了80万消费者的基因数据。创始人Wojcicki终于迎来了她的春天,之前的十年烧到肉痛的投资者们也开始蠢蠢欲动。
除了互联网巨头,让我们也看看医疗行业一些巨头们的出手:Life公司收购Navigenics,Amgen公司买下deCODE,药明康德吞并NextCode,罗氏入股Foundation Medicine,这些巨头玩家一系列收购生物信息相关公司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小编认为基因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数据的聚集效应和数据的可挖掘性。数据的聚集效应需要大数据来产生价值,而基因数据最大的门槛在于数据原始积累成本和周期上面。

小编相信医疗巨头收购生物信息相关公司的行为,应该不是需要这些公司的生物信息技术,而是买下来这些公司多年来积累的基因数据,相当于花钱买了一个进入基因行业的门票。但是,小编不仅要问到,数据的积累是可复制的,数据的聚集效应是能够被超越的,这些买了前排位置的巨头们,在好戏还没上演的时候,自信自己离得越近越能够看懂这出戏,会不会有点天真了呢?

只有互联网的巨头们能够笑他们天真,因为数据的价值体现还有另外一个属性,就是挖掘能力。

数据的可挖掘性价值需要挖掘技术来释放,针对基因数据而言,就是需要生物信息技术来释放,而生物信息的核心在于人对生物数据的理解,通过分析和解读,将基因数据的应用价值挖掘出来。这一点相信互联网巨头会是第一个出手的玩家,未来互联网巨头通过收购生物信息公司将生物信息工程师圈进来,然后整合数据流来挖掘更多的价值。

小编认为2015年会是一个国际上争夺生物信息人才的开始,在这场新的争夺战中,已经被排挤的Illumina不再是颠覆行业的玩家,重新浮出水面的玩家,会是传统医疗巨头和互联网巨头们的直接交锋。

2015年,颠覆行业的玩家正式登场。

人人玩基因数据可行吗?

2014年《The Scientist》里面评选出来的十大创新产品中,前五名都是和基因组测序有关。基因测序技术经过十年来不断改进,已经进入了第三代和第四代,而测序技术的更新迭代,也从最初的以年为单位迈入到以月为单位。测序仪的迅速迭代,必然会让数据的产出门槛越来越低,数据的获取途径也必然会越来越多样化。

2005年,完成一个人类基因组的成本为30亿美元,到2007年降到100万美元,2013年为2.5万美元,进入2015年,这个成本已经到了1000美元以内。业内人士预测,到2016年时,完成个人基因组测序的成本相当于一份披萨的费用,而到了2020年,这个费用会比冲一次厕所还便宜。

人们得到数据以后,需要应用到医疗健康领域。任何与医疗健康领域相关的业务都是有门槛的,国家政策一直影响和规范着这个行业的前进,毕竟和健康相关的产业,是关乎民生的命脉。

2015年1月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100多家医疗机构入选为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临床试点单位。基因测序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已经在诊断这个口子上面得到了放开,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在接下来个体化医疗前进的路上,国家对于精准医疗的支持会大大提高。

美国总体奥巴马在最近的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了新的项目:精准化医疗计划。(关于精准医疗那点事可以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基因空间”另一篇文章《漫谈精准医疗那点事》)简单说来,精准的前提就是需要个人基因组数据的完备,数据完备的代价就是需要烧钱。

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目前我们的传统医疗投入(包括药物研发,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也在不断的烧钱中,而数据的产出成本是指数下降的,传统对疾病治疗的资金投入是直线上升的,在某个时期,两者的交叉将会出现基因行业的台风的到来。

在资本野心不断膨胀的时代,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谷歌的崛起如果是数据游戏中最大的赢家,这些数据无疑是谷歌最大的财富,但是基因数据和谷歌搜索得到的数据一样吗?

2014年8月2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联邦公报(FederalRegister)上发布了基因组数据共享(GDS)的最终政策,新政策从2015年1月开始生效,取消当年对于基因型和表型数据库(dbGaP)没有任何限制的公开访问,研究人员只能在经过批准的研究使用数据,不得与未经授权的人共享数据。

如今,各国的法律和政策已经跟不上基因行业的应用发展,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后,各国对于基因歧视和对个人遗传信息的保护意识一直都没有跟得上科技的进步。

传统的医疗行为中,患者是被动的进行,从诊断、治疗、康复整个过程,作为医疗过程中的主体,更多的是知情和同意两个选项。如果进入未来的个体化医疗时代,患者的数据毫无保留的暴露在医疗过程中,难道这是我们期望中的精准医疗吗?

毫无疑问,基因数据的加入,医疗和健康之间的界限会被打破,未来的医疗不在是身体出现问题然后再去对症下药,而是针对个体进行伴随着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监控和预防。

作为能够伴随一生的基因数据,就像我们的社会保险账号中的记录数据、银行账号中的财产数据、个人网络账号中的私人对话数据一样,都是我们的私人财富,应该得到法律合理的保护和应用上的谨慎授权。

既然如此,基因数据应该属于个人的财产,怎么会被公司作为商业用途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23andMe收集到80多万人口的基因数据,除了亏本来做基因检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进行基因检测的用户,需要同意其个人的基因数据无偿参与学术研究。这样一来,就为将来的商业化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23andMe进行的第二步就是和药企签订合作协议(很重要的是,这里是合作协议,不是销售产品的买卖关系!),药企投资给23andMe共同进行基于这些数据的学术研究。这样一来,完美的闭环完成了。有人就要质疑了,这样的学术研究需要公开结果啊,还有数据也是需要开放的啊,没错,这是学术研究,最终的结果是需要给公司以外的科学家免费使用的,但是,在研究期间,这个封闭的数据挖掘周期中,双方已经提前形成了行业的技术门槛,得到了巨大的商业利益。简单来说,就是已经啃完的骨头,即便扔出去,也是食之无味。

如此看来,基因数据能够被个人使用的门槛有多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基因数据的产生到应用来看,基因数据的产生需要仪器设备,这方面目前在技术和成本上面已经不是一个很大的门槛。接下来,基因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解读,分析需要生物信息工程师开发的分析工具以及无门槛的工具使用,解读需要的是基因学家和遗传学家共同合作进行。

在美国,只有2700个认证的遗传学顾问,以及1400位被认证的遗传学家,其中有近四分之三在医院工作,有近一半工作在大型学术中心。小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部分的认证和培训机构会是一个市场的热点,除了在诊断领域需要的这些认证基因遗传学专家外,在健康和疾病预防的市场,也会衍生出一些交叉的职业,比如基因营养师,基因保健师等等。

最后,基因数据应该被个人使用吗?

首先这个问题在现阶段是无法解决的,目前基因行业在普通老百姓的科普教育里面进行的非常缓慢,本应该是政府来推动的一项事业,却转嫁到了企业来推动买单。而媒体的导向目前对于基因行业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

反观二十多年前中国老百姓对于个人资产的使用,远远没有现今这么活跃,股票、基金、投资等方式已经进入老百姓生活里面,便利的互联网工具如余额宝、理财通等对于我们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如果说老百姓对于基因数据的认识在不断增加,那么我们能不能大胆预测,基因数据的应用场景和相关的互联网应用工具会带给我们生活巨大的改善呢?人人玩基因的时代,也会随着基因数据授权应用的不断出现而变得更有可能。

颠覆传统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出现,前后不过十年的光景,进入基因经济学时代,出现人人可玩的基因产品,还需要我们等多久呢?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