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华大基因子公司华大医学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年底提交IPO文件开始在创业板排队。 这一年比往年都来得漫长,其布局的各个细分领域竞争白热化,公司最主要的三个业务板块生育健康服务、科研服务和复杂疾病服务都遭到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而上市,还没有明确日期。 11月5日,华大基因发布了新的基因测序平台BGISEQ-50,背后隐藏着其扩张基层市场的决心。此时,距离其华大股份排队上市公布招股书11个月。 测序仪背后的战略 华大基因初创时,处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中下游,提供基因测序仪和试剂的行业上游市场绝大部分被美国的illumina占据 。除供应测序仪外,游应用商必须购买仪器运行所需的耗材和试剂,基本上不具有议价能力。 2010年,公司购买了128台Il-lumina测序仪,之后,Illumina随即宣布其配套试剂价格上涨。 2013年,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成功收购美国上市公司CompleteGenomic(下称CG)。通过CG,华大基因得到了测序仪的专利知识产权。这对于华大基因而言意义重大,从此开始自我研发之路。 “2012年起供应商把我们当对手,到2013年不给我们修老机器,不卖新机器,试剂又提价,我们日子很难受。”汪建曾对记者表示。 华大基因官网显示,目前华大基因测序平台目前仍以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为主。此外,还拥有罗氏454测序平台、Life公司的IonTor-rent测序平台及AppliedBiosystems公司的ABI3730XL测序平台。 华大加紧测序仪的研发,2015年推出了BGISEQ-500,本月推出了最新的BGISEQ-50。BGISEQ-50是一款小巧的台式基因测序仪,华大股份研发中心副总监金鑫对记者表示,BGISEQ-500的售价在百万量级,BGISEQ-50的售价还没公布,大概会在几十万上下。华大基因测序仪项目负责人之一刘健曾介绍,BGISEQ-50在10小时可自动完成样本加载和测序,意味着速度更快。 华大基因副总裁朱岩梅对经济观察报称,这一设备更适合进入基层市场,它的发布将帮助华大基因在无创产前检测方面实现更多地区全覆盖。目前华大基因已经在黔西南、豫北等省市实现了地区全覆盖,在武汉、天津、深圳等地拥有大面积市场。 这契合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华大2015年提交的IPO文件显示,2015年上半年生育健康类服务销售额为2.4亿元,占总收入的42.98%,且从2012年开始就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应地,华大基因的科研服务在不断下降。华大基因CEO尹烨对记者解释,因为科研服务的资金来源是国家经费,测序的通量上升成本在下降,而生育健康服务有个认知过程,样本量在不断上升。 传统的产前诊断技术以羊膜穿刺和绒毛取样两种最为常用,这些侵入性检测方式存在感染、流产的风险。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研究组发现女性在怀孕期间,体内的胎儿通过与母体的代谢交换,会释放游离DNA和RNA至母亲的血浆之中。此后,华大基因推出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这项技术只需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血浆中的游离DNA,即可利用测序方法分析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性疾病(包括所有染色体数目异常方面的疾病)的风险率。这一技术被认为是基因测序行业最直观的变现通道。相比测DNA上的位点,测DNA的条数对技术要求不高,BGISEQ-50能够满足需求。 华大的策略是面向城市的同时,也面向农村和小城镇。朱岩梅称,在中西部的小城市、乡镇,华大基因与政府合作,加入政府民生工程,以政府补贴、民众自付的组合方式推行生育健康服务,如无创产前检测、新生儿耳聋检测等,价格大都在一千以下。比如售价为八百元,政府补贴四百元,民众自费四百元的形式推广。 市场争夺战 在华大基因占比最大的三块业务:生育健康服务、科研服务和复杂疾病服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无创产前检测领域,华大基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贝瑞和康,其在2016年8月份要借壳天兴仪表登陆资本市场。 两家采取不同的市场打法。贝瑞和康的市场模式是IVD模式,是将经过主管部门审批的测序仪和试剂提供给医疗机构,由后者服务终端消费者。华大基因则自己设立实验室并购置仪器、试剂,通过各种渠道如医院、网络、代理等收到检测者的样本,再将检测结果和后续服务反馈给消费者。 贝瑞和康最初由曾任Illumina的亚太区高通量测序部门负责人周代星创立,测序仪方面使用与illumi-na共同研发的NextSeqCN500(中国专供)测序仪,操作时间为7个小时,一次最多可以检测96个样品。 华创证券研报九月份研报称,按照无创产前检测(NIPT)渗透率20%,单次检测费用2000元计算,存量市场大概有64亿,另有一部分由于二胎效应带来的增量市场目前还没有准确统计。贝瑞和康的NextSeqCN500通量灵活,适应于大型及中型医院。据相关行业统计,其测序仪及其相关配套试剂耗材在国内市占率居第一,约为70%;华大基因的BGISEQ-1000为巨型测序仪,主要应用于实验室,而BEISEQ-100通量较低,市占率约为20%。 据华大基因招股书,生育健康服务综合毛利率约为50%,2015年上半年生育健康类服务销售额为2.4亿元,贝瑞和康方面表示在上市静默期不便透露数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记者称,不完全统计是,华大基因占据市场份额50%-60%,贝瑞占市场份额20%-30%,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双方平分天下,基本都认可无创产前领域这两家占据市场份额的前两名位置。 不仅是贝瑞和康,在生育服务中华大基因的对手还有达安基因和博奥生物,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在科研服务市场方面,诺禾致源与华大基因在争夺市场份额。诺禾致源总裁助理黄河龙称,诺禾致源已经成为全亚洲通量最大的测序中心,包括两套illuminahiseqX-10平台,目前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2015年销售回款达到3.5亿,每年的营收成倍增长。华大基因基础科研类服务2015年上半年营收1.77亿元,2014年营收4.45亿元。 诺禾致源创始人李瑞强曾为华大科技总裁,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等多个层面有丰富的经验。11月17日,记者向诺禾致源确认,其获得来自投资方为招银国际、国投创新、方和资本总数为五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诺禾致源总裁助理黄河龙称,其正在积极准备IPO谋求上市。 复杂疾病服务方面,华大面临的竞争者更为分散。约印创投创始人郑玉芬称,华大基因业务大而全,而新涌现的创业公司在细分领域更专注,比如泛生子强项是脑癌、消化道肿瘤,燃石医学专注于肺癌等。 融资压力 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对推动行业发展是好事。北京基因组所研究员、原副所长于军教授对经济观察报记者称,这个行业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国家对基因测序没有一个准确的归类,科研经费有限桎梏科研发展,目前基因测序可测的位点还太少,这个产业还有较大可挖掘空间。 一个广泛传播的来自BBCRe-search的统计称,预计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 记者采访的原北京基因所人士和证券分析师多认为,如果华大基因能够上市,将促进行业发展。问题是,华大基因何时能成功上市? 2015年12月11日,华大基因向证监会递送了公开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上市主体是华大医学,华大科技成为华大股份的子公司。彼时证监会处于审核状态的深交所创业IPO企业数量为253家。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官茅矛在今年4月曾公开向媒体表示,华大基因上市大致的时间表为“今年年底前”。 目前华大基因在证监会的审核状态是已受理,华大基因方面称“股份公司的上市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但目前尚无具体时间表”。 启动IPO之前,华大从投资机构、银行、政府补贴多方取得融资。 2012年上海云锋等股东的投资2.1亿元;2013年华大科技接受远创基因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3.9亿元投资款;2014年公司收到6.81亿元投资款,子公司华大科技收到一亿元投资款;2015年上半年公司收到和玉高林15亿元投资款。《时代周报》的报道曾称,华大在搬到深圳后,国开行亦曾给华大基因一笔15亿贷款。 招股书显示,华大基因的筹资带来大量现金流,2015年1-6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亿元。但经营和投资带来的现金压力不容小觑,同样在2015年上半年,华大基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98亿元。 在多方已经向华大投入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对投资回报的期待是可预见的。对现在的华大而言,IPO的时间和成功后的估值情况最为外界关心。毕竟这个行业已经不是两年前的光景。基因测序已经取代互联网医疗,成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竞逐的热土,2016年5月至今就有海普洛斯、天昊基因、和壹基因、鹍远基因、爱基因等相继获得大额融资。 但有投资人对记者称,虽然长期来看基因行业有投资价值,但目前市场泡沫太高,最早可能在半年内破灭,他们认为等到市场冷静下来,才是投资进入的好时机。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郑淯心 王雪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