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252|回复: 0

[杂侃天下] 从医疗器械成本构成看行业“暴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6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首先,看一下“暴利”的定义。如果是医疗器械的制作成本价格和终端价格(使用该产品的患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那肯定是巨大的。成本几十元的,终端价可能达到几百甚至几千元,这毫无疑问是暴利。

  然而,让我们仔细看一下医疗器械从最初的产生到最终的使用,到底要经过哪些环节。

1
研发


  研发的费用非常高,很多医疗器械公司投入研发的费用高达公司总收入的10%~15%,因为医疗器械更新换代很快,往往2~3年就出一代新产品。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的工资,各种新型材料、仪器、装置的费用,这些都是研发费用,是需要在后期产品销售中覆盖的。

  此外,只要是研发,就有一定的失败率。这些研发失败的产品的费用,同样是要算进成功产品售价中,摊进成本里。医疗器械研发还算是相对平稳的,药品研发的失败率非常高,往往早期筛选出超过100个药,最终成功上市的只有1个;成功的那个药,不仅要负担起自身的研发费用,还要负担失败的99个药的研发成本。前几年研发一个新药的成本是10亿美元+10年时间,据说现在这个标准也水涨船高到25亿美元了。

  这里之所以用药品研发成本做例子,是因为不同器械之间相差太大,一个针头也算器械,一台大型MRI机器也算器械,两者的研发成本自然不一样,而药品研发相对稳定。

2
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其实是研发的一部分,之所以单独列出来,是因为这部分费用是巨额的。很大一部分医疗器械(大部分Ⅲ类器械、少量Ⅱ类器械)需要做临床试验才可以上市,所以这部分成本相当可观。

  临床试验的费用主要包括:

  ○给医院、基地、伦理的管理费;

  ○给医生的研究费;

  ○产品免费提供,有成本费;

  ○清关、运输和保管费;

  ○试验设计;

  ○数据库建立和验证费;

  ○数据管理;

  ○统计分析;

  ○医学写作;

  ○安全监测。

  有些费用不是每个试验都有的,主要包括:

  ○给患者的交通费,检查费;

  ○中心随机(IVRS/IWRS);

  ○标本运输和出口;

  ○中心实验室;

  ○中心读片、中心心电图;

  ○电子病例报告表系统。

  为临床试验服务的,有医生、医院管理人员、临床执行人员、数据管理人员、统计师、科学家、安全监测员……这些人的工资也是临床试验的成本。

  临床试验取得一例患者的数据成本,其他的都不算,仅仅是给到医院的研究费,如果按Ⅲ类高风险器械来算,可能就高达2万~3万元人民币(这是在中国的行情,如果在美国更贵)。再加上其他各种费用,一个临床试验的费用达到500万美元并不稀奇。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新器械上市,并不是只做一个临床试验就可以了,往往是要在多少个国家上市,就需要做多少个临床试验,除非某些国家可以豁免。另外,一个试验往往只能申请一个适应症,如果这个器械有多个适应症,每个适应症都要做一个试验。因此,同一个新产品,在全球有7~8个试验同时在做,也很常见。

  根据上面的数字,不难算出一个医疗器械在销售之前,已经花费了多少资金在研发和临床试验上。

3
注册


  以前有些国家注册是不收费的,比如说中国。然而,根据5月27日颁布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的公告》(2015年第53号),现在也开始收费了,而且收费标准并不低。美国FDA是一直收费的,每个财务年度公布最新的收费标准。这些注册费,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显然也要计入成本。

  一个器械产品的注册往往需要6个月至2年不等的时间,有特殊情况时,甚至会更长。其中,注册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时间,都是产品的成本。

4
生产


  生产过程中,工厂、生产线、机器、原材料、采购、人工……这些都是成本。另一方面,作为一个GMP生产车间,认证和维护运营同样价格不菲,这也是相当大的支出。

5
运输


  主要包括清关和物流两部分费用。清关费由海关收取,按照产品的价格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我国的关税是相当高的。产品卖得越贵,关税也越高。

  某些医疗器械对于运输和温度有特殊要求,产品只能保存在低温或者恒温状态下,有些甚至需要冷链运输。运输成本之高,往往超出想象。

6
物价和医保


  一个新产品要进入物价系统和医保系统,没有半年到1年时间,是很难办下来的。医保还不是每个产品都能进的。如果产品进不了医保,在销售和使用上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7
招标和入院


  以前只要过医院器材科这一关就行了,现在是层层招标。各个省要招标,各个城市再招标,医院还有自己的招标……每一道关卡都伴随着巨额的费用,这些费用自然到最后都会反映在产品的价格中。

  经销商、代理商这一层不得不提。医疗器械在中国几乎都是通过经销商渠道来销售的。曾经有器械公司打算在中国直销,不用经销商,结果以失败收场。往往一级代理商下面还有二级代理商、三级代理商……每一层都要加价,因为产品差价要养活代理商和整个代理公司。环节越多,加价越多。

  在一些地方,医生的收入靠药品和器械来弥补,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尤其是外科医生,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投入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手术医生,但现在医生的收入无法体现他们的价值。器械的售价中,包含了弥补外科医生收入损失的部分。

8
使用


  到患者使用产品时,其所需支付的价格,包含了前面所有的费用。也就是说,要养活从政府到厂家到医院到代理商到医生等等一大批人。

  如果简单地看成本价和终端价,医疗器械确实是“暴利”。但这种“暴利”被多方瓜分,只是最终买单的是患者。

  随着国产医疗器械研发能力的不断加强和自主品牌的不断涌现,与10年前相比,医疗器械的价格已有明显下降,比如说冠脉支架。这主要是在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国产器械具有一定的优势,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质优价廉的选择。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差距,国内器械绝大多数还是集中在低端,依然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真正自主研制的产品少之又少。

  令人鼓舞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开始走出国门,与国际品牌竞争国际市场,展现了中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迅速成长。相信随着国内企业的日渐成熟,国产医疗器械将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

来源:医药经济报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