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资源不足,加上患者分流机制缺乏导至本就宝贵的急诊资源被不合理占用,大城市的急诊面临很大压力,而病人因为看不上病,对医院的不满更深,长此下去势必恶性循环。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北京急救中心出车抢救的病人中仅15%到20%病人是真正救护车的危重病人,其余都非危重情况,并不需要救护车出动。正因为不合理运用资源,20%真正有需要的病人叫不到救护车。此外,报道还提到积水潭医院目前急诊的抢救病人实际只有10%,其余并不属于危重情况,这在专科医院更加明显。 不合理占用急诊资源的情况主要分几类。一类是没时间看病的。比如上班族白天没有时间排队看门诊,或者没有精力排队的老年人,选择避开门诊时间去急诊,认为这样比较快,通常是看小病为主。第二类是慢性病患者,因为不需要太多诊断,但又不想耗费长时间排队,就选择急诊开药。还有一类则是确实需要立刻处理,但情况并不严重的,比如轻微外伤,急性过敏等情况,可以通过轻症快速处理来解决。 国外通过价格壁垒限制急诊资源的使用。急诊的服务价格比门诊贵很多,包括保险公司和联邦保险计划在内的支付方会千方百计避免病人去急诊室看病,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尽一切力量让小病患者或轻急症患者很方便的看上病,比如设置家庭医生、提供远程医疗以及快速诊所等服务。另一个则是跟踪生病后处于康复期的病人,尤其是慢性病和术后病人,通过定期随访、电话医生、送药到家等服务,防止他们病情恶化而不得不选择急诊室。 这些措施在中国都是空白,却也是未来的机会点。 通过价格形成壁垒是第一步,但让患者看上病是核心。白天没时间看病的上班族是远程医疗的最佳对象。这批人整体健康风险低,看小病为主,容易接受数字医疗,分布在商圈周围的远程医疗点会很适合他们。但中国的远程医疗可能需要更多快速检查的特性,因此设置和药房结合的快速检查点很有必要,提供简单化验后获得医生诊断和处方,然后在药房直接拿药。 而老年人为主的慢性病患者可能更适合以社区为单位的快速医疗服务。稳定期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查、随访和开药。中国的社区医院人才不足,朝快速诊所方向转型或许为一条出路。为慢性病患者和术后康复病人提供基础检查,然后设置远程医疗点,和大医院医生连接起来,为患者提供诊断和处方。 最后针对紧急处理的轻症,则可以借药房或社区医院的布点,设置急症快速处理中心,类似国外的Urgent Care Center,根据地理覆盖范围和人口密度测算布点。这类服务针对症状较轻但同时需要快速处理的病症比如呕吐腹泻、轻微外伤、眼部急性感染、急性皮肤过敏等,区别于急症室的危重病症,比如中风,心肌梗塞,骨折等。 就急诊的职能来讲,应把资源向危重病人倾斜,确保这些人第一时间得到转运、诊断和处理。但中国目前的尴尬境地是病人看不上病而选择急诊,导至重病和小病患者都对医疗服务效率不满。要走出这种恶性循环,价格壁垒是必须的,但方便病人看小病才是核心。 来源:村夫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