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168|回复: 0

[杂侃天下] 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受外资把控要比国产贵7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30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医疗医药行业近期颇不平静。
  9月19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就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为在中国扩大药品销量、牟取不正当利益,而采取贿赂销售模式,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行为进行审判,葛兰素史克最终被判处罚金人民币30亿元。葛兰素史克目前为全球第三大制药、生物以及卫生保健公司,而这则是迄今为止中国开出的最大罚单。
  无独有偶,半月前,商务部悄然展开了对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调查。根据商务部官网发布,9月1日至9月3日,商务部反垄断局副局长郑文带队赴上海进行调研,将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半导体、医疗器械等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并就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工作进行调研。
  此次带队调研的商务部反垄断局副局长郑文被视作中国反垄断的执法专家。有人认为,这是近期中国政府继汽车及其零部件、高科技等行业的反垄断调查后的又一次行动。
  据了解,由于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等原因,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再次成为这次反垄断调查的事实上的主要对象,由于长期把控着中国70%的高端医疗设备,通用(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这三大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被简称为GPS)更加成为众矢之的。而在这之前,外资医疗器械定价过高,早已广为外界诟病。在业内人士看来,医疗器械价格虚高不是医疗行业的秘密,对其进行反垄断调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包揽高端
  市场
  尽管商务部及相关部门一再强调此次反垄断调查并非针对外资企业,但是目前外资医疗器械近乎独揽中国市场的情况,使其成为事实上的主要反垄断对象。
  根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2013年对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分析报告,2001年至2013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总额由179亿元增至约2120亿元。也就是说,剔除物价因素影响,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总额13年间增长了近11.8倍。由此,201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然而,偌大的市场却没能为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广阔的前景。该份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928家,国内企业规模小、市场分散,2013年上半年22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收入仅为100亿元,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5%左右。
  肥水流了外人田。“长期占领着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是外资企业,尤其是核磁共振(MR)、CT、分子影像(PET-CT)等技术高度密集的设备领域,几乎已被‘GPS’三家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统统包揽。”侧重于医疗医改研究的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任朱恒鹏对企业观察报
  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也指出,在我国医用器械领域,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均被外资企业垄断。在部分领域,进口设备的覆盖率甚至可达100%。
  而前述外来“包揽者”、朱恒鹏口中的“GPS”,则是通用(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这三大全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包括核磁共振、CT、分子影像等设备在内,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70%几乎都出自这三家跨国企业,国产设备的比例尚不足10%。
  另据了解,除了大型设备外,外资医疗器械产品还在很多耗材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血糖产品上,强生和雅培公司仍然占据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医院用终端耗材上,美敦力等外资企业在骨科产品、心脏支架、高级辅料等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
  去年底今年初,外资医疗器械在中国市场完成的两笔收购无疑加剧了垄断的质疑,也进一步促使其遭到此次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调查。
  2013年11月16日,美国大型医疗企业美敦力公司宣布完成以8.16亿美元收购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公司康辉医疗有限公司,在此之前,康辉在国内骨科领域中低端市场拥有相当的份额。
  2014年1月17日,美国史赛克公司宣布收购位于常州的骨科产品生产商创生控股。创生控股是香港上市公司,同康辉一样,这也是一家业绩优异,并给外资产品造成威胁的公司。
  也就是说,短短3个月时间,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居前两位的企业均被外企收入囊中。“通过并购中国优质企业的方式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势必会引起我国政府的注意和管控。”北京谊安世勋医疗器械公司总经理张勋向企业观察报
  更有敏锐者抓住了高层动态。根据此前新华社的报道,2014年5月24日,国家主席**在考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公司时表示,现在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基层买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降低成本,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据了解,上海联影医疗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成立三年内已有10个产品进入市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线覆盖全线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的公司。
  如此背景下,外资医疗器械企业遭到政府的调查是迟早的事,对于此次商务部展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调查,包括张勋在内的多位医疗器械业人士这样表示。但“GPS”之一的通用公司(GE)内部人士向企业观察报记者透露,公司高层目前正在准备相关资料,以接受政府调查,但并不认为GE在中国涉嫌垄断。
  另据多位业内人士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表示,此番政府对医疗器械行业展开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调查的背后,应该还有着更深层的考虑—遏制价格垄断。其中,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医疗器械商会会长李建英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他说,按照之前外资车企的垄断逻辑,完成“独揽”中国市场这一步后,就会有大面积的“价格垄断”,这会不会成为外资医疗器械企业计划中的下一步?因此或许也可以判断,外资医疗器械企业本次遭遇的反垄断调查是政府对其敲响的警钟。
  “高定价”之争
  虽然此次商务部的调研基点是经营者集中垄断,而非价格垄断,但实际上,已有观点将政府本轮反垄断调查与外资产品国内价格独高、“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联系起来。
  “经营者集中垄断行为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价格的垄断,推高相关的检查费用,而检查费用高也是我国医疗改革中看病难、看病贵‘久治不愈’的主要因素之一。”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李佩娟在其研究报告中称。
  在众人眼中,以“GPS”为代表的外资医疗器械巨头成了利用主导地位进行高定价,从而推高中国医疗费用的“元凶”。
  而企业观察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几家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后发现,情况似乎的确如此。
  “由于技术含量较高,进口医疗器械的价格与国内产品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前述北京谊安世勋医疗器械公司总经理张勋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以影像产品为例,外资品牌的价格一般比国内产品的价格高70%以上,也就是说,如果国内产品的报价是300万元,那么外资产品的价格则在500万元以上。
  另据其告知,在X光机等一些产品上,外资医疗品牌价格高峰时曾经是国内产品价格的1倍至1.5倍;再比如进口螺旋CT产品,其报价已远超国内产品,达到200万美元至250万美元,这甚至高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报价。
  “进口医疗器械销售领域普遍存在‘潜规则’,进口医疗器械的利润率也更大。据我所知,大型设备的毛利率有的甚至可以高达50%-60%。”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任朱恒鹏同样坦言。但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从表面上看,无可否认,外资医疗器械价格远高于国内产品,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但将其全部归咎于外企单方面定价是否客观?这一点需要细究。
  他解释,外资医疗器械定价高有其固有的原因。外资产品进入中国,除了注册费用、宣传推广费用等成本外,还要交一笔不低的税费。以康复类医疗器械为例,其中包括4%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如果是急需物品,可以免关税,但是增值税还是照单全收。只有科研用医疗器材才可以全部免税,这无疑为外资医疗器械进入中国市场增加了一项较高的成本。但如果说进口医疗器械普遍在中国市场价格虚高,恐怕另有原因。
  “主要问题不在于生产厂家,大部分利润都消耗在了流通上。”前述通用公司(GE)内部人士称,例如一个普通的心血管支架、导管在美国市场售价也就200美元左右,而在中国经过层层加价之后,到达医院的售价就高达2万至3万元了。
  张勋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他说,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为例,这是医院普遍采购的一种高端设备,目前通用、西门子、飞利浦三大巨头控制着国内DSA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就他了解,一款三大厂商生产的DSA国内到岸价70多万美元(约合人民币不到500万元),这一价格和国际市场相去无几,但是最终卖给终端医院,售价超过1200万元人民币,主要是中间的经销环节抬高了价格。
  李佩娟则对上述说法表示认同。她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环节,不像国外那么透明,层层的销售渠道附加了相当大的产品成本。另外由于国内医院为证明自身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均不惜重金采购进口器械,这就给外国医疗器械在国内销售的各利益方提供了抬高价格、谋取超额利润的空间。这的确是造成外资医疗设备在国内价格虚高的一个关键原因。
  借力“中国式流通”
  尽管进口医疗器械的超额利润并没有落入自己口袋,但正如前述,外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仍在积极抢占中国市场。“原因在于,从结果上看,这些外企正在从‘层层加码’的中国式销售中获得另外一种形式的好处。”前述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医疗器械商会会长李建英表示。
  有业内人士曾描绘了这样一幅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销售过程中的利润转移线路图: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不能直接销售自己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必须要经过医疗器械公司。因此,医疗器械出厂后首先要找自己产品的独家代理商,独家代理商再在不同区域寻找区域代理商,区域代理商再发货给省级经销商,省级经销商再在这个区域成立各级经销商,之后才会进入医院。器械每经过一级代理或一个环节,价格必然要增加一个比例,层层流通的结果就是层层加价。于是, 医疗器械到病患者手中时价格和出厂价相差至少在10倍、20倍,甚至30倍以上。
  事实上,作为高价值类产品,医疗器械在流通领域加价率之高在业内已是众所周知。“另外,如果销售给医院检验科,价格会比销售给大学等科研机构高出30%,原因是销售环节多,灰色交易关系方也多。”曾任某外资医疗器械公司经销商的相关人士也如此向企业观察报记者透露。以一个公开价格为9000元的国产医疗器械为例,一般来说,生产商以总价的35%—40%卖给经销商,也就是3600元左右;而经销商通常再在9000元的基础上加价50%,以8100元左右卖给医院。而医院则会在公开价上再加上5%,即9450元卖给患者。其间的加价率远远超过25%。
  “更不用说进口产品了,据我所知,进口医疗器械从海关到岸价一直到最终销售价,其间的利润甚至可以超过两倍。”他强调,当中需注意的是,销售代理公司与医院、医生之间存在巨额的回扣行为,一般来讲,医疗器械虚高的部分,医院要拿30%到40%、经销商拿20%到30%,剩余的部分则分给了科室、医生等。
  然而,正是这样的销售模式使得外资企业有力可借。另据该人士分析,首先,通过代理商,外资生产厂商不必自己建立终端销售网络,从而节省了大量资金。此外,通过代理销售模式,外资生产厂商直接将产品批发给销售代理公司,后者与医院进行资金结算,这样就避免了资金不能收回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巨额的回扣行为发生在销售代理公司与医生之间,外资厂商可避免因此产生的法律风险,同时借代理商、医院的手为自己的产品扩大销量。
  利益方各自牟利,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另据北京市某知名医院成姓副院长向企业观察报记者透露,对于买进医疗器械的价格,医院其实有一个重要参考—政府招标价,而这才是导至进口医疗器械价格虚高的根本。
  依据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目前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医疗器械实行省市级招标,由省市卫生局(厅)组织。一般来说,医院进货价不宜高于中标价。但查看几家外国医疗器械的招投标资料便可发现,仅在招投标这一环节,进口医疗器械便已加价不菲。
  以强生公司的两款钛网产品为例,资料显示,9×9厘米规格钛网批发给代理商的价格为3300元,但最近某市组织的招投标最终中标价高达12000元;15×15厘米钛网批发给代理商的价格为6000元,而市级中标价在22000元左右。根据这位副院长的说法,与之类似,法国索菲亚公司生产的抗虹吸式脑室-腹腔分流管批发给代理商的价格为3500元,但其在同一次招投标中的中标价升至14600元。
  “在所有环节中,招投标加价使进口医疗器械的价格实现了飞跃,进口医疗耗材的中标价一般为代理商进价的四倍左右。如果以医院加价后卖给患者的最终价格计算,招投标环节的加价比例一般在70%以上。”他说。
  对此,包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任朱恒鹏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这样感慨,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秩序十分混乱,流通领域加价率标准缺失。政府若想整顿医疗器械市场,消除垄断,需首先厘清市场的各方不合理利益输送并予以规范。
  据了解,早在2006年、2007年,国家发改委便已先后两次预备出台相关文件,规范并监管我国医疗器械流通环节的加价率问题。查阅当时的公开资料,发改委拟规定“植(介)入医疗器械,单位含税出厂(口岸)价格在人民币5000元以下的,其出厂(口岸)到最终销售给患者的总加价率不得超过25%,5000元以上的,总加价率不得超过20%。”
  但时至今日,该方案仍未出台。“这一规定当时曾遭到不少人反对,理由是认为加价率过低。对加价率进行限定,损害了某些群体的核心利益。” 朱恒鹏说,于是,我国植(介)入医疗器械在流通领域的规范至今一直处于空白。
  链接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机会在哪里
  据上海证券报之前统计的数据,截至2014年9月15日,今年发生在A股市场的生物医药投资并购案例高达89起,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28%。其中医疗器械相关领域并购案35起,占比接近医药并购总数的40%。这些数字看起来着实“喜人”,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危机。
  吴骏是医疗器械投资专业人士,他对这一现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说,现在中国的投资界太火了,同类项目,相对来说中国估值至少要比国外高2-3倍。中国创业者总体上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投资人追逐这些企业,一开始给一个很高的估值,然后投资进去,其实在某些情况下对企业的发展危害很大。
  另外,在目前的现状下,中国医疗器械怎样往前走?中国没有大的医疗器械企业,都是小企业,如果想快速超前增长,势必要整合。但放眼望去,中国似乎并没有整合得非常成功、并且通过整合真正把企业做大的一种模式,这也是投资者遇到的一个瓶颈。
  对此,苏州生物纳米园总裁刘毓文认为,中国有15000家医疗器械企业,其中大部分都是小企业,过得比较挣扎。但是,现在困难并不代表着以后困难。他说,“让我们跳开思维往外看,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打破了金融的格局,那未来有没有可能是移动医疗、大数据打破我们今天医疗器械的格局?市场的力量在往前推,虽然80后、90后还没有开始生病,但是他们就开始要为他们的长辈付钱了。这些消费习惯又会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一些互联网企业已经在往前推动行业发展,那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的机会在哪里?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会长宋瑞霖首先从中小企业发展和医疗互联网监管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里,小企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思维其实一开始都是来自小企业,现在那些大企业的创新,其中很多都是通过收购,以小企业的创新为基础的。小企业本身逐步兼并重组的过程,就是创新孵化的过程。所以行业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小企业。
  同时作为一个20多年从事立法工作的人,宋会长认为,每一次立法都是在改革之后,从来没有哪一次是立法来引导改革,所以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医疗都面临着严重挑战。如果你想涉足这个行业,那么首先看有没有需求,然后有没有患者,有没有服务的对象。当有的时候,这就是趋势,市场和政府做的无非就是规范它,而不是阻截它。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