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608|回复: 0

[企业动态] 测序新秀Oxford Nanopore的成长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2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201405211556561090.jpg

1992年, Hagan Bayley提出纳米孔概念。



200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鼓励研究1000美元测序,许多竞标方案都涉及驱动单链DNA穿过小孔——纳米孔已经深入人心。



2005年,Hagan Bayley牵头成立牛津纳米孔公司(Oxford Nanopore)。



成立至今,牛纳获得投资7轮共计投资1.45亿英镑,约15.2亿人民币;包括竞争对手Illumina的1800万美元(这个已经不欢而散了可惜)。目前,牛纳员工超过150人。总部设在英国牛津,在英国剑桥、纽约、波士顿有员工分布。



2006年6月,IP Group种子投资776万英镑,2007年3月,第二轮种子投资1000万英镑。2009年1月,Illumina有附加合作协议的投资1800万美元,以及其他投资者210万英镑。2010年2月,牛纳得到英国和美国原投资方和新投资方共计1740万英镑,2011年4月又获得2500万英镑。2012年4月,原投资方追加投资3140万英镑。2013年10月,从原投资方和新投资方获得4000万英镑。



2012年2月,牛纳终于公开了大家翘首以盼的MinION和GridIO。目前,MinION试用计划已经启动。



它的技术很可能横扫当前测序格局,说是一夜变天也绝不为过。牛纳的一举一动世所关注,绝不仅仅限于基因组学圈子,连经济学人都早早报道。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牛纳也有着里程碑的地位——基础研究的突破,从来没有像这样快速直接地转化成了生产力。



哈根贝利(Hagan Bayley),牛津大学生物化学教授,牛纳创始人。但他的履历上,密密麻麻的学术经历,并没有企业经验。创立牛纳的起意和过程都非常有意思:



70年代,贝利追随导师,从牛津来到哈佛,从事膜蛋白研究。隔壁实验室做抗体和酶的,做了不少生物技术应用,成果颇丰。贝利想,我们的膜蛋白研究是最前沿的,当然也应该做点事情——从此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两手抓。在美国,贝利团队申请了一系列专利,虽然只是“可能有用”。



2003年,贝利回到牛津。他发现创业环境似乎很不错。IP集团,一家总部位于伦敦的高科技创投,与牛津创业者有深入合作的经验。很快初创团队核心建立起来:

IP集团的Spike Wilcocks:领导IP集团生命科学部,对于技术商业化的方方面面有深入经验。

日常运营者Gordon Sanghera:15年生物传感器研发经验,此前在雅培担任研发总监和工艺总监。

担当顾问的Graham Richards:他在学术上成就卓著,同时还是牛津分子诊断公司(Oxford Molecular)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估值峰值为4.5亿英镑,最终以7000万英镑出售。他还帮助建立了牛津技术转化平台,为大学带来千万英镑收入。

很快,2005年,牛纳成立。



成立之后的牛纳并没有耗费贝利教授太多精力。公司初期,他每周去一天,大约20%的时间,之后虽然公司规模日增长,贝利教授去的反而更少。他说:“公司自己运行的很好。我呢,更愿意做基础研究,也许做着做着又会有成立下一个公司的机会。”



牛纳贯彻的典型欧美科技创业范式。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中国创业者和投资方关注:

1. 贝利为什么没有在美国创立公司,而是一回到英国就开始行动?

2. 技术提供者创业后便脱身,继续下一代技术研究,资本方持何种态度?这一点上,欧美和国内投资界态度颇有不同。

从初创团队的履历中,也许你会得到些启示?



回到中国,我们的实验室无论是条件还是技术,和国际水平的差距都远远小于产业环境的鸿沟。我们有活力四射的珠三角(比如去年Nature Biotechnology报道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集群),蓬勃的江浙企业家和传说中的山西煤老板,还有随时过山车般窜一窜的A股股市。或许中国不差钱,只是需要时间来等待技术的孵化。



等待吗?



孵化是一个主动的行为。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