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549|回复: 0

[产业观察] 走近医药长三角:浙江重制药江苏爱器械上海偏研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IPO停摆的2013年,国内医药行业的并购投资浪潮如海啸般席卷而来,有人虎视眈眈,有人仓促应战,不少嗅觉灵敏的资本大鳄也从移动互联网领域转战于此。

来自世界权威的行业网站PMLIVE的数据显示,仅2014年2月,全球就有20家大型药企及研究机构披露了其股权并购、产品协议开发等合作事宜。

这一巨浪,全然没有退却的迹象。从遥远的太平洋西岸,一直冲向东海之湾。近年来的并购案例中,复星制药、康恩贝(13.51, 0.00, 0.00%)、南京医药(6.21, 0.01, 0.16%)等都有不俗的表现。而PE界也在蠢蠢欲动。

而长三角地区向来是国内医药行业的投资重镇,这里聚集着全国近1/4的医药公司,也是中国地理版图上最受资本瞩目的医药投资沃土。


注:图片属生物探索独家编辑

揭秘长三角医药完整产业链

据理财周报产业与资本实验室不完全数据统计,长三角地区虽然只占全国面积2.2%,却拥有医药制造企业近30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有32家。而自2001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资本参与的并购项目累计有55起。

民间资本活跃的浙江与医药行业传统大省江苏在企业总量上已不分伯仲,浙江的制药企业共537家,江苏拥有499家。

而浙江的医疗器械生产商有867家,江苏作为这一行业的领军地区有1589家。

国内外资本云集的上海作为行业的研发中心,则拥有实力雄厚的科研企业,而这一优势又往往会在后来成为成功上市的最大资本。

另一组数据则将长三角地区医药企业在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更加凸显:江、浙、沪累积医药制造业已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5%,其占比27%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全国30%的利润总额,显示出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强大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医药行业具有最严密的细分领域,国际通用的五大子行业包括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药商业,而其中各省市的侧重点则存在较大差异,各具优势。

上海医药(13.30, 0.00, 0.00%)行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目前长三角地区的行业格局:“浙江省多年来以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为主营,台州、东港、温岭等地是全国化学药品原药的生产基地,为长三角及全国化学药品制剂提供原料基础。同时也是最大的出口基地,包括抗生素类、激素类、抗肿瘤类药物。”

而上海,则拥有最具实力的研发团队。各类研究所和医药高校的聚集形成了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竞争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年均15%的增幅,随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张江药谷已成为国家级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同时,中药饮品也是上海的传统强项,从2003年的起步至今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规模效应。

医疗器械是江苏省的拳头产品,包括心脏支架、骨科器材以及体外检查设备等。最知名的无疑是上市公司鱼跃医疗(30.65, 0.00, 0.00%),该公司去年以来仰仗资本优势成为行业内公认的并购大户。“现在,有很多企业也看好家庭用的医疗器械市场。”上述负责人表示。

医药长三角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当其冲的是地理位置,与内陆省份不同,长三角地区的医药制造企业在出口交货值上表现优异。上市公司浙江医药(10.03, 0.00, 0.00%)的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仅浙江地区医药出口值已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主要方向为东南亚、日韩等国。但他同时表示,近年来其竞争对手包括康恩贝、华海药业(11.86, -0.11, -0.92%)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开始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制造园区,旨在为医药品牌的“向外输送”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毕竟,欧美国家对药品的监管力度远大于国内,想要打开欧美市场的渠道,先要过国际级别的认证关卡。”

其次是人才互补的软实力规划。华海药业副总经理王飚就表示公司求贤若渴的态度,“对立足于国际市场的药企而言,高校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药企的人才需求。”由于毗邻上海,江浙两地每年都能接受到具备创新能力、经验丰富、技术一流的复合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江浙一带药企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缺陷。

火热医药并购模式多样

由于IPO停滞,去年整个医药行业的并购动作更加频繁,加之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看好中国健康医疗产业的前景。

“你知道吗?移动互联网的毛利润率只有20%,但健康产业的毛利润率甚至超过了70%!”一家成功投资未来生活网的PE向理财周报记者感叹道。于是我们看到了该行业一系列大鱼吃小鱼的资本案例发生。

早些时候,浙江康恩贝制药以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内蒙古伊泰煤炭持有的内蒙古伊泰药业88%的股权,以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由于被并购方拥有国家医保、国家中药保密技术品种“麝香通心滴丸”,依托此举,康恩贝能建设完善的处方药营销网络。

记者了解到,该收购在资本界曾引起广泛关注,预示着早年风光的煤炭行业在资本扩张上被医药行业完全取代。

作为浙江制药的龙头企业,康恩贝主营现代植物药,公司产品线涵盖心脑血管、泌尿、消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和抗菌药。副总裁兼董秘杨俊德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收购泰伊药业之后,公司将在心脑血管领域作为战略性品种,规划将其打造为10级产品。

另一种并购模式则源于行业内家长的撮合。同属浙系的海翔药业(6.69, 0.00, 0.00%)也曾与苏州四药联姻,为其延伸下游制剂产业链寻求突破。作为苏州医药集团下属子公司,苏州四药主营抗生素类药品。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系列均通过美国FDA认证。完成收购之后,在市场份额和技术支持上,双方形成了良好互补。通过增资设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制剂生产线,海翔药业在抗生素类药品中占得一席之地。

医药行业的并购从不按规则出牌,只要有利可图,跨省并购亦屡见不鲜。

来自江苏的鱼跃医疗是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资本运作高手,深得二级市场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追捧。

今年3月初,鱼跃医疗宣布将华润抛出的医疗器械产业55.51%的股权全盘接收,并且拿下了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举被认为有可能是今年最大的医药行业并购案。

估值关键看研发能力

面对这番光景,天使和风险投资者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从移动互联网领域转战于此。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共完成并购103起,涉及金额21.64亿美元。其中,在VC/PE相关并购交易数量方面,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以48起案例占比10.8%,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与行业大鱼吃小鱼的收并购不同的是,PE的出手相对谨慎一些,对细分领域的选择会做出较冷静的分析。

同创伟业一名投资经理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出他们对整个医药领域的看好。“这是我们的重点投资项目,我们对全行业都有关注。”而对于生物制药,她亦认为该细分行业的专业性极强,“我们会有一个团队来专门研究。”

“医药是一个超级大蛋糕,谁都想要动一块,但谁都不敢轻易动。原因只有一个,这个领域的门槛实在太高。有别于互联网行业和文化消费品行业的是,它需要投资者在具备战略眼光的同时还必须拥有医药行业的背景。”一位跨境的私募基金的研究员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医药并购项目,他表示,战略并购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但是PE不会轻易试水。这一观点恰与启明创投的分析师达成了一致。目前启明创投主要涉及的领域依然是传统的医药领域,对新型药品、研发企业还处于观望的状态。该分析师坦言,“并不是我们不想涉及,而是专业性太强,团队的成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医药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还表现在,该行业存在着严密的政府监管、试验期的不确定性,以及临床应用的风险性。理财周报记者在试图采访药监局以及多家制药企业时,都被以“需要请示国药局报备”的理由而遭到婉拒。可见该行业的“江湖水深”。

近年来,PE携手上市公司恐怕是医药行业交出的最耀眼成绩。但医药企业究竟如何估值,似乎存在着鱼龙混杂的局面。

综合上述人士的观点,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仅凭PE来估值是不太合理的。“当企业进入一个稳定的增长期时,需要每年都向市场推出1到2个药品,才能保持较高的PE水平。但未来发展的趋势,研发能力将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研发人员在企业中的占比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专利项目。”

一位上海药监局人士向记者透露,影响医药企业能否实现快速增长的三个重要因素是销售能力、政府关系和研发能力。医药行业的销售模式也与其他行业大为不同。如果药品一旦进入了医保行列,那与零售终端的销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政策之手又无处不在,因此三者之间要找到平衡关系才是较全面的评估。

行业水深,资本小心试探

医药行业的水究竟有多深,中美史克一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仅药品这一概念,就有三个细分领域。包括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疫苗。简述而言,化学药既是以化学分子式所构成的,生物类药品是由蛋白质构成,而疫苗的构成是抗原抗体。从事着三类药品生产的厂家在专业背景上完全不同。化学药品的研发人员主要来自化学系,而其他两类的人员必须是生物、药理专业。”由此可见,对于整个团队的考量在第一步就有了很明确的分化。

理财周报记者走访了本市的各家大型零售药店,在罗列的商品中,几乎没有生物制药或者疫苗。在传统市场上充斥的是大量的化学类药物。分别为抗生素类、呼吸系统类、解热镇痛类等,从货品的陈列可以看出,市场需求量非常高。那么是否化学类药品是投资者们最为看好的呢?

为此,一位长期专注于医药行业的投资人士告诉记者的答案是否定的。“市场上熟悉的药品已不再具有投资的价值,此类药品的专利权不再具有竞争力,频繁的复制以及广泛的应用让它们永远停留在了过去。”

他向记者和透露自己更看重的是原研药的投资价值。“此类药物在国外的发展规模很大,多来自澳洲、美国、日本等。国内的原研药实力还有待加强。这时,首仿药便成了香饽饽。”

上述专业人士解释道,“作为仿制药品,成本远低于进口药。但由于其属国内首批仿制,因此会比后来者们拥有更好的价格优势。基于许多制作和生产流程的客观限制,航母级的药企会更具备这样的实力。如江苏的恒瑞医药(33.85, 0.80, 2.42%)(奥沙利柏、多西他赛、伊利替康)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谈及生物制药,他却持保留意见,“此类药品的投资黄金时间还未真正到来,会存在较化学药品而言更高的风险。”

他认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周期会很长,如此一来,资本所要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加。前期进入时危险系数很高,如果选择在即将达成目标成果的阶段进入,那会得到丰厚的汇报。由于生物制药的仿制率较低,在拥有很高的技术壁垒才会导致被追捧。

事实上,尽管资本热衷于生物制药,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国内在这个领域只是一个初级阶段。

持相同意见的还有中融康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禹勃,他认为,无论研发水平还是产业规模,我国相比国外仍处于劣势。投入大,产出低的尴尬局面在短期内恐怕难以改变。

疫苗是目前为止鲜有人触碰的领域,究其原因,除了国内研发力度无法跟上之外,更重要的是政策的高度监管。严控疫苗的生产及制造,而流通环节也由政府全权掌控。一系列的高门槛让投资者们望而却步。毕竟,临床需求量强大,市场规模化前景良好才是不变的主旋律。

比起药品类的繁杂分类,医疗器械领域是较易进入的行业。大致包括植入类、支架类、体外诊断类。江苏省作为医疗器械的生产基地,主要实力分布在苏州、常州及连云港(3.76,0.06,1.62%)。在骨科器械类有突出表现的如康辉和创生,拥有空前完善的产业链。

“医疗器械的增长快,品类多,国内外的工艺水平已非常接近,并购投资非常有吸引力。”上述人士继续向记者阐述观点,“拥有医疗器械第三类注册证(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的企业,由于其产品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因此获批后具有极高的价值。”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