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675|回复: 5

[分享] 我们看天上的太阳是8分钟前的太阳,还是此时的太阳?如果是8分钟前的,那么是否代表我们可以亲眼看到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0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到的所有都是历史,但你也永远看不清历史。

与你相隔1米的人交谈,他的嘴部动作传到你眼睛需要:
1/299792458=0.000000003336s
你的视细胞把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再传递到大脑辨认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
1/10——1/20s
也即最短需要0.05s(所以动态迷糊的24帧以上,人眼就会觉得流畅)。

  • 其实这个过程视神经(髓鞘)传递信号用时低于0.01s,主要耗时在信号转化和辨认上。
总用时,0.100000003336s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可能一定认为,看到人说话一定比听到人说话更快。
但实际,并不一定。
与你相隔1米的人交谈,他的声音传到你耳朵需要:
1/340=0.002941176471s
不过听觉信号,却是人辨认精度最高的信号之一,仅仅只需要:
1/100s
也即0.01s
总用时0.012941176471s
可以看出,在1米的范围内,我们听到声音的速度比看到人说话的速度还要快,而且快了7倍左右。
容易得出:
当超出12.6米距离之后,我们看到人说话才能比听到人说话更快。
考虑到人视觉和听觉的辨认精度范围,通常在20米距离之内,我们都不会感知到音画的不同步。
既然我们看到的所有都是历史……
那我们有没有可能看到秦始皇称帝呢?


理论上似乎可行……
但难上登天!
固然,你看到的所有都是历史。
但人类相比起宇宙尺度无比浅陋的天文观测技术,甚至导致你根本无法看清甚至看到1天之后的历史。
秦始皇称帝场景,所反射画面,至今刚好传播到2000多光年外。
2000光年,虽然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在宇宙尺度来说,似乎并不算多大。
首先,我们需要打造一个超级望远镜。
这个超级望远镜会十分巨大。
但能打造这种望远镜的文明,在他们眼里,不说地球,哪怕太阳系也只是一粒尘埃罢了。
要看清楚历史上发生的细节,分辨率至少也得有一个老式手机渣画质摄像头吧?
诺基亚7650是2002年的初代摄像头手机之一,30万像素,照片最高分辨率640×480,最低分辨率仅仅160×120。
如果取景4x3米,可分辨尺度仅仅2.5厘米,甚至连手指都分不清。
这种渣画质,我们作为了解历史真相的最低下限。
我们不妨来算算,看到地球历史这样的渣画质,需要多大的望远镜呢?
分辨相邻两个点的极限,为瑞利判据:


为最低可分辨率角度。
一架以角秒衡量的光学望远镜的理论分辨率为:13/L 角秒

  • L为主镜口径,单位为厘米。单位转换为米,则为0.13/L 角秒
  • 1度=60角分=3600角秒,一个圆周等于1296000角秒
刚才已经探讨过了,了解地球历史的渣画质是2.5cm(也即0.025m)。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
为观测点与地球的距离。
得到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称帝,意味着我们需要在2240多光年外布置这个大型望远镜。
易得,这个望远镜的大小约为:
0.0565光年。
也即5.345×10^14m
相当于3573个天文单位(日地距离)
也就是说,制造的天文望远镜口径达到3573个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才能看到一个渣画质的地球历史。
这比100个八大行星的最远轨道还要大。


可能有人会说,完全可以建设望远镜矩阵,来实现这么高的分辨率。
例如,人类拍下黑洞的照片,就是利用地球上多个射电望远镜,等效组合成了地球这么大的望远镜才拍摄到的。
然而,地球上光线太弱,不用足够多的望远镜,根本收集不到足够多的光线。
为了搜集足够多的光子,这些望远镜一一排列,需要多少质量的镜片呢?
如果这些镜片都是平均10mm的镜片组成。
0.0565光年光年直径的总面积是:
2.235×10^29m^2
总体积是:1.263×10^27m^3
密度取2500kg/m^3,计算得到重量为:3.156×10^30kg
而太阳质量也才1.9891×10^30kg
也就是说建造一个这样渣画质的光学天文望远镜超级矩阵,需要的材料也相当于2个太阳的质量。
不说太阳了,人类现在连月壤都只能带回月球质量的万亿亿分之一。
最关键的是,星际尘埃对可见光的遮挡,还可能让这个计划彻底破产。
我们人类通过电子设备重建画面,其实是根据单个光子能量(频率/波长),以及光子密度所展现出来的细节信息,来实现的。
根据黑体辐射可以看出,无论不同光谱的单个光子能量差距,还是光的能量分布梯度,在可见光范围都具有最大的变化:


这也注定了,可见光频段所记录的画面,才能展现出足够丰富的细节。
为什么我们照CT,无法像普通的拍照一样充满细节和分辨程度,本质上在于射线(光子或其它粒子)单一,以及起伏不大的能量分布,都决定了无法像可见光那样记录丰富的细节。
而人类大部分事件都是在室内发生的,一面墙壁就能挡住所有的可见光谱,基本上只有能量低的电磁波能够穿透墙壁。
在现代通讯时代,人类能够通过电磁波传递丰富的信息,本质上是通过调制与编码等手段,让不同频段的不同电磁波承载了丰富的信息量,可以包含足够多的细节。
然而黑体辐射出来的光子,它本身是没有经过编码的。
当滤过主要的可见光段,剩下的电磁波信息是残缺的,严重缺少细节的。
即便你能完整收集到相关光子,你最终得到的画面也是这样的:


这个画面,并不是你收集到的光子呈现的画面,而是宇宙背景辐射所产生的画面。
你能收集到的原事件光子量,在宇宙背景辐射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即便我们是在露天条件下,晴朗无云,能够收集足够到的画面吗?
其实也相当的够呛。
要完整记录事件,我们至少需要能看清一个人的脸吧。
我们在室外活动室,一张足够明亮的脸,照度可达到1000 lux(勒克斯)
我们假设一个人的头颅,相当于20cm直径的一个球,也即半径0.1m。
仅仅8小时之后,光已经走出了8634022790.4公里。


散射出去的光,能量密度随着光球面积的增加而衰减。
那么,对于长达8小时的事件来说,相同光子收集器能收集到的光子量,是事件最开始时的
1/86340227904000^2。
也即,1.34×10^-25 lux。
很多人可能对照度单位lux没有什么概念,我们对比一下:
晴天室内:100—1000lux
阴天室外:50—500lux
阴天室内:5—50lux
月夜:0.02—0.3lux
黑夜:0.001—0.02lux
对于相同波长的光子来说,光子密度和照度是成正比的。
也就是说,我们1秒钟在单位面积上能收集到的光子,甚至只有最黑黑夜的100万亿亿分之一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呢?
当光子波长为555nm,也即人眼最敏感的可见光波段时:
1lux=1lm/m²=1/683 W/m²=0.001464 W/m²
根据 E=hv ;v=c/λ(真空)
易得,1lux 照度的可见光,大约每平米每秒钟会有4.1×10^15颗光子通过。
那么,对于1.34×10^-25 lux来说,相当于3×10^10 m^2(3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足足需要5个上海的面积,才能在1秒钟内收集到1颗光子。
单个或寥寥几个光子根本就没有成像的信息量。
即便我们弄个地球直径这么大的光子接收器,也仅仅只能收集4250.5个光子。
对于遥远的星空来说,由于固定位置不变,原本恒星的光芒也没有多少细节变化,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长时间曝光来增加星星的亮度。但对于不断变化的事件来说,我们是无法增加曝光时间来增加亮度或者清晰度的。
当然,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可以增加亮度的。
然而由于大量关键光子的丢失,我们依旧失去了大量的细节,我们最终看到的面孔,可能会是这样的:


最终,所有的光子组合起来,已经不足以展现足够的信息,毫无可辨识的细节。
因为,哪怕是用所谓的单光子相机,你要做出100×100的像素,也至少需要1万颗光子。即便你弄个2个半地球截面积大小的光子接收器,你收集到的光子也是随机分布的,并不会像你像素绘画一样,总是落在你需要的像素点上,关键像素信息寥寥无几,这样的画面自然是一团浆糊。
值得注意的时,这里所有的距离还仅仅只是8光时,难度就已经达到如此夸张的地步……对于2000多光年之外的秦始皇称帝,自然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
当然,你也可以脑洞再开大一点,一个能够收集到足够多可见光子的超级文明,来进行这样的操作呢?
如果要制一个高清画质,人眼能看清任何细节的0.1mm精度的分辨尺度,来欣赏秦始皇登基的高清画面。
那么,至少需要在无可见光遮挡环境,建设25光年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才行。
至少需要几十万个太阳质量的材料。

  • 卡尔达舍夫一级文明可以使用母星的所有能源。
  • 卡尔达舍夫二级文明可以使用母星所在恒星的所有能源。
  • 卡尔达舍夫三级文明可以使用母星所在星系的所有能源。
而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颗恒星,如果打造这个天文望远镜使用了的能源少于当前文明的1%,那么这个文明则相当于2.5级文明,介于卡尔达舍夫二级和三级文明之间。
人类才0.73级文明,差了至少20几个数量级。
对于这样的一个文明,三岁小孩的玩具枪,就可能把太阳系给灭了。
当然,对于我们这样的一级文明上下的文明来说,要通过这样的方式看哪怕仅仅1天之外的历史,都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由于丢失了大量光子所承载的信息,捕捉到的极少量光子淹没在了宇宙背景辐射中,最终导致我们根本就看不到相关事件的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0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上的人看天上的太阳,确实看到的是八分钟前太阳发出的光。
就连人们看到天上的漫天星辰,很多也都是几亿年前的光,他们中的许多星球甚至早已经不发光了。
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确实能看见他们的历史。
甚至如果有人站在宇宙的边界,等着宇宙的膨胀把全宇宙的第一道光慢慢送到他的眼中,他就能看到全宇宙的历史。
但问题是,我们不在宇宙的边界,我们也追不上光。
所以我们几乎无法用这种方式看到自己的历史。
我们只能看到向我们而来的光,却看不到离我们而去的历史。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时间不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0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这么说吧。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如果你站在3000多光年外,拿着一个足够牛的望远镜,那么你就可以看见秦始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0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地球上,看不到当下的太阳,所以8分钟前的太阳对于你而言就是当下,并不是历史。
你在太阳附近,就只能看到当下的太阳,反过来看不到8分钟前的太阳,所以当下就成为了当下,8分钟前就是历史。
晚上天空中各个星星、星云、星系距离都各不相同,相差甚远,你看到的都是不同时间下的天体,然而它们对你而言,都是当下,并不是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0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是两个人,面对面间隔1米说话,你听到的话也是对面1/340秒之前说的;
所以,严格来说,我们看到,听到,摸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