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766|回复: 5

[分享] 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在《自然》《科学》这种级别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有多难?发表了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9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9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家杂志都是科学出版业的“百年老店”(尤其是Nature),在一代代编辑的不懈努力下持续发表着相对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尤其是主刊)。由于两家都是综合性刊物,所有的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材料……)一起竞争每周相当有限的版面,所以在上面发表文章可以说是相当的困难。统计数据我就不去找了,想当然两家都有着极高的拒稿比例。但是,“难发”不代表发表的文章就一定比所有其它文章优秀,而只是说明想要在上面发表需要满足更多的条件。(以下文字默认对象是学生,老师读者请勿带入。)

  • 正如许多其它答案所正确指出的,N/S两家的编辑在投稿-发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比很多杂志要大。他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稿件,每篇都会有很强的scientific claim。人的学问是有限的,编辑也一样,在上述情况下很多时候难以仅仅根据文章内容就判断是否应该送审。所以,编辑几乎一定会把文章作者的身份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这帮人来自什么学校?做什么领域的?以前发表过什么文章?……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人第一次在N/S家发文,都一定要大佬“带一下”。这个大佬可能本人发表了很多N/S论文以至于编辑已经很熟悉,也可能虽然没怎么发表过,但是在领域内的声望很高。曹原的导师,Pablo  Jarillo-Herrero就是MIT物理系少壮派的巨佬,深耕二维材料多年。2015年他在MIT的tenure talk我去了,我的印象里,在他showcase的成果中,N子刊只配得到slides上面一个没有解说的图片,只有N/S主刊上的文章才值得拿出来说一下。总之,从学生的角度看,想发N/S家的文章,全靠自己努力是没有希望的;同时也正因为如此,不比因为没有发表过N/S文章而否定自己,很多时候真的不是你自己的问题。
  • 假设你导师满足了上述的前提条件,那么可以说你获得了入场资格。但是,接下来的事情依然跟你本人关系不大:选题。从我自己的经验看,N/S喜欢的是一些公认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你知道你不知道”的那些东西,所以我们看到N/S常常出现“背靠背发表”的文章。一个成果如果需要你去“抢发”,那么这就表示这事一定不是非你不可的,而是很多人都能做而你做得最快或者最好。总之,团队的领导者在选题的阶段要能敏锐地找出整个领域的热点、难点之中最接近突破的那个点。所以,跟上面那条类似,这其实也是在考验导师的能力,而不是你的能力;当然,还是那句话,也正因为如此发不了不能怪学生。
  • 接下来的因素,跟学生关系还不是很大:文章的写作。N/S两家对文章写作的要求非常高,这不是说需要你的英语要有多流畅多优美,而是要能写得让编辑/审稿人很快理解你所完成的工作从最宏观的角度看具有哪些意义,在整个领域那么多的研究之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这个placing在我看来,对学生来说可以说是极难,因为需要你对整个领域当下的研究现状,甚至领域过去一些年的研究史有一定的知识。这些知识没什么系统学习的途径,而是在长期浸淫下慢慢积累出来的。在文章的题目、摘要、正文中的intro中把上述问题讲清楚,主要还是要靠导师倾注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在其中也可以做一些文献搜集和总结的工作,来协助导师尽量好地完成文章的这些部分。
  • 然后才是研究工作本身的完成度。虽然排在了最后一位,但是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N/S两家跟其它一些杂志的重要区别是审稿人相对会更挑剔。这并不是因为编辑选了难缠的审稿人,有时候同一个人在给PRL审稿和给Nat Phys审稿的时候态度也会很不同:对于前者可能要求展示出一定的原创性即可,而对于后者则常常要求“补个实验”、“补个数据”、“补个证明”什么的。这就是指文章的完成度要高,方方面面都要想到。这一部分的确是需要导师/学生/博后在一起竭尽全力去完成的。
其实写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也看出来了,在发N/S这件事上,学生能做的事情相当有限。因此,不要再去问自己怎样才能发,这是舍本逐末。学生一方面要安心完成科研的具体任务,另一方面一定要多读多看培养自己的视野。增强能力和视野,才是学生能做的,也是需要做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文章大多数需要「长老背书」
很多时候有人觉得实验是你做的,文章是你写的,为啥大佬来空挂名,像是大佬占了什么便宜似的。
可实际上,很多时候是你占了大佬便宜,相信懂这套运作流程的人自然知道我在说什么,

简单来说,造一套基本自恰的数据,转化效率新突破或者叹为观止这些,
只要稍有研究的人,都能造出来;更别提那些能把科幻写成科研文章的意识流选手了,
NS每年接到全世界那么多文章,
无不是重大进展、重大突破、逆天改命、拯救世界系列的,
他们真的可信么?作为一个职业editor,当然不会明说你是造假的,那样不够professional,
更不可能去查风评或者调查背景之类的那太耗时耗力,
所以最简单直接的就是要看有没有大佬背书了,哪怕他不是通讯作者只是一个挂名位,
至少证明他愿意用自己的credit给你背书,
(真当哪些组数据可信哪些不可信editor心里没点B数?)

据我所观察,NS都是代代背书代代相传下来的,
开始都是跟大佬混挂名,后来自己资深之后可以给别人背书,
一代一代传下去。哪怕你在作者名单上没看到,私下和editor的邮件或者面对面甚至直接电话不可避免。
不得不排除韩**这样少部分的存在,editor也鬼迷心窍既然看他那么自恰,新闻效果应该可以吧(当然相当可以),事实一次一次的证明,野路子还是不行。

国内以前难发,是因为真的不在那个圈子,没人背书;
现在发的多起来,你可以调查一下是怎么慢慢发展起来的;有多少是借着海外的圈子挂名、有多少是海外挂名背书自己传过来;正直接一点,你出钱,别人卖credit;节操什么的,经不住钱的考验,又不是铁板一快,你不卖自然有人卖。

曹原发两篇引起国内关注原因很多,首先做石墨烯的人很多很多很多,
学术报告能热闹成这样,足以说明关注度(想想多少报告下面稀稀落落瞌睡连天吧)



APS meeting;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268033

另外他的年轻是重要的新闻因素
至于学术上的,他自己有回答,
如何评价 MIT Pablo Jarillo-Herrero 研究组在石墨烯超晶格体系中发现超导?
背靠背文章国内是有一些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11G组应该有几次。
为啥没这个热度,不要跟我谈科学意义啥的,搞得好像民众看的是科学意义似的。
我认为,就是因为大家不可能人手一个冷冻电镜。


>>>贱贱的圈|群|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9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难呢?数据和事实说话!
2017年Nature发表论文803篇,Science702篇,Cell327篇。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全世界2013年已经有780万名研究人员,目前保守估计1000万。
假设Nature/Science/Cell上面2017年文章每片都来自不同课题组的话(有不少牛课题组一年发好几篇),比率大概是0.018%,也就是平均一万名研究人员里能有1.8个人发CNS。
2018年清华北大河南录取405人,考生98.3万人,录取率0.041%。从数字概念来说,比在2018拥有近百万高考考生的河南考上清华北大的难读还要大两倍。
我的母校武汉大学有18位两院院士,近130位杰青和长江学者,2018年也就发了一篇Nature 一篇Science。
做科研的都知道,院士、杰青和长江学者就已经算是科研圈很有成就的人了。对他们来说,发Nature和Sciecne依旧很难。
再说发了意味着什么,在国内那就是功名利禄都有了。




金钱、帽子一瞬间在国内全部囊括。
这样子其实也不好,在知识分子的文章
知识分子:中国科学之“怪现状”提到了有关CNS以下内容
而除了“诺奖妄想症”,中国科学最露骨的症状就是媚CNS (Cell, Nature,Science), 中国的绝大多数大学的人才评价及奖励体系是以CNS为导向,这会导致科学的布局是“一窝蜂”似的布局,所以当大家看到应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结构容易发CNS后,中国各个大学的冷冻电镜中心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贺建奎所在单位南方科技大学也是大力支持建立冷冻电镜中心的新生力量。病毒学家、生化学家、表观遗传学家、药物学家都在争先恐后的解析蛋白结构。这些不以科学价值为导向的行为丧失了科学布局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理性,导致中国学科布局不健全,发展也极度不平衡。比如我们看到,在其他任何国家都非常重要的癌症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国没有一个知名大学建立了系统而有规模的科研团队,甚至都没有一个以癌症研究为核心的国家研究中心。”
老美比我们实际点,也疯狂追求CNS,但是更看你拿不拿得到基金,更注重科学同行评价。
我认识一个PI,发了Nature,后来一直拿不到经费,就被医院开除了。
我还认识一个发了两篇Nature和一篇Cell的大佬,文章发了两年后才在自己PI职业生涯的第六年终于拿到了第一个RO1。
换做国内,奖励、内部经费帕里啪啦拿到手软啊!
CNS上面的文章也不一定都是精品,据Bioart报道
“2015年,Science杂志以“The Cancer Test”为题专文报道了“癌症生物领域重复性工程”的由来和设立的背景,其中特别提到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一些制药公司巨头在重复CNS等顶级杂志中发表的肿瘤相关论文时发现可重复性非常低(Amgen公司的数据表明,53篇顶级肿瘤研究论文只有6篇可以重复;Bayer公司的数据表明有79%的重复失败率)。由于公司和相关实验室签订了保密协议而不能公布他们无法重复的研究,这使得公司显得很被动。”

很多高分杂志的影响因子主要来自于上面发表文章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不一定分低一点的杂志上的文章就一定比分高一点的杂志上面的文章质量差。


但是这并不妨碍全世界科学家一窝蜂的追求CNS,只是作为看客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9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标题【刚刚,一个寒门博士因为Nature发疯了】
本文改编自Dr. Wu的经典名著 The Scholars
范博做完实验回办公室,实验室一块搬砖的挂名作者俱各欢喜。正待烧锅煮快餐面,只见他老板胡副教授,手里拿着一盒miniprep kit和一瓶培养基,走了进来。范博向他作揖,坐下。胡副教授道:“我自倒运,把个博后位置给与你这现世宝 ,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PLoS ONE ,我所以带个sigma的试剂盒来贺你。”范博唯唯连声,叫带着做实验的一个硕士生把柱和培养基收起来,在实验台边上坐着。硕士生自和小本科生在细胞间换培养基。胡副教授又吩咐范博道:“你如今既中了PLoS ONE,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同事,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实验室门口这些提质粒的,养老鼠的,不过是本科生,硕士生,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实验室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范博道:“胡老师见教的是。”胡副教授又道:“你师母也来这里做实验。她做了这么多年lab manager,想也难过。自从她带你们做实验,这些年不知可曾用过试剂盒两三回哩! 可怜! 可怜!”说罢,一堆熊猫都来坐着提质粒。提到日西时分,胡副教授扯得爽爽的。这里熊猫几个,千恩万谢。胡副教授横披了休闲西服,腆着肚子去了。


次日,范博少不得拜拜合作实验室的。魏好古又约了一班同学,彼此来往。因是经费申请季,申了几个面上基金。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一起做实验的人把图和表都做好了,约范博去投稿。范博走去同小老板商议,被胡副教授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PLoS ONE,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PLoS One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大老板梁院士看你博后快五年了出不了站,不过意,舍第一作者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投起Nature来! 这些发Nature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你不看见Nature审稿的那些老爷,都有上百篇文章,一个个金发碧眼?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你博后出站,送你去我米国师兄实验室当博后,每年寻三万五千刀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乡下宁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版面费,我发一篇PLoS ONE,就要花1595刀乐的版面费,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实验室上下喝西北风!”   
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博摸不着门。辞了老板回来,自心里想:“大老板梁院士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Nature,如不进去投一投,如何甘心?”因向几个同学商议,瞒着小老板,投了Nature。几日通宵写稿后,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副教授知道,又骂了一顿。    
到decision date那日,家里没有鸡蛋,从老家来帮忙看孩子的母亲吩咐范博道:“快去你们隔壁实验室偷几个鸡蛋,做点蛋花汤喝,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范博慌忙拿了自行车钥匙,骑出门去。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只听得一片刹车声,一辆车闯将来。那省里头的科技报的记者下了车,把车停在路边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博出来,恭喜高中Nature了!”母亲不知是甚事,吓得躲在屋里;听见中了,方敢伸出头来,说道:“诸位请坐,小儿方才出去了。”那记者道:“原来是老太太。”大家簇拥着要喜钱。正在吵闹,又是几辆车,市里的记者、校里的记者到了,挤了一屋的人,筒子楼都坐满了。合作的实验室的都来了,挤着看。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央及一个室友去寻他儿子。    


那人飞奔到实验室,一屋里寻不见;直寻到胚胎实验室,见范博抱着一盒蛋,手里插个铅笔,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往怀里塞。室友道:“范博,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Nature,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博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继续塞。室友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蛋。范博道:“你夺我的鸡蛋怎的?你又不做胚胎试验。”室友道:“你中了Nature了,叫你家去打发记者哩。”范博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蛋,要偷这鸡蛋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偷蛋。”室友见他不信,劈手把鸡蛋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记者见了道:“好了,Nature一作回来了。”正要拥着他说话,范博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Decision letter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We are pleased to accept your submission for advanced online publication on Nature.”   


范博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众人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臭水沟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实验室去了。众师兄弟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一作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Nature,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李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人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博。这里众人家里拿些小龙虾,且管待了记者,再为商酌。”    
当下众师兄弟有拿小龙虾来的,有拿饺子来的,也有背了外卖来的,也有带两个全家桶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下收拾齐了,拿在地下室。众人又搬些桌凳,请记者坐着吃KFC,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记者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博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接收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人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 范博怕的,莫过于实验室里胡教授。好了!快寻胡教授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实验室教人提质粒哩。”又一个人道:“在实验室提质粒,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动物房取老鼠,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  
一个人飞奔去迎,走到半路,遇着胡副教授来,后面跟着一个硕士生,提着一个蛋糕,正来贺喜。进门见了老太太,老太太大哭着告诉了一番。胡副教授诧异道:“难道这等没福?”外边人一片声请胡副教授说话。胡副教授把蛋糕交与他人,走了出来。众人如此这般,同他商议。胡副教授作难道:“虽然是我博后,如今却做了Nature一作,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听得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 ,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博后内一个尖酸人说道:“罢么! 胡老师,你每日杀老鼠取血的营生,白镊子进去,红眼珠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就是添上这一百棍,也打甚么要紧?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或者你救好了博后的病,阎王叙功 ,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十七层来,也不可知。”记者道:“不要只管讲笑话。胡老师,这个事须是这般,你没奈何,权变一权变。”胡副教授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血乎乎的白大褂,走上实验室去。众人五六个都跟着走。老太太赶出来叫道:“胡老师,你只可吓他一吓,却不要把他打伤了!”众人道:“这自然,何消吩咐。”说着,一直去了。    
来到实验大楼,见范博正在一个lab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接收了!接收了!” 胡副教授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接收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副教授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范博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人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众人扶起,借lab门口一个实验台上坐着。胡副教授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从制冰机里弄了点冰敷着。    
范博看了众人,说道:“我怎么坐在这里?”又道:“我这半日,昏昏沉沉,如在梦里一般。”众邻居道:“范博,恭喜高中了。适才欢喜的有些引动了痰,方才吐出几口痰来,好了。快请回家去打发记者。”范博说道:“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下一期的第七篇Letter。”范博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借了一盆水洗洗脸。一个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见老板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胡副教授上前道:“范博士,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内一个人道:“胡教授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博洗脸,还要洗下半盆老鼠血来!”又一个道:“老板,你这手明日杀不得老鼠了。”胡副教授道:“我那里还杀老鼠! 有我这博后,还怕正教授评不上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博后,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京城里头那些批基金的老爷,也没有我博后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范博在我这读博士读到三十多岁,多少大牛lab要和我要人,我自己觉得范博像有些福气的,不让他毕业,毕竟要发篇Nature,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看着范博洗了脸,又拿咖啡来吃了,一同回家。范一作先走,胡副教授和众人跟在后面。胡副教授见博后白大褂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到了筒子楼,胡副教授高声叫道:“范博士回来了!”老太太迎着出来,见儿子不疯,喜从天降。众人问记者,已是家里把胡副教授送来的样刊打发他们去了。范博拜了母亲,也拜谢老板。胡副教授不安道:“Nature编辑部些须给了几本样刊,不够你赏记者。”范博又谢了同学。正待坐下,早看见一个打扮妖艳的小秘,手里拿着一个大红聘书,飞跑了进来:“梁院士来拜新中的范博士。”说毕,奥迪A8已是到了门口。胡副教授忙躲进地下室里,不敢出来。师兄弟各自散了。  
范博迎了出去,只见那梁院士下了奥迪进来,头戴金丝眼镜,身穿葵花色阿玛尼,LV皮带、爱马仕靴。他是诺贝尔奖实验室出身,做过一任973首席的,同范博让了进来,到堂屋内握了手,分宾主坐下。梁院士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一校,一向有失亲近。”范博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梁院士道:“适才看见审稿意见,这篇文章的责任编辑,高要大学刘公,正是在下导师George Church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师弟兄。”范博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自George Church教授门下,可为欣喜。”梁院士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小秘手里拿过聘书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聘书一个,世先生权且收着。这里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实验室一个,就在对门楼里,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做实验,早晚也好请教些。”范博再三推辞,梁院士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博方才把聘书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胡副教授直等他上了车,才敢走出地下室来。    


范博即将这聘书交与浑家打开看,一行一行的字写着三年师资博士后合同,每年10万科研资助和二室一厅周转房。叫胡副教授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大老板的心,拿了10万科研经费来。这6千材料费,老师拿了去。”胡副教授把钞票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伸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博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千经费,若用完了,再来问老板讨来用。”胡副教授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大老板,何愁没有经费用? 他家里的经费,说起来比施一公家还多些哩!他就是我养老鼠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老鼠也要用四五百笼,几百万的项目何足为奇!” 又转回头来望着一个本科生,说道:“我早上拿了涨范博500月工资的信,你那该死行瘟的人事处还不肯批,我说:‘范博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聘书送上门来给他,只怕范博还不稀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经费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咪咪的去了。
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设备的;有人送经费的;还有那些没资格保研的本科生来投身为研究生,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博实验室里研究生都有了,设备、经费是不消说了。梁院士家又来催着搬实验室。搬到新实验室里,作报告、搞讲座、请客,一连三日。


(完)
<hr/>Q&A

  • 既然有一作,那通讯是谁呢?
大老板是通讯。一般来说,在我国这种院士-小老板-打工仔的科研梯队里,顶层的大老板是论文收割者。在Nature等顶刊发表论文,需要很强的人脉,当值编辑权力很大,尤为关键。如果编辑不认识通讯作者,会直接建议转投底下的子刊,根本不会有送审的下一步。文中,大老板出身很好,可以背书;又正好碰上同门的编辑,所以一路下来,顺利投中。
2. 为什么最后也就捞到一个师资博后?
科研地位主要取决跟大牛的距离。文中最后的范博受到院士的青睐,地位已经高于他老板胡副教授。而且有了实验室和学生,相当于独立PI。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3. 范博的老婆是胡副教授的女儿?
不是。老板和学生是两个阶层。跨越阶层的通婚,我暂时没有听说过。
4. 有个问题,胡副教授既已是副教授、小老板,为何还要亲自下实验室养耗子?
文中,胡副教授是一个管动物房的小老板,跟大老板的距离太远。他的梦想是当上正教授,所以剥削手下比较狠。老鼠比较贵,他不放心学生,自己下实验室杀老鼠是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9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斯墓碑的形状不是科普利奖章,是正十七边型。
<hr/>前两天中午和老板吃饭时刚好闲扯到了类似的话题,考虑到中间我一直刻意提些搞事的问题,讨论细节暂先不表。末了,他抓了抓不存在的头发,叹了口气说,"投Journal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别人看到你的工作,Big Name的作用其实也就是能给你多一点最初的关注度而已。"
所以发表CNS的意味着什么?
在你工作刚上线的时候能多俩人看见呗。没了。
当然,这大概不是题主想要的答案。
<hr/>这里先吹毛求疵纠正一点题主和一些答主可能存在的认识偏差,曹原大佬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从来都不是他发了两篇Nature,也不是因为他在该领域从业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依然能发Nature,而是其工作内容——石墨烯超晶格体系中发现超导现象本身的意义。这个档次的工作,即使是发在PRL甚至PRB上,其意义依然一样伟大。
金匣子银匣子木头匣子都是匣子,期刊只是一个承载工作的容器而已。过分强调容器甚至以得到好的容器为主要目标以容器做值得夸耀的事,这叫买椟还珠
<hr/>困了...待更...

<hr/>
多关注一点nature,少关注一点投Nature ; 多研究一下science,少研究一下中Scienc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