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12|回复: 5

[分享] wb实验中目的蛋白为什么比预期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指的是目的蛋白条带位置比预期低的话,有可能蛋白质有降解,或者分离胶的浓度不合适,胶没有混匀,电泳速度过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过于粗略,说几点潜在的原因:
样本制备: 样本制备是影响Western blot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在提取或处理样本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如蛋白质丢失、降解或受到污染,可能导致目的蛋白浓度低于预期。
转印过程: 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膜上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转印条件不正确,如电场强度、时间或缓冲液配方不当,可能会导致蛋白质转移不完全或不均匀,从而影响Western blot信号的强度。
抗体原因: 使用的抗体质量不佳或不适合Western blot条件也可能导致目的蛋白信号较弱。另外,抗体的浓度、稀释倍数以及孵育时间也会影响信号的强度。
蛋白浓度: 如果样本中的目的蛋白浓度很低,可能会导致Western blot结果信号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增加加载量或使用浓缩方法来提高目的蛋白的检测灵敏度。
除了以上几点,像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需要进行仔细的优化。
希望以上回答对题主有帮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质谱博士】公众号,成为您的口袋质谱顾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Western blot(WB)实验中,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预期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蛋白提取问题:如果细胞提取不完全或质量不佳,以及蛋白质提取过程中存在问题,如蛋白降解或浓度测定误差,都可能导致提取的蛋白含量不足,从而影响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
抗体问题:WB实验使用抗体来检测目的蛋白。如果抗体存在批次差异、失效或特异性不强等问题,也可能导致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预期。
转录后修饰问题:转录后修饰是指在蛋白翻译完成后对蛋白进行修饰,例如磷酸化、乙酰化等。如果目的蛋白在WB实验前被修饰,则可能导致抗体无法有效识别其表达水平。                                  如果对于结果一直不满意,也可以做一个RPRM靶向蛋白质组学,毕竟WB的定量精度较低,只能是半定量


对蛋白质组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也可以看看这几篇文章:定量蛋白质组学常见问题汇总                一文带你看懂蛋白质组学!看这篇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检测技术,用于检测样品中特定蛋白质的存在和定量。WB作为一个最为基础的生命科学检测方法之一,经过长时间摸索与分析,目前已经有了一系列适配性较高的通用WB实验检测方案和流程。但是蛋白质作为一个特异性较强的检测指标,总会有一些并不适用于常规化方法的个体,需要我们对实验步骤进行优化或者修改,才能保证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
<hr/>小分子蛋白

小分子蛋白主要指WB检测中小于20kDa的蛋白质,由于分子量小易降解,且带电荷量也相对较少,所以导致其吸附能力比较弱。常用的蛋白WB步骤通常会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时有时无,甚至出现转膜失败,蛋白弥散等完全看不到目标条带的情况。针对小分子蛋白的WB检测,应该对实验步骤进行优化,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 上样
    通常Western Blot每孔上样量为30-50 μg,当蛋白分子量过小时,在跑电泳时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弥散情况,上样量建议选择50-100 μg。
  • 电泳
    配置SDS-PAGE胶时,在高浓度的12%-15%的分离胶中进行电泳,同时加大浓缩胶的比例,使得浓缩胶与分离胶的比例约为4:6,甚至可以5:5,这样可以让小分子蛋白在浓缩胶中充分的浓缩,在后续的分离中减少弥散程度。
    电泳时,以80v电压进行压缩,时间约为40min,电泳至两种胶的界面。然后将电压调整到100v,在12%-15%的分离胶中进行电泳,跑到分离胶一半的位置,一般10kDa的marker能够分开就可以了,目的是避免长时间的电泳使得小分子蛋白弥散。
转膜封闭
小分子蛋白由于其分子量小,易降解,吸附能力弱,在转膜时一般使用0.22μm的PVDF膜,在转膜的时候,不要在转膜液中加入SDS,防止小分子蛋白与PVDF膜无法结合,可以将甲醇的浓度提升至30%,增强蛋白与膜的结合性。
小分子蛋白实例详解


  • #R30084 IL-8 Rabbit mAb
IL-8蛋白(interleukin-8 protein)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大小约为11kDa,通常由许多细胞产生,包括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IL-8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诱导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并刺激这些细胞的激活。



大分子蛋白

大分子蛋白一般指分子量大于200kDa的蛋白质,由于其分子量大,迁移速度慢,转膜困难等特征,在WB中有时可能难以获得清晰的条带,因为这些蛋白质的迁移和转移可能会受到影响。

  • 上样
    在样本制备时适当增加变性时间和温度,确保充分变性和还原,以便大分子蛋白完全展开。同时避免使用过多的样品,以免蛋白聚集导致条带模糊。
  • 电泳
    大分子蛋白在电泳时,使用6%-8%的分离胶,200kDa以上建议6%进行分离,转膜时胶比较软,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凝胶破碎,影响实验结果。
    由于其较慢的迁移速度,建议使用低电压进行电泳。例如,可以选择在80-100V下运行整个凝胶。这有助于防止蛋白过快迁移并避免凝胶过热,同时增加电泳时间,使大蛋白有足够的时间迁移。
  • 转膜封闭
    大蛋白的转膜通常比较困难,一般使用湿式转移并延长转移时间,保证蛋白活性和充分转膜。常用的转膜条件为80v,根据蛋白的大小,时间通常设定为3h-5h,甚至更久的转膜时间都是可取的。对于200kDa以上的蛋白,建议20v在4℃转膜过夜,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大分子蛋白实例详解


  • #347220 p300 Rabbit pAb
p300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蛋白,大小为300kDa左右,被称为组蛋白乙型丙酮乙酸转移酶,是胞浆酶的一种。p300在细胞核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许多细胞核过程的调节,包括基因转录、DNA复制、DNA修复以及细胞增殖和分化等。



跨膜蛋白

膜蛋白在高温煮沸时,容易发生聚集现象,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聚集后分子量变大,造成后续无法检测到条带或检出的条带位置不对。故膜蛋白样品不宜煮沸,建议根据蛋白具体属性在50-70 ℃ 左右进行热变性。还有一些对热特别敏感的蛋白,对热变性的温度有特殊要求,例如植物样品。植物中对热敏感的蛋白比较多,有的蛋白热变性温度需要与感受态转化温度(42 ℃)一样,过高则检测不到。总而言之,如果样品是膜蛋白,需要根据样品本身情况,谨慎调整热变性的温度,以提高检测效率。对于跨膜蛋白,常用可参考的变性温度是50-70℃ 15min或者 37℃ 30min。
跨膜蛋白实例详解


  • # 862212 SLC16A3 Rabbit pAb
SLC16A3蛋白是一种单羧酸转运体4(MCT4)蛋白,大小为49kDa左右,它参与乳酸和其他小分子单羧酸物质的跨膜运输。这种蛋白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包括能量代谢和pH调节。



<hr/>综上所述,成功的实验往往需要前期扎实的背景调研和细致的实验操作,预实验的重要性在于研究人员可以调整蛋白质抽提、电泳、转膜和免疫印迹等步骤,以优化实验条件并确定最适合的抗体浓度和工作条件,以便成功检测目标蛋白质。这有助于确保后续的实验数据得到正确解释,从而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问题建议搜搜各种实验手册,还有一些大公司的基础科研工具说明书,视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