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443|回复: 5

[分享] 请问医学免疫学该怎么复习?或者说重点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8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比记忆重要,框架比细节重要。
免疫学总体框架清晰,可简单分为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和临床免疫。
除了大框架,另一个学习重点是“比较”(如补体激活的三种途径),书本中有表格的知识点都应重视。

  • 如果想在追求成绩的同时也学得扎实一些,
第一遍:b站上免疫姚小姚的视频(主)+人卫绿书上梳理的内容(次)结合着学完(共8个小时),理解并尽可能记住,不用做题。
第二遍:自己手里有的细致笔记整理(主)把掌握级别的重点划下来记住,配合免疫学课本(次)(共10个小时)。大单元把熟悉级别的重点也记住。直接做题
我看同学都是在此基础之上,直接把人卫绿书刷完,余时间会找别的资料刷的。

  • 如果单纯追求成绩,学校出卷不会很偏很怪,且时间有限的话,
做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不做那么细致,复习完掌握级别重点后直接刷历年题(刷几套看学校出题风格,可以动笔全写一遍也可以只是看着划线一遍),注意名词解释的缩写和中英文全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免疫(immunity):机体对“自己”和“异己(非己)” 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

  • 抗原(antigen,Ag):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 表位(epitope):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 抗体(antibody,Ab) :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 高变区(HVR)/互补决定区(CDR) :重链和轻链V区各含3个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列高度可变的区域。
  • 补体(complement):是由30余种血清蛋白和细胞膜蛋白组成的,具有级联酶促反应特征和自我调节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 细 胞 因 子(Cytokine):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统称
  • 白细胞分化抗原(LDA):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lineage)、分化的不同阶段以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
  • CD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一个分化群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 粘附分子:是指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粘附作用的一类分子,大多为跨膜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以配体受体相对应的形式发挥作用。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指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它们所编码的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决定着机体组织相容性, 且与免疫细胞的发育、抗原提呈以及免疫应答有关.
  • 抗原提呈细胞(APC):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表达被特异性T细胞识别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任何细胞。
  •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失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 抗体亲和力成熟(affinity maturation): B细胞在生发中心分化成熟过程中,只有那些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才能有效结合抗原, 并在抗原特异性Th细胞辅助下增殖, 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
  •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
  • 变应原(allergen):能选择性激活CD4+ Th2细胞和B细胞,诱导产生IgE抗体,导致超敏反应发生的抗原。
问答:
1.简述参与T,B细胞识别活化有关的CD分子,试举3个以上。
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1)CD3: 分布:所有成熟T细胞和部分胸腺细胞表面。分子结构:CD3是由γ、δ、ε、ζ链组成。主要功能:TCR可特异性识别MHC-Ag peptide复合物;CD3起稳定TCR结构和传递TCR信号的作用。(2)CD4:分布:表达于65%的成熟T细胞和胸腺细胞。分子结构:单链跨膜糖蛋白,属于IgSF成员。 主要功能:MHCⅡ类分子的非多态性区域结合,作为共受体(co-receptor),参与Th细胞的第一信号的传导;也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主要受体。(3)CD8:分布:表达于35%的成熟T细胞和胸腺细胞。分子结构:由α、β链组成的异源二聚体或由   两个CD8 α链组成同源二聚体,属于IgSF成员。 主要功能:MHCⅠ类分子的非多态性区域结   合,作为共受体(co-receptor),参与T细胞的信号传导。(4)CD28和CTLA-4(CD152):CD28表达于95%的CD4+T细胞和50%的CD8+的T细 胞。由二硫键相连的同源二聚体分子,属于IgSF成员。 CTLA-4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与CD28分子同源的二聚体分子,属于IgSF成员。B7-1(CD80)和B7-2(CD86)是其共同配体 。CD28和CTLA-4均可与CD80/CD86结合,但发挥的效应是相反的。功能:B7-CD28/CTLA-4的协同刺激作用
参与B细胞识别抗原与活化的CD分子:(1)CD79a (Igα)/ CD79β(Igβ)
表达于除浆细胞外B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是B细胞的特征性标志;两个CD79a/CD79β与 mIg(BCR)以非共价键相连,组成BCR-Igα/Igβ复合体;其胞浆区的ITAM可结合B细胞内信号分子,介导由BCR途径的信号转导(2)CD19:CD19分子的特征:单链跨膜分子,属于IgSF成员。表达于除浆细胞外的所有发育阶段的B细胞表面,是B细胞的重要标记。CD19分子的功能:CD19是CD19/CD21/CD81信号复合物中的一种成分;胞浆区较长,可与多种激酶结合,促进B细胞的活化。(3)CD40与CD40L(CD154):CD40主要表达于成熟B细胞、某些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等表面。CD40L属TNF超家族,主要表达在活化的CD4+T细胞、部分CD8+T细胞和γδT 细胞。B细胞上CD40与T细胞上CD40L结合T细胞表面CD40L与B细胞表面CD40结合,能提供B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信号,是B细胞应答和生发中心形成的必要条件
2.比较MHC1,11的结构,分类,功能。
Ⅰ类抗原Ⅱ类抗原
编码重链由HLA  A,B,C座位上的基因编码,轻链由第15号染色体的基因编码DP, DQ, DR座位
分布广泛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的膜上B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皮肤郎罕细胞), 内皮细胞,精子,活化的T细胞
结构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借非共价键联结, 分区: 胞外, 胞内, 跨膜由两条糖基化的多肽链α和β构成
多态性部位重链α1和α2功能区, 抗原结合部位α1与β1功能区
结合多肽8-10aa13-17aa
与CD8分子结合与CD4分子结合
3.CD8+ 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1)CTL所释放的穿孔素直接迅速进入胞内导致细胞蹦解(2)CTL所释放的颗粒酶通过穿孔素所形成的通道,进入靶细胞激活调亡相关的级联反应杀死靶细胞。(3)CTL所释放的FAS与靶细表面的FASL直接结合,启动调亡相关的信号转导,杀死靶细胞。(4)CTL所释放的TNF杀死靶细胞(启动调亡信号)
4.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
1.  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对病原体的杀伤。2.  诱生并募集巨噬细胞3. 促进Th1细胞、CTL增殖,放大免疫效应。4.  辅助B细胞产生具有调理作用的抗体, 增强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5. 杀伤慢性感染的巨噬细胞,新生巨噬细胞杀伤释放出来的病原体。6.  活化中性粒细胞,促进其杀伤病原体。
5.体液免役应答的特点及一般规律。
初次免疫应答的抗体产生过程及其特点:潜伏期:2~3周不能检出抗体。对数期:    抗体水平指数增长。平台期:抗体水平相对稳定。下降期:抗体水平逐渐下降。
抗体主要为IgM,后期可产生IgG。抗体总量、亲和力均较低;
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很少量抗原刺激即可诱发;潜伏期短,到达平台期快;平台高,持续时间长;下降期平缓、持久;抗体主要为IgG;抗体的亲和力高
6.1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型超敏反应是由(变应原)特异性LGE介导的通过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而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1)致敏阶段:具有过敏体质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产生LGE类特异性抗体,并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LGE的FC段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阶段。(2)活化及效应阶段: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致敏的个体,变应原至少与2个或2个以上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特异性LGE结合。使效应细胞释放预存的介质(如:组胺,激肽原酶,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和新合成的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D2,血小板活化因子,细胞因子等)。引起速发相症状: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黏膜腺体分泌增强。和迟发相支气管持续痉挛,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等。导致机体功能紊乱。
7.T细胞亚群的分类,及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1.按TCR的组成分类:TCRαβ 和TCRγδ ;2。按T细胞的CD标志分类:CD4+T细胞(CD2+CD3+CD4+CD8-);CD8+T细胞 (CD2+CD3+CD4-CD8+) 3。按照T细胞的功能分类:辅助性T细胞 (TH1 、TH2),细胞毒性T细胞( CD8+ CTL、 CD4+ CTL), 抑制性T细胞(Ts) 。
8.影响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抗原的异物性,异物性是抗原的核心。非己物质是异物,一般而言抗原与机体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其免疫原性越强;第二是抗原的理化性质,包括抗原的化学性质,分子量大小,结构的复杂性,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而言,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其分子量越大,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越多,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第三是宿主的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机体对抗原的应答的强弱受免疫应答基因的调空,、;第四,是抗原进入机体的剂量,途径,次数及免疫佐剂的选择都明显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途径以皮下免疫最佳。
9.简述抗体的结构,功能。
结构
LG是有两条相同的重链(H)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在LG分子N端,轻链的1/2和重链1/4处,其氨基酸组成和排列次序多变,该区为可变区(V),可特异性结合抗原。在可变区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与排列具有更高变化程度,故称为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其构建了抗体和抗原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关键部位;而可变区中其他部分的氨基酸组成变化较小,即为骨架区,他不与抗原分子结合,但对维持高变区的空间构型起重要作用,在LG分子C端,轻链1/2和重链1/4处;其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比较恒定,称为恒定区,(C区),C区虽不直接与抗原结合,但可介导LG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在CH1和CH2间,因含有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称为铰链区,该区变构有利于LGV与抗原互补结合;有利于暴露补体结合点;该区对蛋白酶敏感。
功能:
1.特异结合抗原,发挥中和毒素和病毒作用,介导体液免疫;2。激活补体3。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介导吞噬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1型超敏反应;4。LGG可以穿透胎盘,SLGA可以穿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参与黏膜局部免疫5。抗体对免疫应答有 正负作用
小的知识点:

  •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 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2.免疫自稳3.免疫监视
  • 免疫的类型:1.固有免疫(非特异免疫)特点:个体出生时具备,作用范围广,非针对特定抗原,无记忆性。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特点:后天获得,特异性,免疫记忆性。
  •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记忆性,耐受性
  • 抗原的特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 抗原的类型:线型表位,构象性表位
根据AG诱导LG时对T细胞的依赖性分:TD-AG,TI-AG

  • 各抗体的特性:1.LGG,抗感染的主力军,穿过胎盘,总量最多,引起11,111型超敏反应 .2.LGM分子量最大,最早合成,天然血型抗体也是LGM..3.LGA黏膜局部抗感染,抗感染的边防军4.LGD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5.LGE血清中含量最少,引起1型超敏反应
  • 补体的灭活条件:56C,30MIN。大部分补体在肝脏合成
  • 补体激活途径: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
  • C3转化酶:经典和MBL中是C4b2a,旁路中是C3bBbP;C5转化酶:经典和MBL中是C4b2a3b,旁路中C3bBb3b
  • C3是3种途径种共有的,成分最高的
  • 补体的功能:1.溶菌,溶解病毒的细胞毒作用2.调理作用(重要,和LG的作用联合看,必考。参加调理作用的分子是:C3b,C4b,iC3b)3.免疫黏附(C3b,CR1)4.炎症介质作用(C5a,C3a;最先激活中心粒细胞)
  • C1 INH缺乏 引起 :血管性水肿
  • 细胞因子发挥作用的方式: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
  • 红细胞生成素:EPO,干扰病毒复制:INF(熟悉各种因子的功能)
  • CD3的结构功能:1.与T细胞受体形成TCR-CD3复合体2.CD3是由     组成3.功能是稳定TCR结构,传导TCR信号(第一信号)
  • HLA的MHC1类分子:由A,B,C,组成;MHC11分子由:DP,DQ,DR组成
  • MHC的遗传特点:高度多态性(产生机制:复等位基因和共显性表达),单元性遗传,连锁不平衡
  • 具有细胞毒作用的细胞:NK,DCL(重点看看课件上的LAK细胞)
  • 未成熟的DC:具有强的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成熟的DC:很强的表达
  • 免疫应答的阶段: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阶段,效应阶段
  • B1细胞识别的抗原:TI-AG。产生的抗体:LGM
  • 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1.没有MHC限制性2.可识别天然抗原表位3.存在抗原特异性
  • 1,11,111型超敏反应都由抗体介导,可经过血清被动转移,1V由T细胞介导,可经过淋巴细胞被动转移
  • 1型超敏(速发型),11型(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111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型超敏反应),1V(迟发型)
  • 1型常见疾病:药物过敏(青霉素),呼吸道超敏(花粉,真菌等)胃肠道超敏,皮肤超敏;
11型常见疾病: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免疫性血细胞减少,抗基膜型肾小球炎和风湿性心肌炎,肺肾综合症,甲亢,重症肌无力
111型常见疾病:血清病,急性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复合物型血细胞减少症,
1V型常见疾病:传染性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

  • 参与T细胞的第一信号传导的分子是:CD3;第二信号传导的分子是:CD28/B-7
参与B胞的第一信号传导的分子是:CD79a(lga)/CD79b(lgB); 第二信号传导的分子是:CD40/CD40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绪论与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与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由骨髓和胸腺组成,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淋巴细胞再循环是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应答并发挥功能的必要前提。
更多内容可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2029827抗原

·抗原泛指所有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具有两个基本性质: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同时具有这两种性能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而只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或称为表位,包括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高。共同抗原的存在可造成交叉反应的发生。
·异物性是抗原的核心特征,也是构成抗原性物质的首要条件。抗原的免疫原性还与抗原的理化特征、机体因素等密切相关。
·医学上重要抗原包括:各类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异嗜性抗原、自身抗原、变应原、耐受原等。
更多内容可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8808125抗体

1、名词解释:抗体,ADCC,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

      抗体:抗体(Ab)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 类抗体与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如NK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γR结合,促使效应细胞释放细胞毒性物质而杀伤靶细胞,此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多克隆抗体:天然抗原分子通常含多种不同特异性的抗原表位,以此种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可诱导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产生的抗体中实际上含有针对多种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这种由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多种特异性抗体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2、试述抗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区;

抗体思维基本结构:
      两对:一对重链(H)  一对轻链(L)
      两端:氨基端(N)  羧基端(C)
      两区:可变区(V)  恒定区(C)
      功能区:


3、简述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①特异性结合抗原  ②激活补体  ③结合细胞表面Fc受体  ④穿过胎盘和黏膜
4、试述各类抗体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IgG
特性:
①单体,四个亚类;
②血清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
③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分布于血液及组织液中;
再次应答的主要成分,抗感染的主力军。
IgG的功能:
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作用,起主力免疫作用
②激活补体 IgG1~3→激活→经典途径→溶菌、溶细胞
IgG4→激活→旁路途径→溶菌、溶细胞
③通过胎盘(唯一)
④结合细胞,介导调理作用ADCC效应
⑤某些自身抗体IgG可引起Ⅱ、Ⅲ型超敏反应。
·IgM
①分子量最大(五聚体)
②个体发育中产生最早,脐带血中IgM升高提示体内感染。
③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产生最早,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④激活补体的能力强。
⑤天然血型抗体是IgM。
·IgA
①分为两型:血清型和分泌型(SIgA)
②SIgA为二聚体,有J链和分泌片
③SIgA为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④SIgA可通过初乳传递给婴儿
·IgD
①m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
②血清中含量很少
·IgE
①血清中含量最低
②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③与机体寄生虫免疫有关
更多内容可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7438486补体

1.补体的概念;

补体:是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精密调控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包括30多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亦称补体系统。
2.补体的生物学特性——56℃30min,化学本质:糖蛋白,多数为β球蛋白。

3.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中的关键酶:C1酯酶、C3转化酶、C5转化酶

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①细胞毒作用
   ②调理作用
   ③炎症介质作用
   ④清除免疫复合物
   ⑤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更多内容可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0346679细胞因子

1.细胞因子、CD分子、粘附分子的概念

细胞因子:是指由免疫细胞或某些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
 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
 粘附分子: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粘附的分子的统称
2.常见的细胞因子及其功能

①IL-1、IL-6、TNF-α   内源性致热源、促炎症细胞因子
②IL-2  引起T细胞增殖的主要细胞因子
③INF-γ  促进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促进抗体类别的转换;增强MHC分子的表达;增强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
④IL-4  促进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调节IgE和Ⅰ型超敏反应
⑤TGF-β、IL-10  介导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
MHC分子

·MHC是一组编码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MHC的遗传特征具有多态性、单体型遗传、连锁不平衡
·HLA分子的功能
①加工和呈递抗原
②参与T细胞分化、发育
③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的功能
①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②呈递抗原
③免疫调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第一信号:B细胞的特异性BCR直接识别天然抗原的B细胞表位,产生的抗原刺激信号
第二信号:来自于Th细胞与B细胞表面多对共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潜伏期:颗粒型抗原潜伏期长
对数期:抗体呈指数增长
平台期:稳定在高水平
下降期:抗体被裂解或与抗原结合
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屏障组织、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
·固有免疫细胞的种类

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固有淋巴细胞
·PRR、PAMP概念

PRR:模式识别受体,是指广泛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层、胞内器室膜、胞质和血液中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外来病原体及其产物或宿主畸变、衰老和凋亡细胞某些共有的特定模式分子结构的受体。
PAMP:是指存在于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上可被PRR识别、结合的特定分子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1.产生于系统发育的早期和出现在宿主抗感染免疫应答的初始阶段
2.以抗原非特异性的方式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3.应答模式和强度不因与病原微生物的反复接触而增强
4.发生于所有个体和时间段,在抗原入侵前已经存在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是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发生的以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是主要反应细胞。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防治原则
·各类超敏反应的主要机制以及对应的疾病
免疫学防治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


免疫学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凝集反应:颗粒型抗原(凝集原)与相应抗体(凝集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颗粒型抗原(如细菌、红细胞等)+抗原→凝集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任何错误,请务必在评论区中具体地告诉我,感谢!
<hr/>
请问医学免疫学该怎么复习?或者说重点是什么?@列元 总结得非常好。
以下是我自己的碎碎念。
<hr/>目录
(一)免疫学简要
(二)临床医学的学法(拙见)
(三)基础医学的联系
(四)医学生常见丧梗的反驳
(五)总结

<hr/>(一)免疫
书很薄,不难学,不接受反驳;生化,内外妇儿比免疫难多了,下图,字难看别介意。
1、免疫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关系网络
2 、两类主体相互作用:细胞和产物的关系
3 、细胞:胞间关系,分化路径
4 、产物:i)受体配体 ii)分泌物的功能










就是画图,多看几遍就行了。
当年94分,100分满的。
<hr/>另外我想说,学医从来都是有重点的,不从重点开始,不从框架开始,就把医书当字典被考研是考不上的。
<hr/>(二)临床医学的学法(拙见)
下面以“房颤”的学习为例:
最重要的问题:重点怎么看?
首先,心率快于脉率,是最明显的体征,知道这个体征首先怀疑房颤。
其次,再来背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
也就是,先从典型体征开始,过渡到不典型体征。
(注意,房颤是体征比症状更具代表性的疾病,所以尽管这可能不符合先从症状开始考虑的诊断套路,但是房颤一般是通过查体才最先发现的,所以可以说房颤最重点的是体征)

接下来,再来背鉴别诊断,可以做一张比较表
1、心音强弱不等的鉴别诊断有心动过缓等等等
2 、心律不齐的的鉴别诊断还有绝对相对之分等等等
……
背完体征,再来背不典型症状:
1、房颤心室率不快,无症状;
2 、房颤心室率>150,心绞痛
同样,它们的鉴别诊断也要背
1、考虑无症状心脏病还有哪些,例如无症状的心肌缺血
2 、心绞痛还有哪些疾病需要鉴别。
……

上面的基础内容都背完了,再把心电图的表现背一下,知道:
i)房颤对应 f波
ii)心音强弱不等对应心室率心电图表现不规则
iii)>150次时,发生qrs波畸形
……
再来背鉴别诊断。
以上是房颤这一章的重点。
接下来,再找病因,病因通常是整个单元最上面的引入和介绍里的内容,它对于上面所有关于房颤的知识而言都不是重点,因为这些病因可能是高血压,风心病,甲亢,还可能是缩心病,肺心病等等,这是其他单元的重点,所以这部分知识要么在学其他单元的时候注意和房颤联系上,要么到实习的时候花时间整理。
背完病因(原发病),开始背病因的鉴别诊断。
找完病因了以后,再来背更不重点的严重程度分级,房颤分类。
还有呢?并发症,房颤会引起心衰、心律失常,也是要背鉴别诊断。
最后才是治疗,又是一系列从重点背到非重点。
最后,终于背完了房颤的大部分知识点了,你会发现最重要的知识点都是一个疾病的重点和另一个疾病的重点在互动,尽管后面背的越来越庞杂的东西可能会忘掉,但是你至少记住了:
“房颤,最常见的病因是风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栓,体征是心率快于脉率,心率太快会心绞痛,心电图小f波,治疗一般是抗凝-转复-抗凝”。
这已经能应付50%的题目了,因为这句话就是整个单元的重点。
接下来,你学风心病,
重点里就有“最常见的并发症中,房颤是其中之一”这句话,
这就是重点和重点的互动。

最后我想说,之所以拼命背书之后还是考试考的很烂,是因为你背书不找重点,考试却是按重点考的。
考试要么给病例分析让你找标志性表现下诊断,要么问你房颤最具代表性的体征是什么,问你以下病因中最不可能的是什么;
<hr/>(三)基础医学的联系
呼应一下开头,这和免疫学有什么关系?
在呼吸系统里诊断“肺结节病”和“过敏哮喘”,用的是肺泡灌洗液中CD4和CD8的比例鉴别的;
在肝炎的诊断中大三阳小三阳也涉及到抗原抗体的知识;
肾病综合征和肾炎也是;
克罗恩病和溃结也是;
免疫学中能用来回答上面问题的知识,就是重点,而且不过也就是记一两句话的事情。
<hr/>(四)医学生常见丧梗的反驳
补充1,病人是不是按重点生病的?
是,当然是,常见病多发病就是重点。那些说全都是重点的老师,大部分都脱离临床很久了,他们的话我不信。而且,下诊断和背书也不一样,它为了保证效率,要求你记住的东西更少更重点。

下面举一个例子:
假如一个腹痛的病人,你首先考虑什么?
很明显,你没有机会和病人说出这样的话“你这个病我治不了,因为它不是重点”,你根本无法凭“腹痛”这个症状判定他是什么病。
另外,你也不好意思和病人说“抱歉啊,你这个症状不是重点,我不会”,腹痛这个极常见极基础的症状,连小学生都可以知道肚子痛要擦腹可安,吃藿香正气液,还可以吃盐酸小檗碱,还可以吃蒙脱石散,这已经重点到妇孺皆知的知识,你是不是应该着重学一学。
那你接下来该考虑什么?
重点啊。腹痛最常见的疾病是什么?肠炎啊!
鉴别诊断怎么考虑?
i)阑尾炎,胃溃疡,溃结,克罗恩,肝炎,胆囊炎等等等
ii)霍乱,痢疾,心梗,下部肺炎,疱疹性皮炎,腹肌损伤,下部肋骨损伤等等等
iii)紫癜,癫痫
iv)癔症,分离转换障碍
对于腹痛,上面四行的“重点性”是递减的,病人会按重点生病,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腹痛是胃肠炎,胃肠溃疡,这是你在诊断方面要着重去学的病,而且最好是每个疾病都“只记住一句最重点的话” ,要不然你即使是把整本书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你看个病还要回忆半天吗?
还有一种重点是次常见的难治病,克罗恩和溃结,这也是重点,怎么治疗是重点。

<hr/>补充2,如何辨别非重点?
超罕见的病,例如brugada综合征,低血糖性精神病,霍金得的那个病
某些目前没治又不很影响生命的病,如感冒,皮炎湿疹,脱发,慢性咽炎
单看教材考试而言,下面这些内容不用看,
病因不明疾病不用背病因,对症治疗的疾病不用看治疗,排除性诊断的疾病知道个大概就行了。
<hr/>补充3,基础知识是不是没用?
不是,临床还是会遇到一些不按重点生病的疑难杂症病人,这你得运用生理、病生、生化、免疫各种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给出实验性治疗方法,而这些不按临床重点生病的病人,生的病可以说是“基础医学的重点”,你真觉得难,不懂,那你至少把基础医学各科的提纲背一下,可以在旁听会诊遇到提问时糊弄一下。
<hr/>(五)总结:
1医学有重点,但是重点是相对的,按等级的,你不能全记住,可以记最重要的。
2背诵重点可以提高考试和工作效率。
3进阶:医学就是重点和重点的互动。
4非重点可以忘记,但是在涉猎它们的时候要和重点知识建立联系。
<hr/>还有,如果免疫学只求过就好,买本协和吧,挺好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8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回来看到这条四年前的回答,只有一个想法。“关关难过关关过”,加油昂!
<hr/>复到生无可恋 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是大学第一次这种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