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237|回复: 0

[分享] 柱层析(过柱子),一文从入门到精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我们常说过柱子其实就是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1903年由俄国科学家首次发明使用,其把植物色素的溶液经过粉碎的碳酸钙粉末,发现从上到下在碳酸钙粉末上有不同的色带,通过对不同色带的分开提取,得到了较纯叶绿素,叶黄素等。
该方法经过经过百年的发展至今已经比较成熟,固定相也从单一的碳酸钙粉末发展到了氧化铝(又分为酸性、中性、碱性),硅胶,活性炭等,其中各大实验室最常用的便是硅胶,一般分为正相硅胶和反相硅胶!固定相(硅胶)一般要经过纯化和活性处理,颗粒大小应当均匀统一,理论上其颗粒越小、同单位质量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就越高,分离效果也就越好。但是实际使用中固定相的颗粒太小时往往会存在两个情况:一个是其质更轻,容易飘散在空气中(硅胶进入人体无法降解,越细越毒);二是颗粒小也会导致颗粒之间缝隙小,从而使溶剂的流速就太慢,耗时;以硅胶为例,目前已经商业化用量最大的硅胶尺寸为200-300目。过柱手段这块,除了前面说的正向循环制备,高效液相制备,过柱机这些自动分析的设备,手动过柱方面主要分为常压过柱,减压过柱,加压过柱三种。其中:减压过柱,因为洗脱剂流速过快,会损失大半部分塔板数,分离效果较差,适合分离TLC板子分的比较开的样品,尤其适合产物只有一个大极性杂质的样品;所有其大多数时间被用于化合物的预处理,过掉部分杂质后再仔细纯化。相关内容见:快速纯化样品的关键技术——硅胶短柱常压过柱是三者中分离效果最好的一种过柱方式,但是因为很多时候溶剂走的太慢,分离效果再好也会影响效率,所以这时候一般会给与压力,这就是所谓加压过柱;加压过柱压力不宜过高,一般手动的用双链球,自动的就用个养鱼泵,两者都可以如图改装一下。


前面的内容算一些介绍,下面将以正相柱层析为例子,我们讲一下常规的上样、过柱流程:
1,准备工作要做好选取柱子时,观察有无砂板,没有砂板的柱子记得底部填一些棉花,棉花不宜太厚也不宜太薄,能挡住硅胶不下来就好。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比较争议的问题,即甲醇过柱子会不会溶解硅胶?个人的经验是不会,一个解释见:是谁在鼓吹用甲醇过柱子会溶解硅胶?配套的准备好最小极性的的洗脱剂,紫外灯(实验室个人推荐手提式,随时可以照一照),加压设备,以及试管架!
2.选取合适的柱子,加入硅胶,浸润硅胶,拍平柱子的选取非常重要,大小应该根据产物的量来计算,一般可以分为:几毫克的柱子(全合成最终的选择);几十毫克的柱子(方法学扩底物);500毫克到1克的柱子(方法学做原料);5~100g左右的柱子,以及更大规模。
实验室最常见柱子直径和高度比值一般在1:2.5到1:15之间,上样时硅胶量是样品量的20~40倍左右。选取柱子的标准要实际根据你样品的TLC爬板情况来,如果杂质很多挨得很近,那么尽可能选大一丢丢的柱子,使你的样品正好能铺一小薄层(建议厚度在5mm以下),如果杂质很远,这个厚度自然也可以提高,但也不建议你样品厚度超过2cm,除非这个产物就是简单冲一冲就行。很多人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想着我硅胶多加点,加的高高的,我样品上厚一点是不是也可以分离的很好?这个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底下的样品和上面的样品不是在同一起跑线,这样只能的到一部分纯的,大部分是交叉的,过不纯不说,浪费时间浪费溶剂!这也是为什么样品要求铺薄的原因!
选取柱子后,加入硅胶时可以通过加料漏斗,同时一定要戴上口罩在通风橱里操作,原因是硅胶吸入人体后无法代谢,会将你的肺部打成筛子。硅胶粉是最毒的粉末之一,矽肺病约占全国尘肺病的50%!至于浸润硅胶,推荐的的流程如下:
①先把装好硅胶的硅胶柱竖直放好,硅胶表面用手拍平,
②硅胶柱底部连接水泵,把硅胶抽实,然后从上面倒入极性最小的洗脱剂,到洗脱剂刚要漏下时,关闭截止阀,防止溶剂抽到水泵。
③在加压状态,用最小的展开剂冲七八个柱体积就可以把硅胶浸润地均一。


3、上样
上样分为湿法上样和干法上样。湿法上样,建议的做法是:用胶头吸管吸取样品,靠近硅胶最上面切面,缓慢均匀滴加样品,直到覆盖一层,然后停止加样,给点压力让油状物沉浸到硅胶层里;油状物沉浸到硅胶层里后重复这种操作多次,直至全部上完样!有些新同学可能好奇为什么这样操作,而不是一次性把湿法上样的油状物一次性上完呢?答案是这种操作可以减少样品层的有效高度。即使还没有加洗脱剂,但当油状物浸入硅胶的那一刻,柱层析就已经开始,后面的样品相当于溶剂在推动前面的样品在硅胶里吸附、解吸附。至于干法上样,除非万不得已菜籽是不推荐的,固体样品更推荐打浆或者结晶:歪门邪道,乙酸乙酯VS水,超声波震荡助力高沸油状物结晶分享一种实验室重结晶的方法等等。干法上样一般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①拌样的过程中因为要升温旋蒸,增加了样品和硅胶之间反应的可能性;②干法上样就意味着样品层里会引入吸附剂,增加了样品层高度或柱子的尺寸,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溶剂。
如果不得已选择了,拌产物的硅胶用量一般以1~2倍样品量为宜。其上样直接把吸附好的粉慢慢倒进柱子就好,一些要求和湿法类似。
4、加入无水硫酸钠或石英砂
为了避免在加洗脱剂时撞击到样品层,使其不均匀,变形,影响分离效率,一般会在样品层上面铺一层无水硫酸钠或者石英砂。
也有见到加棉花的,但是掏出来就有点费劲了。菜籽个人喜欢铺无水硫酸钠,因为它还有干燥的功能,对于二氯甲烷这种易挥发吸热产生冷凝水的溶剂比较友好!
至于高度多少,就看自己的手法了!


5,梯度洗脱,采样收集
在上样之后,个人喜欢先用小极性溶剂(基本不会让产物下去的溶剂)冲柱2-3个柱体积,确保上下均一,然后选比例洗脱。
至于过柱子的洗脱剂怎么选?“洗脱剂的比例是你产物TLC爬板爬到Rf值约0.2时的比例。”这是菜籽看到很多书中以及很多博主分享的过柱经验,实际过程中也大差不差,个人来讲更喜欢缩小一倍梯度洗脱。
比如如果TLC爬板展开溶剂是PE/EA=2:1,菜籽更可能从PE/EA=4:1开始梯度洗脱,洗脱到PE/EA=2:1结束,一般效果更好。还有收集洗脱液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可以先选大一点的试管接收,TLC快到目标点了就换成小一点的试管,这样可以减少多接一点的可能性,不易包杂。
如果遇到杂质点和产物点挨得比较近的情况,特别是那些荧光又比较弱的,记得不要加压,应选常压过柱,每次接半管或更少就换管,也可以提高纯化几率。
6、柱子切忌不要及时处理!
很多新人有个习惯,过柱到了后期,TLC后面一两管没有产物,就默认柱子过完了,压干处理掉。等到一计算收率才发现收率偏低,或者去打谱发现谱图不正确,抓错点了,后悔莫及。所以菜籽建议您过完想要的点后柱子不要急忙处理,打核磁做收率都匹配之后再处理。如果忙,或者急着用这根柱子纯化其他化合物,建议换大极性良性混合溶剂冲一下,把这部分洗脱液单独留下来等鉴定结果。实际上,个人过柱的那些年,在看似出完产物的时候,都会换大极性溶剂冲一冲。遇到过有些东西一开始不了解形状,实际溶解性很差在柱子上断断续续出来,如用纯EA确定冲不出来了,但一旦换成二氯甲烷:甲醇体系,还会有!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006077805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