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看到前面有个博士在落后地区高校工作十年,已是教授,心有所感,也来回答一波。
本人也是在落后地区高校工作十余年,也是教授,不同的是所在为双非二本,且本人是个大龄博士,毕业时已超35,虽然当时曾找到了个发达地区军校文职,但当时已婚,抉择之下还是家庭为重回了家乡双非二本。刚回来之时,学校还叫学院,没有硕士点,本来已经准备躺平余生了。结果连续弄了两个地区基金+若干省基金,就顺利评上了教授。学校后来更名大学,再后来弄了硕点但与我学科无关,直到19年才有了相关学科硕士招生;所以我虽然评了教授,但收入从初期的10w到20年的17w,其中20年还是评上教授的收入,一直都是穷比。而在20年之后,所招的研究生成长了,每年能水4-5篇sci,我也拿到了第三个国家项目,学校对论文、项目的奖励也提升了,结果近三年我凭论文项目奖励平均拿到35w+,属于暴涨,我很满意。根据自己的经历,分享一些经验吧:
1)与发达地区相比,落后地区的地区基金就是bug。我们这的老师都是靠地区基金评上教授的。尤其是今年放开面上申报,其申报率暴涨近50%,地区基金的bug属性凸显。要是当年我选了某军校文职,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个一辈子老讲师(当时还不太会写本子肯定拿不到面上,没几年科研激情就磨灭了),年入10多w,跟当下我在双非的35w+相比就是个渣。我已经不迷信发达地区985211了。
2)研究生是你的命脉!不能当硕导,没有研究生帮你水论文,你就是个穷比。你的项目结题也会紧巴巴的,你也没办法积累研究基础。哪怕他们的底子很差,只是菜鸡学校的本科生,但只要你能正确激励(比如鼓励学生搞sci去读博),他们还是能产出的。我去年的学生都去211读博了,全部!未来我的学生应该能做到70%以上去读博吧。
3)国基申报书的质量第一位。研究基础虽然也重要,但只能算第二位。不要过于迷信研究基础而忽视了本子质量问题。我这十来年见过若干篇三区中青基的,也见过n篇行业顶刊连续几年不中青基的,甚至还见过n大子刊连续两年不中青基的。可见第一位真的是本子质量(表述清晰,能很好凸显创新性),而不是研究基础。总是拿不到青基的,去找个擅长写本子的大佬帮你好好改本子吧。
4)想到个第四点。高校老师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想像在企业中一年一个变化迅速达到高收入不太现实。举个例子,刚入职的博士,入职当年由于没有毕业设计可带(很多专业都是上一年底就分配完了),而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又是大头,所以第一年教学工作量很低,不因为没出岗而被倒扣回去就不错了。。。第二年评硕导,同年9月招生(已经是假设学校很友好的情况),第四年你的研究生才到研三,正常出成果也是第四年。也就是说,前三年你就是一个人单干,收入能达到学院平均水准就不错了(毕竟你想搞科研,所以教学肯定不是你主业,但你目前科研又全靠一个人单干 )。这所有的都是建立在顺利的情况下。稍有不顺利,比如学校要求至少有省级项目才给评硕导(且不说国家级),偏偏你没有在入职当年就能拿到省级项目,这意味着硕导资格往后推,所以学生成长也往后推,能第五年走入正轨就不错了。我有师妹在重庆,有编,连续三年没拿到青基,按学校要求这几年都不是硕导不能带研究生,光靠自己单干每年产出可怜兮兮,产出少了又无法支撑青基的研究基础,简直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有句话可能不太好听:想入职高校的博士首先得心宽一点,能耐得住寂寞,而不能太焦虑 否则可能你熬不过前几年。当然了,一旦走入正轨,博士的后期成长会比较稳定。难的就是前4-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