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趋势
免疫诊断领域的技术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放射免疫分析法(RI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的更迭与应用。CLIA凭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精密度好、准确率高等优势在临床检验中迅速应用,快速实现了对ELISA的替代。
从近五年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各实验室上报情况来看,传染病项目在CLIA平台的应用正加速对ELISA的替代,2015年在用实验室比例约10~20%,2020年提高至50%~55%,拟合曲线斜率不断增大,表明未来此替换趋势将加速。
数据来源:2015~2020年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A(C)第一次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报告
近年来,随着化学发光技术的发展,关于传染病项目在化学发光平台的应用,不少科研机构和应用单位均进行了评估。如HBV五项的评估上,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检出率要高于酶联免疫技术,不同项目上有显著性差异,此外对于低浓度水平的HBsAg检测,CLIA平台的敏感性要高于ELISA[1,2]。
ELISA法检测结果少见模式或者HBsAg阴性而HBeAg或HBcAb为阳性的反常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可能由于ELISA法检测结果灵敏度较低,或使用一步法检测两对半而与出现“HOOK效应”有关[3,4]。化学发光法可以减少少见模式的发生,王巧莲[5]报道,ELISA法结果为少见模式的标本用发光法绝大部分变为常见模式。
HIV实验室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四代试剂)相较于HIV抗体检测(三代试剂)能够有效缩短窗口期3~7天,提高早期检测灵敏度,极大程度降低漏检风险。目前全自动化学发光市场中主流厂商基本都为四代检测试剂,酶免检测市场能够实现四代检测主要有北京万泰、珠海丽珠及厦门新创等,主流厂家科华仍为三代试剂。基于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平台的四代HIV检测技术,能够提供灵敏度更高的检测,极大程度降低漏检风险。
传染病筛检采用ELISA法多为手工操作,误差较大。化学发光法灵敏度更高,定量测定对于可疑的低值血清、少见模式的检测更具优势。
博弈
不同于常规肿瘤标志物、激素类免疫项目检测,市场长期被进口品牌所占据,在国内传染病(术前四项)检测市场中,国产ELISA占据很大市场份额。从2020年室间质评结果上报实验室数量分析来看,传染病检测项目上,酶免平台在用实验室占比如下:HBsAg约48.76%,HIV约54.63%,HBV约52.84%,TP约48.58%。国产酶免试剂厂商主要以上海科华、厦门新创及北京万泰等老牌传染病检测龙头厂商为主。
自21世纪初,跨国企业化学发光产品开始进入中国,西门子、生物梅里埃、贝克曼、强生、雅培等纷至沓来,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不同于生化诊断,化学发光仪器基本封闭,进口品牌在上游垄断了仪器,所以三级医院基本使用进口试剂,试剂成本较高。然而随着国内化学发光仪器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价格的降低必然伴随着化学发光对酶免的迅速取代。
从2020年第一次室间质评结果上报数据分析,在传染病检测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平台上,进口品牌以雅培为主,居于第一阵营,除此之外,也能看到国产品牌在传染病项目检测领域的耕耘,其中国产试剂厂商以安图生物为主,传染病在用客户家数仅次于进口厂商雅培。在传染病检测领域,其他国产厂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2020年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A(C)第一次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报告
因为医院检验费是打包收费的,即检验费用已经包含了相应的诊断产品成本,在技术平台确定后(即检验费用确定后),诊断产品即成为医院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技术性能相当或类似的同种产品,显然医院将偏好价格更低的产品,而低价格正是国内IVD龙头公司相比跨国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
展望
定量检测是趋势。化学发光以其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特异性好、精确定量等优势,逐步替代传统的酶联免疫和定性检测产品,同时早期的微孔板式化学发光也逐步被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所取代。
在临床慢性乙型肝炎的诊疗上,CLIA技术平台的可实现相关标志物的定量检测,其中HBsAg、HBsAb、HBeAg及HBcAb的定量应用已得到认可[7]。主要用于HBV患者临床治疗或转归过程动态监测;机体疫苗效果评估、高危人群及暴漏后管理;与DNA检测技术互补,用于HBV抗病毒治疗、疗效监测及评估等应用。近些年,已有全自动化学发光厂家提出HBV五项定量检测,并不断获得临床的认可与应用。
自动化检测是趋势。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手工操作带来的误差,缩短了反应时间,实现单样本管理,能够加快医院病床周转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检验科对于自动化的需求已不局限于单台仪器所带来自动化,继而对全功能型的生化与免疫流水线提出需求,未来高通量、模块化、支持多项目联机全线流水化发展将是趋势。
参考文献:
[1]杨梅,晏红.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04):448-450.
[2]赵秀英,陈俊梅,辛永梅,孙桂珍.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差异[J].肝脏,2008(04):303-305.
[3]赵秀丽,邓婧雯.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标志物少见模式的结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04):818.
[4]陈朝霞,袁冲.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的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08(15):145.
[5]王巧莲.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22(1):82-84.
[6]门守山,商发奎,韩春花.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25(01):226-230.
[7]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 27(12): 938-961
来源:检验医学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425637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