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经历了从农学转向生信再转向生统的过程,我也可以分享一下感受。
如果把CS, EE等理工科比作坑外的世界,把生化环材等比作天坑专业。在这个只要和coding相关就卷的飞起的年代,我认为生信属于性价比不错的坑口专业了,普通人是可以考虑入行的。坑口即是向上一步即可能跳到CS的世界中,某些方向选择的不好即可能又跳回生物等坑中。
我从小到大在学习上都只是中等偏上的学生,高考进入了一所211学校,在这里绝对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历了。和高赞回答相同的是,我大一被录取的专业也是农学方向。作为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别说下地了,那些农作物我连见都没见过的。在开学前,学院花了一周的时间请来农学各个领域的专家来为我们进行专业介绍。在18岁那个年纪,听了一周“艰苦奋斗”,“振兴农村”等词语,我的内心其实是有些崩溃的。也就是在那时,我就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大一时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加上有辩论队的经验并且在转专业面试中准备的很充足,我顺利的从农学转到了生物信息学。来到新专业后发现和我一样转专业的同学其实也都是来自农学,生科等专业的。
在本科阶段,生信的课程压力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是学的又多又杂。我们既需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生物专业课(带有实验),又需要学生物信息学,数据结构,数据挖掘,python,R等偏计算的专业课。作为转专业的我来说,又需要补修生信学生大一所上的基础课,因此我在生信专业里并不是名列前茅的。由于宿舍没换,在宿舍里只有我一个人起早贪黑,而我的舍友们都在享受着大学生活。
第一次感受到生信的美好是在大三的暑假实习期间。系里联系了很多在深圳,上海,武汉,北京等有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帮助系里每一位学生都顺利的找到实习。其实也是第一次了解到了生信在国内就业比较对口的企业。我当时是在深圳华大,主要从事的工作是在基因组中寻找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只需要跟着pipeline在服务器中逐步运行然后用R可视化结果就可以了。虽然华大的地理位置在深圳很偏,但是舒适且chill的工作环境还是让人心旷神怡的。
还是那个暑假,大家开始了分化。超过半数的同学都选择了保研,考研或出国。有些成绩优异的同学直博到了top3的CS系,有些考研的同学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生信转到了CS。保研(直博)生信的同学都去了top985甚至top2,玩的好的考研上岸的同学在科研中也都有着不错的成果!即使硕士博士专业依旧是生信的同学,依旧有机会能够去tech大厂工作实习实现彻底脱坑。即使不能去tech,生信毕业生依旧可以去药厂,biotech等公司工作,虽然薪酬没有tech多,但是在当地已经算是很好的level了。
说一个掉回坑里的例子。由于生信近几年的崛起,很多wet lab的组都需要生信的人来分析数据。所以我在本科毕业后gap了一年去了北京某所做了一年科研助理主要帮老板做preprocess, blast, 基因组分析等工作。由于整组的人都是纯生物的背景,每天都在忙着提DNA做实验,作为一个本科刚毕业且菜的学生来说,在分析中也就只会跑pipeline了。老板年纪很大,想分析的点子也很多,但其实我们都不太清楚很多方法的原理。即使产生了结果,对于一些异常的结果,我们都不知道究竟是测序错误还是真的有突变等过程发生。所以其实那一年做了很多重复且错误的工作,甚至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我还去帮忙做实验,站在功利的角度讲,其实是有些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所以一年之后果断就走了。
从上述身边人以及自己的例子其实可以看出,生信确实是有可能帮助我们完全脱离所谓天坑专业的,但是如果在起步阶段就去了无人指导的组,其实还是挺痛苦的一件事的,是又可能掉回坑里的。
---------------------------------------------------------------------------------------
还是回归生信(包括生统)来说,从身边人的发展来看,更高的学历尤其是博士学历在业界中是有很大的优势的。由于不需要做生物实验,即使要做实验的validation也是找合作者去做,身边的博士延毕的情况几乎没有。在美国,身边做clinical trials的博士最快3.5年就毕业了,偏生信的博士也都能在5年之内毕业。在身边没有听说过像国内的生物博士一样8年都难毕业的情况。找工作的话,美国这边的师兄师姐有去meta,google,apple等tech的,也有去东西两岸pharmaceutical 的,收入情况也都还不错。国内也是一样,之前的同学也有去微软等公司的案例,同学组里也有去罗氏等药厂的案例。虽然收入情况远不如CS等专业,但其实也算比下有余了。
科研方面,学好生信出活还是很快的。本科同学在读书期间半年的时间里就能发一区了。不算开发新方法的,我博士小老板在他读博期间做生信生统分析的一作paper就有14篇。当然近些年对于这类paper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是这类paper发出来的速度依旧很快。之前认识的纯生物的同学不会作图,通过给他们帮忙也可以多挂名多建立connection。当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同纯生物的教授,同学进行合作,这都是不错的科研经历。但是像我之前的例子那样,如果还在很菜的情况下选择去wet lab里干活或者读生信的硕博,可能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
为啥说普通人可以考虑入行呢?首先我觉得生信的门槛并不是很高,它不像数学等专业非常考验人的智商,它也没有CS那么的卷,它也不像金融等专业非常卡名校背景。就我们本科的生信同学大多数都有着不错的发展,相比之下是远好于同校天坑专业的同学的发展的。其次它又和金融,管理等专业不同,不太需要依靠自己的家庭背景帮助自己找工作。看其他高赞回答也给出了国内生信的一些薪水情况(美国也是一样),在很多城市已经能够达到小康以上,小中产的生活水平了。
最后想说一下我认为的生信方向的一些小讨论吧。在本科教育方面,之前开会院长也提到过,生信要多上很多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生物背景和分析方法缺一不可。这可能导致同学们的本科生活并没有别的专业那么快乐并且课学的杂所以深度可能不够。在硕博方面,由于缺少数学背景,每次我和生信的同学讨论问题其实都是在讨论数学统计方面的问题。在seminar之前的免费蹭饭活动中也经常听到统计学背景的教授抱怨做生信真的就是只跑pipeline,直接上deep learning,结果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对于很多统计学上的assumption都缺少检验或者改进。也有人觉得生信的应用project大多都是无聊的,加深理论开发新方法才是更有趣的。所以我觉得如果真的想把生信做好以及开发新方法,数理统计的知识是必需的,所以这也是为啥我硕博都选择了读生统,主要是想先把这些数理知识先搞懂。
无论科研还是工作,生信都有着不错的性价比,能够保障普通人稳定且小康的生活。如果想追求大富大贵,那还是别的专业走起吧。
以上仅仅是个人见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