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294|回复: 5

生物信息学还算是天坑专业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历了从农学转向生信再转向生统的过程,我也可以分享一下感受。
如果把CS, EE等理工科比作坑外的世界,把生化环材等比作天坑专业。在这个只要和coding相关就卷的飞起的年代,我认为生信属于性价比不错的坑口专业了,普通人是可以考虑入行的。坑口即是向上一步即可能跳到CS的世界中,某些方向选择的不好即可能又跳回生物等坑中。
我从小到大在学习上都只是中等偏上的学生,高考进入了一所211学校,在这里绝对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历了。和高赞回答相同的是,我大一被录取的专业也是农学方向。作为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别说下地了,那些农作物我连见都没见过的。在开学前,学院花了一周的时间请来农学各个领域的专家来为我们进行专业介绍。在18岁那个年纪,听了一周“艰苦奋斗”,“振兴农村”等词语,我的内心其实是有些崩溃的。也就是在那时,我就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大一时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加上有辩论队的经验并且在转专业面试中准备的很充足,我顺利的从农学转到了生物信息学。来到新专业后发现和我一样转专业的同学其实也都是来自农学,生科等专业的。
在本科阶段,生信的课程压力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是学的又多又杂。我们既需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生物专业课(带有实验),又需要学生物信息学,数据结构,数据挖掘,python,R等偏计算的专业课。作为转专业的我来说,又需要补修生信学生大一所上的基础课,因此我在生信专业里并不是名列前茅的。由于宿舍没换,在宿舍里只有我一个人起早贪黑,而我的舍友们都在享受着大学生活。
第一次感受到生信的美好是在大三的暑假实习期间。系里联系了很多在深圳,上海,武汉,北京等有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帮助系里每一位学生都顺利的找到实习。其实也是第一次了解到了生信在国内就业比较对口的企业。我当时是在深圳华大,主要从事的工作是在基因组中寻找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只需要跟着pipeline在服务器中逐步运行然后用R可视化结果就可以了。虽然华大的地理位置在深圳很偏,但是舒适且chill的工作环境还是让人心旷神怡的。
还是那个暑假,大家开始了分化。超过半数的同学都选择了保研,考研或出国。有些成绩优异的同学直博到了top3的CS系,有些考研的同学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生信转到了CS。保研(直博)生信的同学都去了top985甚至top2,玩的好的考研上岸的同学在科研中也都有着不错的成果!即使硕士博士专业依旧是生信的同学,依旧有机会能够去tech大厂工作实习实现彻底脱坑。即使不能去tech,生信毕业生依旧可以去药厂,biotech等公司工作,虽然薪酬没有tech多,但是在当地已经算是很好的level了。
说一个掉回坑里的例子。由于生信近几年的崛起,很多wet lab的组都需要生信的人来分析数据。所以我在本科毕业后gap了一年去了北京某所做了一年科研助理主要帮老板做preprocess, blast, 基因组分析等工作。由于整组的人都是纯生物的背景,每天都在忙着提DNA做实验,作为一个本科刚毕业且菜的学生来说,在分析中也就只会跑pipeline了。老板年纪很大,想分析的点子也很多,但其实我们都不太清楚很多方法的原理。即使产生了结果,对于一些异常的结果,我们都不知道究竟是测序错误还是真的有突变等过程发生。所以其实那一年做了很多重复且错误的工作,甚至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我还去帮忙做实验,站在功利的角度讲,其实是有些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所以一年之后果断就走了。
从上述身边人以及自己的例子其实可以看出,生信确实是有可能帮助我们完全脱离所谓天坑专业的,但是如果在起步阶段就去了无人指导的组,其实还是挺痛苦的一件事的,是又可能掉回坑里的。
---------------------------------------------------------------------------------------
还是回归生信(包括生统)来说,从身边人的发展来看,更高的学历尤其是博士学历在业界中是有很大的优势的。由于不需要做生物实验,即使要做实验的validation也是找合作者去做,身边的博士延毕的情况几乎没有。在美国,身边做clinical trials的博士最快3.5年就毕业了,偏生信的博士也都能在5年之内毕业。在身边没有听说过像国内的生物博士一样8年都难毕业的情况。找工作的话,美国这边的师兄师姐有去meta,google,apple等tech的,也有去东西两岸pharmaceutical 的,收入情况也都还不错。国内也是一样,之前的同学也有去微软等公司的案例,同学组里也有去罗氏等药厂的案例。虽然收入情况远不如CS等专业,但其实也算比下有余了。
科研方面,学好生信出活还是很快的。本科同学在读书期间半年的时间里就能发一区了。不算开发新方法的,我博士小老板在他读博期间做生信生统分析的一作paper就有14篇。当然近些年对于这类paper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是这类paper发出来的速度依旧很快。之前认识的纯生物的同学不会作图,通过给他们帮忙也可以多挂名多建立connection。当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同纯生物的教授,同学进行合作,这都是不错的科研经历。但是像我之前的例子那样,如果还在很菜的情况下选择去wet lab里干活或者读生信的硕博,可能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
为啥说普通人可以考虑入行呢?首先我觉得生信的门槛并不是很高,它不像数学等专业非常考验人的智商,它也没有CS那么的卷,它也不像金融等专业非常卡名校背景。就我们本科的生信同学大多数都有着不错的发展,相比之下是远好于同校天坑专业的同学的发展的。其次它又和金融,管理等专业不同,不太需要依靠自己的家庭背景帮助自己找工作。看其他高赞回答也给出了国内生信的一些薪水情况(美国也是一样),在很多城市已经能够达到小康以上,小中产的生活水平了。
最后想说一下我认为的生信方向的一些小讨论吧。在本科教育方面,之前开会院长也提到过,生信要多上很多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生物背景和分析方法缺一不可。这可能导致同学们的本科生活并没有别的专业那么快乐并且课学的杂所以深度可能不够。在硕博方面,由于缺少数学背景,每次我和生信的同学讨论问题其实都是在讨论数学统计方面的问题。在seminar之前的免费蹭饭活动中也经常听到统计学背景的教授抱怨做生信真的就是只跑pipeline,直接上deep learning,结果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对于很多统计学上的assumption都缺少检验或者改进。也有人觉得生信的应用project大多都是无聊的,加深理论开发新方法才是更有趣的。所以我觉得如果真的想把生信做好以及开发新方法,数理统计的知识是必需的,所以这也是为啥我硕博都选择了读生统,主要是想先把这些数理知识先搞懂。
无论科研还是工作,生信都有着不错的性价比,能够保障普通人稳定且小康的生活。如果想追求大富大贵,那还是别的专业走起吧。
以上仅仅是个人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我大概可以答一答。
我本科是生物类的专业,农学。你可以想象一下,做为农村出身的背景,我老爹在看到我被农学专业录取的时候是个什么心情。他说,你连田都没有下过,怎么是想弥补一下心中的遗憾吗?还想做个专业农民?而我,其实只是因为当年的共建生平行志愿,被学校撸了过去。后来,老父亲对这件事情释怀了,主要是他听说农校毕业了可以当官,当然他的抽样范围是村里仅有的几个以前上过大学的前辈。
农学大概是学什么的呢?我在学校种过水稻,小麦,棉花,玉米,油菜。学一些栽培学,育中学,遗传学的东西,还有一些比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比较高深的东西。基础的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就不说了,大家都学。我在班里学号是1号。所以有些课,按学号分配位置的时候,我就是老师旁边那个。我们上C++的时候,老师是个有点胖胖的女老师,教我们写程序之余对我们专业也有点好奇。有一次问我,你们专业毕业了都是干啥啊,我那会没答上来,因为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心想难不成真的要去当官,心里老不情愿了,难道我不应该拯救世界么。然后,胖老师补了一句,听说你们专业毕业了大部分都是去卖农药,卖肥料去了,是不是啊?我当时是呆滞的。啊?你是不是在瞎说啊?卖肥料怎么拯救世界?胖老师看我反应过于蠢萌,每次上课就会跟我聊一聊,当然顺便给我看看我写的代码。由于经常给我看代码,导致我基本不可能上课划水。结果导致C++考试的时候,笔试和机试我都是专业第一。
后来,我经常在图书馆找书看,有一次看到一本书叫《疯狂的程序员》,作者是绝影。现在还记得的就一句话“程序员的双手是魔术师的双手”。当时这句话,给了我会心一击,拯救世界的机会来了?这个时候的心里活动大概就是那种眼角划过一颗闪亮的十字星的感觉。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已经记不得多少了,只记得记录了一个程序员的成长历程,包括大学里的生活和工作的生活,作者还比较幽默。推荐有兴趣的读一下。

这本书其实对我的人生轨迹产生了一定影响,因为我做了一个后来每每回想起来都后悔不已的决定。因为大二的时候,我选择了去另一个学校辅修计算机科双学位。这个决定,导致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周末了。每次周末都要早上6,7点起床,然后跟伙伴一起去一个坐车20分钟的学校。当时是中介包的大巴车,就是起点直接到终点,没有中途停靠这种。现在回忆起我的大学,充满了双学位的苦涩啊。要是再给我选一次,我可能就不读了,太累了,消耗了我太多的玩耍时光。我本质只是一个咸鱼啊。那时候不懂事,对自己的本质没有深刻认识。
双学位,有个老师印象很深刻,有一个是教操作系统的教授,水平很高,烟瘾很大,说过一句话,“计算机没有科学,只有技术“,简称“计算机科学技术”,我当时很震撼,因为我觉得他没有在开玩笑,他说得很认真。那个老师喜欢给我们举例子,说以前做过的一些系统的例子,说他们的系统难度在用户数量上来以后,会遇到种种问题,也讲了一些操作系统里面的故事,比如写linux作者的故事。我已经不记得他的名字了,但是他给我展示了计算机专业本质是干嘛的。
还有教数字逻辑,离散数学,汇编的一些老师。说真的,我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基本忘得连老师名字也没印象。上完了50个学分,我们没有正儿八经的学过一门高级编程语言,我是有点吃惊的。但是双学位基本给我展示了,计算机专业是学什么的。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哪些。并让我发现了,我不适合读计算机。我不能拯救世界了。
读完双学位已经是大三结束了。这个时候就到了实习的时候,碰巧我是学院管理实习分配的那个家伙。胖老师果然没有说错,真的全是种子,农药,肥料公司,我把自己分配到了一个世界500强的农药公司,叫做杜邦。那一次是分配到了湖北分区,我去了公安,监利这些地方。主要工作就是做为业务员跑市场。在各个农资店里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实习的时候会跟着一个业务员,一起跑。很多时候需要呆在店主家里帮店主卖货,顺便给顾客推销自家产品。店主很熟悉我们这种角色,不会管我们,给张凳子,就能过一天。给农民推销产品也着实不易。现在留下了印象的就是,在监利吃过露天烧烤和唱过露天KTV,还在那边的游泳馆里把耳朵弄发炎了,好一阵子才好。
实习时间是一个多月,结束的时候人都黑了很多。现在我这么黑,那段实习经历应该很重要。实习完了以后,我得到的结论是我需要世界拯救一下了。我不想干这种工作啊。
再后来,就要开始毕业设计了。我找的一个教过我们生物信息的老师做毕设。因为我计算机基础还不错,所以这门课自然也学得好。我们毕设老师居然上来就给我们扔了一本700页厚的,《鸟哥的私房菜》,说我们需要学习一下linux,才能正常开始毕业设计。我当时居然信了。真的就把那本鸟哥的私房菜看完了,然后在自己的电脑上鼓捣CentOS很久。后话是后来进实验室的时候,发现我是全实验室linux基础最好的。不过不是带我毕业课题老师的实验室,因为他只是一个讲师招不了学生。
毕业设计师做一个blast我记得,目的是想做一个细胞壁相关基因的数据库。就是把细胞壁相关基因在所有物种里面搜一下同源基因。说实话没有什么含量,但是需要用到perl语言,那会就顺便把perl也学了。毕业设计做完的时候,发现生物信息是个还不错的专业。我就去找我们学校做生信的老师,希望他能拯救一下我。因为这个时候的我已经认识到,我们专业做不了官,我也不适合做纯粹的程序员,而卖种子明显拯救不了我。
关于为什么不做纯粹的程序员这一点,其实可以有很大的展开,但是这里不讲了。
硕士时候的导师是生物信息领域的大牛,在国内基本能算是奠基的那一帮人之一。虽然没有什么帽子,但是直到目前,是我心里最纯粹的科研人员,我非常敬重他。
那个时候,看到我有一定的基础,他直接就接收我的跨院保送了。从此我开启了生物信息生涯,直到今天。
那个时候生信里面比较流行的还是perl语言,当然它后来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只有NCBI和ensembl的一些api还有一些perl的影子,其他地方看到的已经不多了。
终于到了正题了,但是今天就到这里把,下回分解。
--------------------------------------------认真的分割线------------------------------------------
下面就进入科研阶段了。进入研究生实验室的时候是大四上学期,这个时候,我已经把自己在本科老师那里需要做的毕业课题做完了。去到保研实验室了之后,就被分配给一个小老师了。大老板手下的学生很多,大概有二,三十人。管不过来这么多学生,手下的小老师也有几个,所以就把学生分配出去了。大老板是一个主导性很强的人,科研sense很强,需要的人不多,只要2,3个就够用了。又有心扶持下面的人,所以有几个很有能力的学生,都交给小老板带了,包括新生也是。小老板对我不了解,说让我先学习一下perl语言和linux。然后一周后问我学得怎么样,我说学会了。他不信,说你再学一学。我就望着他,他就望着我。他心里可能想怎么遇到个这么不踏实的学生,我心里想的是他怎么都不问问我会什么。这里穿插一下我小老板的背景,美国计算机博后回国,有2篇文章,写作功底还不错。回国后从来没有碰过代码。没有生物学背景,他回国应该是12年,比较早,所以入职顺利。所以可以想到,他没有什么课题给我做,只是让我看看文献。
我还记得第一篇让我看的是一篇TCGA pan cancer突变的文章,那是TCGA 12年正式出场后,一系列重磅力作之一,从那以后肿瘤组学研究拉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此后TCGA陆续增加癌种种类,增加数据类型,并主导了领域内的肿瘤分析,直到18年TCGA项目落下了帷幕,宣告项目成功完结。不过18年的时候pan cancer的分析到答了顶峰,MD Anderson的梁晗是在这方面的顶级大佬,他的大部分工作集中在18年了。那个时候的我看文献看得满头大汗,感觉哪里都是重点,哪里都有参考文献,完全把握不住文章内容。因为对事情没有一个基本认知,你就很难判断他究竟多有价值,当每一个细节你都无法判断的时候,你就会非常吃力。


抱歉,修改了一下回答,还是不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透露过多个人信息。下面换一种答题方式。严肃脸。
----------------------------------------------------------------------
说一说生信的定位吧,我认为这个学科还是学术为主的。因为现在大多数生物公司以卖服务为主,服务主体就是学校里的那帮人,这导致对学历要求就比较高,没有博士学位,出去做报告,一般不会太有人听。所以即使是研究生出去工作了,也很容易遇到瓶颈。除了工作得比较早的那批人,现在学历不够,很难混到中层以上。这么说有点残酷,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那么工作好找么,其实是好找的。在我见过的人里面,没有生信找不到工作的。只是它的发展空间确实有限。不过工资平均来说也不算低。所以在我眼里,生信找工作是比较好找的,只不过他发展没有那么好,也没那么差,仅仅是还行。
我们其实可以将现在大多数工作分个类,一类是有经验积累的,一类是没有经验积累的。
比如,每日重复的流水线工作,你的时间唯一的回报就是及时换了钱,你的可替代性非常高,这种属于没有经验积累。
再比如,医生的工作是给人看病,你的时间在换了钱的同时,自己也积累了经验,后面的工作价值会更高。会计也属于这一类。
没有经验积累的工作,很容易遇到中年危机。因为当你年龄上来以后,对比年轻人,你的雇佣成本高很多,而你又没有年轻人能拼,就很容易丧失掉竞争力。
从这一点上来说,程序员是比较倾向于第一类的,因为程序员学习成本非常高,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而当你的技术被淘汰以后,没有及时学习新的技术,你就会失去竞争力。即使你学了新的技术,你以前的老的技术,除了换了钱,它对你以后得工作,创造不了任何价值。微软曾经开展过一个大型项目,叫什么不记得了,需要用新的语言框架提高工作效率,然后投入了很多人,花了10年时间,最后项目死掉了,学的东西也没有别的用途。这些人这10年的学习,其实没有意义。不要跟我杠程序员经验很重要,成为大牛以后,写出来的东西比年轻人好很多。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是会随着年龄增长衰退的。40岁确实可以用自己的经验转管理岗,但转不好就会被淘汰掉了。
回到生物信息,他比程序员好一点,技术更新换代没有那么快。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但是行业成熟度差程序员很多。同样是跳槽,生物信息可供选择的公司就没有互联网公司那么多。生物信息会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并不能显著提高竞争力。所以如果去企业,他任然是第一类工作。并且薪酬还不如程序员。至于转行的潜力,其实比起其他生物类专业还是不错的。另一点,生信其实比较好转与python 相关的工作,包括量化交易这种新星高潜力金融行业。
换个思路,如果是坚持科研这条路。生物信息就是一个工具,你积累的是生物学知识,这是有竞争力的。你在这个领域呆得越久,你工作得会越轻松。并且现在在科研圈,生信任然比较稀缺,没有饱和。
所以我觉得,生信更好的出路还是往下读。年龄越大,可供选择的路越少,早点认识到这点,做选择时,会更理智。
所以,如果是工作,生信是一个一般的专业。如果是科研,生信是一个性价比还不错的专业。
以上仅仅是个人见解,不要杠我,杠我也不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专业都会面临这样的拷问,更多的体现了我们对于本专业的不自信,如果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来学习生信的话并不是非常有利的。干一行,爱一行,钻进去三五年定有小成,如果你疑惑,并开始去做现在你觉得非常火爆的专业,从头开始最终很可能什么也做不好。为了安大家的心,给大家一个定心丸。
看一个专业是不是天坑专业的标准是什么?

  • 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市场上急切需要的
  • 所从事的行业是否供大于求
  • 薪资待遇是不是处在城市的中下层
看一看生物信息学所学的知识就会得到答案。
课程学习
以我本科学习的课程为例子,以计算机和生物学两块来区分

  • 生物学基本知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遗传学
  • 计算机基本知识:数据库、数据结构与算法、perl语言、C++、人工智能
结合一下研究生的课程,依然以这两个方面来区分

  • 生物学基本知识:生物统计、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
  • 计算机基本知识:R语言画图、机器学习导论、数据挖掘、互联网数据获取与分析、python生物数据处理
这是我的本硕期间的主要课程,所学的课程可进可退。
进可攻:可以走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尤其是数据分析的技能线、分析流程还有需要的工具和生信是比较相似的,数据库+Rython/R+可视化工具这些都是可以深入学习到的。这些我都希望尽量建立在和你所学所用相似度比较高的情况下转行,比如实验室做数据挖掘或者你做的数据挖掘相关内容,那可以去做其他行业数据挖掘的内容。


退可守:生信信息学专业即便是跑流程工资也并不是太低。刚毕业的同学努努力8-10K是可以找到的,同时随着生物与医药行业整体利好,资本介入,生信的算法岗位和软件开发岗位越来越多,薪资水平虽然不及计算机但也绝对是比较高的水平了。同时由于生物数据的复杂性与数据量的大幅提升,很多计算机数学的专业来学习生物信息做深度学习的内容。侧面也可以印证这个行业是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选择了生物信息学专业,可以这么说,好好努力它不会亏待你,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个专业的知识学到更好。
我所能做的只是把自己学习生信的一点点心得分享出来,我帮不了对这个专业丧失信心的人。你选择了什么专业,就要足够信任他,并努力做到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的经历告诉我,对于生物领域这个大坑而言,生物信息算是坑口专业吧!
学生物的好像都被一句话洗过脑:“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确实,就因为生物实在是太前沿、太复杂了,以至于,本科?啥也不是。硕士?啥也不是。甚至于有时候,博士也啥也不是。我身边不乏和我做着同样工作的硕士和博士,当然,我并不是否定进修学历,只是想表达生物领域的坑有多大,硕士博士进来都可能啥也不是,你说有多大?
那为什么说生物信息是坑口专业?首先,比起一些纯生物领域,生信进来了还能爬出去,还比较好爬。身边很多生物信息的朋友,转IT,转互联网大数据,甚至于转市场、转销售,这都是有需求的,生信学了python,转IT;做了生物数据挖掘,转互联网大数据;因为懂生信,做生物公司的市场、做销售都是有优势的。
其次,坑口专业也意味着,做得好的人是不坑的。生信岗位出来的平均薪资已经在生物相关岗位里处于前列了,也就是说起码是能养活自己了,比起其他同行。等你做好了,有资历了,有经验了,那是相当的吃香的。一线城市,3-5年的工程师一般能达到10-20K,5-10年的高级20K-30K,这还是不限学历的。如果学校好点,学历好点,40K以上也有在招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公司企业只是想要个跑流程的,那对于个人发展而言就有点坑咯。
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不喜勿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还算,生物信息啥时候是天坑了。至少在科研领域它一点都不坑,迭代迅速、数据库完善、覆盖面广。
如果这也是天坑的话为啥那么多统计、数学、计算机、物理、计算化学、药学的硕博和天坑专业的本科的往里面跳?(狗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