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665|回复: 0

[分享] 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构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7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异常所导至的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症,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导至人类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

对于该病的研究进程,无论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还是临床的新兴治疗手段,皆离不开动物试验 的机制研究,因此最关键是建立理想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一、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8周龄清洁级SD大鼠,体重180g~220g
二、饲料

基础饲料60.8g+猪油15g+蛋黄粉10g+蔗糖10g+胆固醇2g+胆酸钠2g+丙基硫氧嘧啶0.2g
三、造模方法

1、适应性饲养一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 600000U/kg后,喂养基础饲料60.8g+猪油15g+蛋黄粉10g+蔗糖10g+胆固醇2g+胆酸钠2g+丙基硫氧嘧啶0.2g八周。

2、造模第3周末、第8周末从大鼠眼眶静脉丛取血,全血样本室温放置1h,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为样品,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TC、TG、HDL-C、LDL-C的水平,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根据一系列标准品的浓度及对应的OD450nm值,通过计算并分别得到TC、TG、HDL-C、LDL-C的标准曲线图及其方程式,将样品OD450nm值代入方程式,分别计算TC、TG、HDL-C、LDL-C的含量。
四、讨论

长期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导至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一,若一次性注射超生理剂量维生素D3可致大鼠动脉出现弥漫性的中膜钙化,血管钙水平明显升高,弹性纤维因大 量钙质沉积而断裂,动脉僵硬、顺应性降低而引发动脉硬化,而血管硬化也能加重高脂血症的程度,两者相互促进。目前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构建中,鲜有将维生素D3作为成功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的促进因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注射超生理剂量维生素D3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提高血脂浓度,促进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成功构建。此造模方法显示第3周末即成模型,并稳定至第8周末,这提示维生素D3能够有效缩短高脂血症大鼠的造模周期,节约试验成本,且所造模型可以稳定保持5周以上,能够满足大多数一般试验时间的要求。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