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其寿命约 8~12 周,且由于不因单次血糖水平的波动而受影响,因此其能够较好反应 DM 患者过去 2~3 月血糖控制水平。目前 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其控制在<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以及我国控制标准建议 HbA1c<6.5%。
一直以来 HbA1c 都被认为是 DM 治疗监测的「金标准」,但近期,来自爱尔兰高威大学内分泌系的医学教授 DerekT.O Keeffe 等人通过临床病例对 HbA1c 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将临床病例及其研究于 2016 年 2 月 9 日发表于 JAMA。
病例概况
男性,76 岁,主诉多尿、烦渴,BP 126/64 mmHg ,BMI 38 kg/m2。18 个月前确诊为 T2DM(空腹血糖 11 mmol/L),给予二甲双胍降糖治疗 12 个月后停药,停药时 HbA1c 为 6.4%。患者每日监测血糖,且血糖基本高于 350 mg/dL。患者有高血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胆囊切除术病史。实验室检查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室检查结果,大家可以看到患者 HbA1c 值接近正常,但空腹血糖却远高于正常值,该现象原因何在? A. HbA1c 值比血糖值更能精确反应病情
B. 该患者未得 T2DM
C. 该患者 T2DM 得到了控制
D. 该患者 T2DM 未能得到很好控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就该病例而言,患者患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使得 RBC 寿命异常降低,随之 HbA1c 值假性降低。当 HbA1c 值降低为 6.4% 时,患者停用二甲双胍,因此患者血糖未能控制好,最终出现 HbA1c 值趋于正常,而血糖值异常升高的现象。
此外,患者慢性高血糖病史(血糖基本上高于 350 mg/dL)相当于 HbA1c 近乎 13%。若患者 HbA1c 在 6.9%,其血糖浓度应在 151 mg/dL 左右,且不会出现多尿和烦渴等临床症状,因为该症状通常在血糖浓度高于 200 mg/dL 以上时才会出现。
在此基础上,DerekT.O Keeffe 教授等人通过研究,将独立于血糖过高外能够影响 HbA1c 的各类因素总结如下: 由此可见,HbA1c 并不能作为 DM 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唯一标准,当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时,应选择其他指标或方法对血糖控制水平进行检测。
若为短期血糖控制水平检测,可通过糖化白蛋白以及血清果糖胺(可用来检测所有糖化血清蛋白)进行评估,但由于半衰期仅为 14~21 天,因此仅能反应近 2~3 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最后,对该患者进行了血清果糖胺测试,结果异常升高至 544 μmmol/L(正常参考范围:200-285 μmmol/L)。最终对该患者进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每日两次进行治疗。6 个月后,血糖值降至 130 mg/dL。
因此,该病例提示临床工作者在 DM 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 HbA1c 水平可被多种独立于血糖升高以外的其他因素所影响,应多注意患者病史。
2. 判断 DM 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时应保证血糖值和 HbA1c 水平一致。
3. 当 DM 患者血糖值和 HbA1c 水平不一致时,应采用其他反应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或方法(如:果糖胺测试)。
来源:丁香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