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科学家的工作总是高深莫测的,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做的东西有什么用。纵使我们有心寻找他们的科研成果,但他们发表的论文像是加密过的指令,阅读之后总有对不起自己语文老师的内疚感。科学家们是没有义务把他们的工作通俗化的,因为我们要理解,他们的使命是领导人类的进步。
于是,出现那么一批人专门负责翻译科学家的工作,比如他们告诉了我们“青霉素”是一种可以治病的抗生素,而不是“微生物代谢中产生的具有抑制它种有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生长和活动进而杀灭它种微生物的性能的……”。想要成为这批人,唯一的条件是他们的周围需要环绕着一批科学家。幸运的是我的周围就环绕着一批充满创造力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就是——分子诊断。
诊断么,就是看病呗,看完病才能治病嘛。我们的鲁大文豪在学医的时候也曾深刻理解“不能诊断,如何用药?”。对于“医学诊断”,东西方的历史都能追溯到数千年前,那是古希腊人和我们先秦祖辈的时代。在东方,我们的祖先顽强地将这些智慧传承了下来,有了著名的中医“望闻问切”;在西方,古代医学被淘汰后,近现代医学席卷了全球,我们现代医学诊断都是基于西方近现代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发展而来的。有一个例子,比如某君身体不舒服,自己摸了摸额头,呀,发烫,那基本排除了冻疮,口吃,沙眼等等其他症状了,然后某君吃了点退烧药,(注意,这里的逻辑是某君参照普通人的标准“额头不发烫,发烫就是发烧”来做自我诊断)过了一天不见好,怎么办啊?只有去找医生了,为什么?因为某君的诊断水平不够啊。(鲁大文豪语重心长地说“不能诊断,如何用药?”)在医院里,医生给他量了体温,验了血,发现比如白血球偏高啦,就告诉某君是由于某某情况造成体温升高,于是开了一些抗生素给他吃,然后某君的烧渐渐退下去了。(注意:这里的逻辑是医生可参照体温,血检报告,比某君能更准确地定位症状,从而能更准确地采用治疗方法。)但是,假如某君的体温仍然不下降,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分子诊断就粉墨登场啦。医生把某君的血液或者别的什么身体组织的某部分送到科学家的手上,这里的科学家主要由病理科医生和分子诊断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组成。在他们眼里,你长得高矮胖瘦全无关系,你只是一段段DNA,一条条RNA或者一堆堆大分子结构。然后他们就用一贯的高深莫测的手法研究这些样本,最后告诉医生“你的这个样本,它的某段DNA或者RNA或者分子结构表达不正常,应该采用能够使其表达正常的某某药物或治疗手段”,也就是说,对某君的诊断已经深入到分子层面,进而后续的治疗也变得更加准确。到了最后,某君拿到的报告可能是这样,“您好,请服用某某药品,一天两次,饭后服用,7天后即可痊愈,祝您生活愉快!”,也可能是这样,“小子,偷着乐吧,睡眠不足而已,不过你再通宵不睡的话,本院十分乐意提供病床预约服务,号码……”。
那么问题来了,科学家们研究的高深莫测的手法到底是什么呢?下一篇里我们将一一讲解,慢慢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