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产品企业参考品 企业参考品就是IVD生产企业的 “标准砝码”。 由生产企业自行研制或购买,是企业为了确保自己生产的所有试剂盒(测试产品)性能一致、结果准确,而自己建立的一套 “内部金标准”。 一、 核心目的与原则1.核心目的: 性能评估: 在产品研发和注册检验阶段,用于验证产品的分析性能(如准确度、精密度、线性、特异性等)。 质控溯源: 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作为批次间质控品的定值依据,确保生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审评证据: 向监管机构(如NMPA)证明你的产品在受控和稳定的条件下,性能持续符合声称的要求。 2.基本原则: 可溯源性: 参考品的定值应有明确的溯源路径,尽可能溯源至国际或国家参考品/标准品。如无,需使用更高级别的方法(如临床诊断金标准)进行定值。 代表性: 参考品应能充分代表临床真实样本,并覆盖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 稳定性: 参考品必须在声称的储存条件和时间内保持稳定,并需提供稳定性研究资料。 均一性: 同一批次参考品的内部分装量值应保持一致。 充分性: 设置的数量和水平应能满足统计学评价的要求。 二、 企业参考品组成及要求一个完整的企业参考品盘通常包含以下不同类型的参考品: 1. 阳性参考品 / 检测限参考品目的: 用于评估和分析灵敏度,即最低检测限。 设置要求: 通常由一系列浓度从低到高的样本组成,浓度应覆盖并靠近声称的LoD。 低浓度样本(如1-3倍LoD)需设置多份,用于进行LoD验证(通常采用95%阳性检出率的方法)。 基质应与临床样本一致。 2. 阴性参考品 / 特异性参考品目的: 用于评估分析特异性,确保不与非目标分析物发生交叉反应。 设置要求: 阴性样本: 来自健康人群的、经金标准确认不含目标分析物的样本。 交叉反应样本: 含有与目标分析物结构相似、可能引起交叉反应的物质(如类似物、代谢产物、常见治疗药物、内源性物质等)。 干扰样本: 含有常见干扰物质的样本,如溶血、脂血、黄疸、类风湿因子等,用于评估抗干扰能力。 3. 精密度参考品目的: 用于评估产品的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 设置要求: 通常设置至少2个水平(如中、高浓度),其中一个水平应位于医学决定水平或临界值附近。样本应有明确的、稳定的靶值。 4. 线性参考品 / 准确性参考品(定量试剂要求)目的: 用于评估产品的测量准确度和线性范围。 设置要求: 由一组包含5-7个不同浓度的样本组成,浓度范围应覆盖整个声称的测量区间。 定值需有可靠的溯源依据(如通过有证参考物质或公认的参考测量程序赋值)。 5. 钩状效应参考品(针对免疫层析、化学发光等方法)目的: 验证在高浓度分析物情况下,检测系统是否会出现钩状效应(前带现象),导至结果假性偏低或阴性。 设置要求: 设置一个远高于测量范围上限的高浓度样本,确保其能被正确检测出或进行有效稀释。 三、 设置流程与关键考量1.明确技术要求基于产品声称的性能指标(LoD,线性范围,CV值等)来定义参考品的技术要求。 2.样本来源与制备来源: 临床残留样本、商业来源的样本、人工制备样本(如将重组抗原/抗体添加到阴性基质中)。 基质: 至关重要! 必须与临床样本具有互通性。避免使用非人源基质或经过特殊处理的基质,除非能充分证明其互通性。 制备: 确保制备过程规范,避免引入污染或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3.定值与赋值定值方法:
4.稳定性与均一性研究稳定性: 需进行实时稳定性(长期)和加速稳定性研究,以确定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均一性: 对同一批次分装后的参考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瓶间差异符合要求。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