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丹娜生物靠什么上市?

2025-7-21 17:37|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494| 评论: 0|来源: 小桔灯网 | 作者:灯哥

摘要: 响应国产号召

自2025年5月7日,丹娜生物发布恢复IPO审核的公告之后,关于其的进度新闻就没有断过。日前其发布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1.16亿元,净利润为5620万元,同比增长近20%;毛利率为高达86%。向外界释放了信心,也为所在业务赛道正名

如果高毛利率还留有疑问,那么应收账款仅792万元,货币资金3.26亿元,这两个显眼数据至少可以说明其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高毛利直接拉高了净利润,保持正向增长。

丹娜生物主要产品为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这个赛道的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8-2030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市场规模从2.4亿元增长至3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5%。由此可见,处于这个赛道上的IVD企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另外政策上也有鼓励措施,《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关于建立全国真菌病监测网的通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专家共识》等等,均为真菌病早期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化提出规范要求。

响应国产号召

事实上,不仅仅是市场的高速增长,政策的支持和规范引导,偌大的国产替代空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早期进口品牌美国伯乐Bio-Rad的GM试验产品、美国IMMY的GXM试验产品由于有先入为主的先发市场优势,在国产中无进口竞品,这给国产化留下足够的空白纸。

另一边,经过多年发展,国内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诊断行业具备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基础,行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正朝着高技术、高质量、高通量、高标准的方向发展,国内外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国产替代迎来曙光,以丹娜生物为例,其在2022年有一组数据显示,丹娜生物在中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市场的份额约为30%,说其是该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应该不为过,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丹娜生物试剂产品已进入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2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900多家。

这在一定程度代表了丹娜生物的产品先进性、丰富程度和在业内的地位,使得能够响应国产号召,其本身针对真菌诊断产品开发中面临的原料开发、反应体系建设、工艺转化、产品性能优化表现等一系列技术难点,也筹备了核心原料制备、酶动力学、酶联免疫、免疫层析、化学发光、荧光定量PCR等核心技术平台开发多项核心技术,为攻坚克难创造了条件。

而在资金支持上,近三年在研发投入上分别投以3509.19万元、3121.89万元和3242.5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89%、13.19%和13.53%,研发投入整体占比高,除了技术产品的上述成就,其也取得85项境内外专利,其中境内发明专利45项、境内实用新型专利20项、境内外观设计专利20项。等等,这些均为其国产化路线铺设了基础

资金上的坚持投入,使得丹娜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产品更迭,结合国产替代的充足空间,政策的鼓励支持,丹娜生物在该细分领域的地位能及时响应国产的号召。

凭实力上市

2019年丹娜生物那时候没有开展应急业务,归母净利润约2558.61万元,不算疫情期间的爆发业绩;经过2023年和2024年这两年的调整期,2025年仅上半年就有5620万元的净利润,与2019年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变化,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说丹娜生物是依靠应急业务走上IPO之路。

此次若能成功上市,无疑是对此前翌圣生物、菲鹏生物、世和基因等多家IVD企业IPO折戟的一次有力声援,自新冠检测骤退之后,IVD鲜有上市例子,太需要一些IVD企业成功上市的消息。

形成目前的有利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是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诊断试剂,目前集采概率较低,因其有快速拓展阶段、市场竞争尚不充分、产品同质化水平较低等特点,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国产化还未全面铺开,这个集采条件仍旧不成熟。这直接造就文中开头所述的高毛利状态,原先百分90几的毛利率远远高于可比公司的平均70-80%的水平。

还有一点是原料的问题,其主要产品真菌(1-3)-β-D 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显色法)(G 试验)等酶动力学系列试剂产品使用的核心原料为鲎血细胞,2021年2月鲎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使得国内市场上暂无增量鲎血细胞获取渠道,不过丹娜生物有5年的库存鲎血细胞。并且,丹娜生物还研究替代品,鲎试剂替代产品于2022年末到2023年中陆续上市。

一个在环境上的保证,使得毛利润能够得以长期保持;一个是在原料上的充足准备,使得丹娜生物的所有技术平台有了用武之地,能够在应急业务急剧下降的背景下,经过短期调整后,加速侵袭性真菌病检测的业绩增长,再次证明自身的内在实力。

写在文末

自2025年5月重启IPO进程后,丹娜的一举一动都有了关注,此番及时的业绩展示,体现了其盈利能力的尚在以及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其成功IPO做好了铺垫。

就侵袭性真菌疾病检测这个赛道来说,行业规模预计2030年达3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5%),叠加国家遏制微生物耐药等政策支持,发展空间广阔,而其又是以30%市占率领跑细分市场,产品覆盖全国1200余家医疗机构,这个领域的绝对龙头之一,暂避了集采的可能性,集齐了多种有利背景,其顺利发展有一定的必然性


参考资料:

1.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迎来新机遇,中沪网财讯,2025

2.73岁哈佛讲师用鲎血创业,丹娜生物艰难冲刺北交所,创业最前线,2025

3.这个行业,IPO又行了?,梧桐树下V,2024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