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行业的高管流动是一个圈。 近期,索灵诊断中国区迎来了一位资深领导的回归。九年前曾担任索灵诊断中国区掌舵人的朱健(Pierre)重新担任中国区总裁一职。 而圣湘生物近期的高管变动也折射出中国大健康行业近五年变迁趋势。 3月29日,圣湘生物发布了《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退休及离职的公告》。该公告宣布了三位核心人员的离任,具体如下: 高级管理人员殷鹏先生因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申请退休并辞去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殷鹏先生退休后,公司将聘任其为董事长助理,继续为公司相关业务提供指导和咨询。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缪为民先生也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申请退休并辞去公司医学总监等职务,其离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朱健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其离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根据圣湘生物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总报酬为1936.96万元,平均薪酬为92.66万元,年薪中位数为69.30万元。 而以上离任的三位高管中,核心技术人员缪为民的薪酬最低,为28.66万元。副总经理及首席技术官殷鹏的薪酬最高,为230.92万元;朱健的薪酬约为172.4万元;都高于管理层年薪中位数。 圣湘生物高管薪酬 此外,三位高管中,除了缪为民于2019年6月加入圣湘生物,担任公司医学总监;朱健和殷鹏都是2021年后加入的,而2020年正是圣湘生物“分水岭”。
2020年,圣湘生物迎来了其发展巅峰。尽管公司成立于2008年,但作为首批新冠检测产品的厂商,迅速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企业。在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后的72小时内,圣湘生物就成功开发出检测试剂,并在一个月内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应急审批。 2020年,圣湘生物的营收同比增长达1203.53%,净利润同比增长6527.90%。同年8月,公司上市首日股价盘中最高达到155.55元/股,市值一度超过622亿元,此后再未企及。截至2025年5月其市值为116亿,净利润连续四年双位数下滑。 可喜的是,到2024年,圣湘生物已完成业务结构调整,其非新冠产品营收占比已超99%,主要由呼吸道、妇幼、血源等常规检测驱动。 截至目前,缪为民没有最新动向,而殷鹏和朱健都已入职新公司。 5月9日,PHASE Scientific(相达生物科技)宣布,正式任命殷鹏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官(CSO)。他将全面负责公司全球研发体系、临床战略布局及科学创新产品管线的发展。 相达生物科技是一家全球化布局的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突破性的样本处理技术及非侵入式疾病检测方案。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其核心技术包括全球首创的双水相萃取系统(ATPS),该技术实现了通过尿液检测HPV。 从履历来看,殷鹏博士在诊断与生物科技领域拥有逾25年的国际化领军经验。他曾于雅培诊断深耕十八载;从2004年至2022年,殷鹏在雅培诊断历任亚太研发中心负责人、雅培诊断中国研发中心创始人及负责人、雅培诊断全球科学及医学事务部总监等职。 而5月初,朱健(Pierre)更新了他的职业履历,显示自4月起担任索灵诊断中国区总裁一职。阔别四年,他“重返故地”,在个人主页上满怀喜悦地写下:“Happy to be back!” 朱健在体外诊断(IVD)领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丰富经验。从2005年至2014年,朱健在生物梅里埃公司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国业务拓展经理、中国北区临床销售经理、加拿大总经理、中国区销售副总以及梅里埃食品检测集团中国区代理总经理。 朱健 2015年至2021年4月,朱健转战索灵诊断,先后担任亚太区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索灵诊断(DiaSorin S.p.A.)是一家成立于1968年的意大利跨国体外诊断企业。 于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20年,索灵中国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公司与中国市场的进一步融合。2025年4月,其国产LIAISON® XL及首批国产甲状腺功能检测试剂成功获得中国批准上市,意味着索灵在中国市场国产化新篇章正式开启。 而自2021年朱健离职后,索灵诊断中国区的领导层经历了两次更迭。 2021年4月,顾宪进(Joe Gu)接任索灵诊断大中华区新任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成功启动了索灵在上海的首个本地化体外诊断生产项目。
2023年4月,索灵诊断宣布陈健忠(Tony Chan)出任索灵中国区总裁及索灵中国区董事会主席。 陈健忠在医疗健康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经验,曾在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担任高级管理职位。在加入索灵之前,他于2022年3月从雅培全球副总裁、核心诊断中国区总裁的职位上离职;在此之前,他全面负责雅培核心实验室诊断业务在中国市场的运营管理和战略发展。雅培之前,他在美敦力、强生医疗等全球领先企业担任高级管理职位,并在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及大陆等地工作生活。目前尚未有其最新动向。 大健康行业的“人才圈”本质是产业资源的动态重组。 从圣湘生物的战略转型到索灵诊断的国产化突破,高管个体选择与企业战略的交织,正勾勒出中国大健康产业竞合新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