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的通知,通知提出: (1)第四条 老年医学科主要收治罹患老年综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2)第八条 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老年医学科相关的科室设置,包括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麻醉科、药剂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室)等。鼓励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设置肿瘤科、重症医学科、精神心理科、康复科(或理疗科)、中医科、营养科(部)等。 (3)第十二条 鼓励老年医学科积极参与其他临床科室老年患者管理,通过多学科联合门诊、围手术期管理、会诊等形式,协助其他科室开展老年患者衰弱、营养不良、肌少症、跌倒、血栓、误吸、坠床、抑郁、焦虑、谵妄和认知障碍等高风险因素筛查,强化老年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预警,协助制定综合诊疗方案,维持老年患者功能状态。 ![]() 1月3日,国家卫健委等15部门联合发文《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 ![]() 预防AD,筛查先行。在早筛方面,国家明确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疾控机构等共同参与认知功能筛查与早期干预的工作机制、服务网络和队伍。开展认知功能筛查和早期干预专项培训。结合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推进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鼓励具备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对初筛阳性人群进行进一步认知功能评估,并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危险因素管理和认知训练等早期干预工作;对认知功能评估结果仍为异常的老年人,指导转诊至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支持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和早期干预服务。 202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该共识针对AD源性MCI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治疗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在血液检测中可进行AD相关Aβ和p-tau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并提到血液Aβ和p-tau是目前最具潜在应用价值的AD生物标志物。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检测(immunoprecipitation-mass spectrometry,IP-MS)和基于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等超敏检测技术对血液中浓度较低的Aβ和p-tau进行定量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