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杂侃天下 查看内容

2025年IVD集采困住了谁?“全军覆没”背后的生存挣扎与求生之战

2025-5-7 11:18|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372| 评论: 0|来源: MedTrend医趋势

摘要: 对于IVD产业而言,这或将打破“低价设备与配套试剂闭环”模式。

IVD在2025年全行业的困局,在2024年最后一天的那场史上最大规模集采已露端倪。但2025年一季报的集体披露,让严酷的生存挑战呈现得更为清晰。


从数据来看,头部外资IVD企业正面经受了第一波冲击波。除了西门子诊断的财年划分不同外,传统的四大家“罗雅贝西”中的罗氏诊断、雅培和丹纳赫都在其财报中首次明确指出,由于中国集采政策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政策的影响,IVD业务的业绩出现了下滑。

  • 罗氏诊断全球营收虽与去年同期持平,但中国诊断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3%;

  • 丹纳赫诊断业务全球营收24.49亿美元,同比下降3.1%;

  • 雅培诊断业务全球营收20.54亿美元,同比下降7.2%。


但是这不是惟独外资企业的集体下降,在中国60家已上市的IVD企业中,也只有9家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本土企业在技术创新和高端市场竞争力方面仍存在不足,而这不是短时间可以轻易跨越的课题。

接下来,关税的影响开始迫近。

01

IVD外企

或许集采比关税挑战更大


罗氏诊断营收34.91亿瑞士法郎(约合42.3亿美元),若不计入中国市场的业绩,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实现了约5%的增长。

按业务细分:分子实验室业务增长2%(CER),病理实验室业务增长11%(CER),核心实验室业务下降1%(CER),近患者护理业务下降5%(CER)。

  • 核心实验室业务在近五个月内首次出现下滑,主要受到中国市场的影响。若不计中国市场,核心实验室业务实现了8%的增长


按地区细分:

  • 北美营收11.54亿瑞士法郎(+7%),增长主要由分子实验室和病理实验室业务推动;

  • 欧洲营收12.36亿瑞士法郎(+4%),主要得益于伴随诊断等业务的推动;

  • 亚太营收8.53亿瑞士法郎(-15%),主要受到中国市场的影响;

  • 拉美营收2.48亿瑞士法郎(+11%),增长主要由血液筛查和POCT业务推动。


罗氏诊断首席执行官Matt Sause表示,尽管面临挑战,公司在华的设备安装量“表现强劲”,中国依然是一个“关键市场”

丹纳赫的诊断业务涵盖贝克曼库尔特、赛沛、徕卡、雷度米特四大品牌。

核心业务分析:

  • 分子诊断业务受流感/新冠检测试剂需求减少影响,但非呼吸道检测需求增长,部分缓解了下滑趋势;

  • 临床诊断业务中,病理诊断显著增长,而临床实验室销售有所下降;


地区分布来看:

  • 北美营收13.18亿美元(-1.4%),受美国市场整体需求疲软的影响,分子诊断中呼吸道检测需求减少,部分被病理诊断业务的增长所抵消;

  • 西欧营收4亿美元(-1.5%),欧洲医疗预算控制导至设备采购放缓,依赖耗材和服务的经常性收入支撑;

  • 其他发达市场营收0.91亿美元(-8.1%),日本、澳大利亚等市场受人口老龄化及医保政策调整的影响,临床检测设备需求减少;

  • 高增长市场营收6.4亿美元(-6.6%),中国市场因医改价格压力导至核心销售减少(降幅为高个位数),东南亚新兴市场需求增长部分抵消了下滑趋势。


丹纳赫预计2025年关税新增成本数亿美元,主要通过供应链调整;价格传导,对部分产品实施附加费;成本节约,通过自动化和本地化生产等,抵消关税影响。

对于雅培而言,诊断业务是其在Q1唯一下滑的部门。

按业务细分:

  • 核心实验室营收11.77亿美元(-2.3%),受中国集采政策影响设备价格下降,但Alinity自动化诊断平台部署带动耗材收入增长;

  • 分子诊断营收1.22亿美元(-5.9%),非呼吸道检测(如肿瘤基因检测)需求增长,新冠相关分子试剂销售额下降;

  • 即时检测POCT营收1.42亿美元(+2.4%);

  • 快速诊断营收6.13亿美元(-17.3%),除了新冠检测试剂外,检测需求季节性波动导至整体订单减少。


雅培预计美国新关税政策预计新增数亿美元成本,将通过生产布局调整、供应链调整、附加费和生产力提升等来抵消关税影响。

02

IVD本土企业

谁能屹立于大考之下


从本土IVD企业的业绩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整体营收和净利润的下滑达到了近五年来最大的跌幅。

企业普遍面临亏损的困境,例如,迈克生物的营收同比下降了17.22%,净利润更是暴跌了80.09%;润达医疗的营收同比下降了19.81%,净利润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这一现象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包括:体量更大、涉及企业更多的IVD集采开始进入执行阶段,直接冲击了企业的利润;DRG/DIP付费基本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这迫使医疗机构必须压缩检测成本。

此外,经销商库存积压问题日益严重,行业应收账款规模同比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导至企业面临资金流动性压力。

从Q1数据来看,那些依然保持增长的企业,国际化和差异化是它们脱颖而出的关键。

新产业为例,2025年一季度营收达到11.25亿元(增长10.12%),其中海外主营业务收入高达4.84亿元(增长27.03%)。试剂类产品的收入同比增长约40%,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增至43%,同时海外综合毛利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公司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及韩国新增子公司,目前已有14家子公司实现本地化运营,进一步扩大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布局。

圣湘生物一方面在呼吸道检测试剂方面实现放量,陆续推出了副流感病毒1、2、3型核酸检测试剂和人偏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另一方面,通过推出具有差异化的新型产品来抢占市场先机,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检测试剂,弥补了现有乙肝临床诊疗指标的不足;2025年推出的SansureSeq1000高通量测序仪,有望抓住国产替代的机遇期。

此外,通过丰富产品矩阵来打造完整的诊疗闭环。2025年初,圣湘收购了中山海济100%的股权,进军生长激素领域,并与其诊断试剂形成从筛查、诊断到治疗的全方位服务。此外,公司还通过CVC模式加大对真迈生物、英国QuantuMDx、安赛诊断、美国FirstLight等公司的投资合作,持续强化在分子、免疫等领域的布局。

中国IVD市场在过去五年中经历了大起大落。

2020年疫情的冲击导至市场出现分化;2021年新冠带来的红利达到顶峰;2022年抗原检测推动了市场的增长;2023年随着新冠热潮的退去,市场感受到了调整的阵痛;2024年政策的影响开始显现;直至2025年,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业内人士表示,第一季度已经充满挑战,但第二季度可能更加艰难。

03

从“价格战”迈向“价值战”


过去三年,IVD领域实施的集采,已覆盖包括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糖代谢、术前八项、性激素、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等在内的大多数项目。据医保局数据,集采在生化领域节约了约70亿元人民币,在免疫领域节约了约160亿元人民币。

2025年,IVD集采的步伐会放慢么?从传递出的信号来看或许并非如此。

年初,安徽、江西医保局这两大IVD集采联盟牵头省份在今年的任务计划中,都未明确提及新开展IVD集采项目。此外,先前有消息称IVD集采今年将不会执行。

然而,4月23日,安徽省医保局宣布启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4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的拟中选产品价格填报工作,涉及对拟中选产品的全国省级挂网最低价的填报

紧接着在4月27日,江西省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开展肝功能、肾功能和心肌酶生化类检测试剂集采中选产品价格联动的通知。

尽管“集采”可能会有所放缓,但显然“控费”的步伐不会停止。预计2025年,集采的焦点可能会从“扩围降价”转变为“稳价提质”

而参考此前国家医保局部署开展了“四同药品”(即同质量、同标准、同价格、同监管)挂网价格的治理,未来IVD或许也将加入“四同”治理。

或许,更为确定的是,技耗分离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协同推进。根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程,各省需在2025年第三季度前完成价格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与集采形成合力,通过“技耗分离”原则降低耗材占比,引导医疗机构提升技术劳务价值。

对于IVD产业而言,这或将打破“低价设备与配套试剂闭环”模式

  • 比如今年4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的“南雄市肿瘤筛查设备采购项目”,5台临床检验设备预算190万元,而三家厂商仅以总价4.9万元中标。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