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姗姗来迟的冷流终于来了,冷;形成对比的是,IVD行业的春暖也如星星之火,随处可见。 除了DeepSeek这个强大的赋能工具的诞生,还有就是华大智造这个意外“开门红”。2月4日,商务部发布的一则公告,将因美纳列入 “不可靠实体清单” 。作为全球基因测序领域的巨头,因美纳长期以来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市场覆盖科研、临床诊断、农业及法医学等多个重要领域;而华大智造是这一领域的新兴者,在其引领之下,国内市场份额逐年向国产企业倾斜。 无疑,此次消息震动了整个基因测序行业,二级资本市场迅速反应,春节假期后首个交易日,华大智造高开高走,截至2月10日更是冲高了66元;过去一段时间,包括华大系在内的许多科创企业之所以陷入不佳状态,有内焦,也有外困。此举解围,可给这些企业缓解,积蓄力量,打开发展空间,春暖之说大意如此。 平替吹响进攻的号角 企业层面,包括华大智造在内的多家国产基因测序企业相继发布置换、替代方案,以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实属自然,国产替代进度加快,国产产品渗透率将会上升。 华大智造在其官微表示“中国生命科学产业发展迎来了重大转折时刻”,“即日起,华大智造将根据用户的置换机型与开机频率,提供适配的设备或试剂抵扣优惠,并提供免费试用和demo体验。”等等。去年,华大智造在华大系的赋能之下,集齐NGS+纳米孔+时空三张王牌,在测序技术上不仅能自主研发并量产从Gb级至Tb级不同通量的临床级基因测序仪,且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激发光”、“自发光”和“不发光”三种基因测序技术及产品的企业,水平已有国际领先之势。 据财联社消息,华大智造也发布一份“平台置换需求收集表”,内容显示申请置换方除了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之外,还需填写“平台型号”及“目前开展项目”等信息,直奔主题。 国产企业的积极策应,还有赛陆医疗,真迈生物,易速微控等一众国产测序企业,纷纷对外发布相关的替换、迁移方案。 可以预见的是至少在国内市场,华大智造作为国内基因测序仪的龙头企业,成为填补这一空缺的优质选择。测序行业本就涉及生物安全和数据安全,此次平替行动和战略决策也是恰当时机,实现国产化对于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和产业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一扫诉讼阴霾 2023年9月,美国特拉华州联邦法院的判决,华大智造在与因美纳的专利诉讼中获赔3.338亿美元, 自2019年起,因美纳在20个国家和地区对华大智造发起专利、商标侵权诉讼,诉讼范围之广,涉及美国、德国、比利时、瑞士、英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严重影响了华大智造涉诉产品的海外销售,例如在部分国家,华大智造及其子公司受到临时禁令影响,不得开展在禁令期开展业务。 结合2023年9月的胜利,两个月后,虽然双方就美国境内的所有未决诉讼达成和解,因美纳向华大智造子公司支付3.25亿美元的净赔偿费,华大智造撤销对因美纳的反垄断诉讼,同时因美纳获得华大智造的“双色测序技术”系列专利授权。但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专利纠纷仍在持续。 从上述的这些陈述来看,华大智造本身的技术实力和水平地位已经是国际一流水平,部分领域已是赶超状态。我们在看这类企业的时候,绝不能简单看业绩,看财务数据,还要看其战略意义,无形的价值。 2023 年国内新增测序仪销售装机达695台,占国内基因测序行业上游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的 47.3%,连续两年在国内测序设备新增装机市场份额排名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在基因测序仪国内招投标市场,华大智造市占率高达56.41%。虽目前在全球市场份额其与因美纳相比仍有差距,但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华大智造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 “激发光”“自发光” 和 “不发光” 三种基因测序技术及产品的机构,技术储备雄厚。其自主研发的测序技术,在准确性、通量和成本等方面都具备很强的竞争力等等。 居安思危,不变的法则 从市场角度看,现阶段的政策环境,为华大智造创造了市场份额扩张的机会,但其他竞争对手也不会错失良机。如上述所说的赛陆医疗,真迈生物、易速微控等一批优秀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推出相应的替换方案,抢占市场。 另外,当前处在人类科技革命的新浪潮中,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基因测序技术的深度融合,会改变基因测序行业的业态。华大智造在一些领域确实做到了国际领先,并且由于测序的特殊性,有一定的国家地区垄断性,但仍需不断投入研发,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开发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继而在测序速度、准确性、成本控制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再创佳绩,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基因测序技术的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参考资料: 1.抢占千亿级市场:国内基因测序企业打响置换“竞速战”!,科创板日报,2025 2.因美纳列入清单,华大智造站起来了,医药魔方Invset,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