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摘要
产品服务:主要就是做医院检验科做不了或者不愿意做的外送检查。 服务内容:主要分类为生化发光、基因组、病理诊断、免疫学、质谱。 竞争要素:项目覆盖度、时效性、准确性、对临床的意义。 定价权:普检没有定价权,看好特检定价权,待观察。 运营资本:实验室运营资本比较重,需要持续有生意才能覆盖成本。 未来前景:医保控费影响,老龄化都是正向因素。 属于公共医疗卫生,不会有太高的净利率,主要规模增量和特检定价权。 商业模式思考
公司主要是提供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服务提供的主体为医学检验实验室,缩写为ICL。 金域医学主要的产品就是卖体外诊断的医学检验服务,和医院检验科提供的服务是一样的,比如化验血这些。公司服务分类大体为为生化发光、基因组、病理诊断、免疫学、质谱。 下游主要给医院服务,也卖给体检中心这些。医院之所以选择ICL的服务,是因为医院检验科能提供的服务有限,医学检验的种类特别繁杂,一般三甲医院能提供的医学检验服务大约为800种,像金域医学这样的公司能够提供约4000种。 上游为IVD-体外诊断产品提供方,体外诊断的产品包括体外诊断的各种试剂、仪器厂商,进口依赖比较重。金域医学就是利用IVD厂商提供的标准产品和仪器做各种医学检验,并给出检验报告给医院。
金域医学挣的是服务费,其成本主要是建设实验室的费用,人员成本,医疗仪器的购买和维护,试剂的易耗品的采购成本。对试剂和仪器产品依赖很重,好产品提供方大多为国外厂商,但是竞争也比较充分。 平均毛利率一般在40%左右,净利率前几年大约在10%。下游是医院,随着集采推进,没有太大的定价权,每年实验室仪器的维护费用不低,属于需要不断投入才能挣钱的生意,不算个太好的生意。实验室大约3-5年可以盈利,自由现金流要在后续估算。 构成公司竞争力差异化的核心要素在于项目覆盖度、时效性、准确性、对临床的意义。这些需要和竞争对手逐一分析。目前没有走出明显的差异,但是目测公司正在这些方面拉开和其他公司的差距。
检查分为普检和特检。 普检就是一些比较成熟的化验这些,大家基本都能做,量比较大,但是也没有太大差异性,这一块拼的是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对质量的把控。这块没有太大差异化,全国性网络和检验量构成一定护城河,但是像迪安诊断这种也有同样的能力,全国医院IVD集采之后,一般医院做这种普检的费用也不会很高,护城河不深,从历史数据观察看,这块净利率上不去,需要进一步观察。 特检就是结合一些新的一期和技术做的检查,我理解普检和特检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特检大概率是一般医院做不了,要么就是技术新,要么就是量少。特检的毛利率较高,但是也要搞清楚特检的性价比,如果量很少,肯定很难挣钱。
金域这几年的商业模式有一个很明显的探索,就是基于IVD的标准产品,叠加金域的医学检验的专业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做新的解决方案,做大附加值,像3000元的癌症早筛基因测学,MetaCAP, tNGS等这些就属于新的解决方案,这一块新种类这两年不少,但是商业模式是成立?高研发投入做出的新产品别人是否很快就能复制。要观察其护城河以及量。感性的判断,这块业务应该比较有前景。 一是数据样本足够丰富,人员专家技能经验足够的情况下,叠加人工智能,理论能够做出不少新的别人没有的解决方案,尤其能够覆盖一些比较罕见的病种,就是别人做不了的。专家经验在类似看CT片这种病理诊断场景也非常重要,叠加人工智能,大概率会有新的东西。这些都要持续观察。 二是掌握好成本收益平衡点,罕见病量小,需要让医生指导,量小可以在全国集中做,量大的各个分中心都可以直接做,加上一个好的物流网络,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