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12月解封之后,一转眼,又到了23年的年中,解封后这大半年,国内检验市场(医院、第三方临检)情况究竟如何?光读行业调查报告,恐怕是不够的,我们组织了小伙伴们走访了很多位医院和第三方临检的从业人员,将他们的观点形成了一份观察报告,以飨读者。出于保密需求,相关人员均为化名。 聂永元聂主任所在的医院是一家西南地区的二级医院,他表示从患者人数来说,2023年相比2022年大约有40%的增长(从200多人上升到接近400人),但是检测量的增长实际上是少于患者人数的增长的,这主要受到DRGs的影响,检测量同比只增长了大约20%。 如果从检测项目上来看,23Q1的增长项目主要是和新冠相关的检测项目,如心脏标志物、重症标志物等,而23Q2的增长项目则是常规检测项目,虽然从检测量上来看,23Q2项目23Q1没有增长,但是在检测项目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业务构成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顾高峰顾总也赞同聂主任的看法,他所在公司是一家主营业务为宏基因组检测特检业务的第三方临检,主要的客户是三甲医院,其他类型终端的占比很小。当前,宏基因组检测主要针对不明原因疾病的判断和确诊,顾总所在公司2022年较2021年的营收呈翻倍增长,但2023年迄今为止同比没有增长,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虽然终端宏基因组检测需求在上升,但对于宏基因组这种院外检测外送量医院会有意控制,外包率正在下降。 邓欣荣邓总的看法则有所不同,他所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是一个中大型的第三方临检,2022年非新冠检验业务的营收体量约为5亿元,在全国各地有大约10个实验室,2022年非新冠检验业务营收中特检业务的占比在90%左右,特检占比比较高是因为具备普检资质的实验室数量少。 邓总所在公司2023年的检验业务的销售目标是8亿元(同比60%增长),2023年截止到4月同比非新冠检验业务同比增长32%,四月较三月环比有所提升4-5%。邓总表示:“我们今年全年的营收同比增长预期(对应标本量增长)在35%左右。” 虽然观点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到,整体检验市场已经逐渐的摆脱新冠带来的影响,开始逐步回归常态。 一般来说,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可以分为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两类,门诊患者主要做血、尿等常规检测,而住院患者则会做更复杂的检测项目。从检测量分布来看,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的检测量比例大约为1:4,门诊患者主要做体检项目,但体检项目在疫后恢复的情况还不是很理想。 而DRGs的落地执行对于住院患者的检测量影响较大,因住院患者检测量的院内权重很高,所以这对于整个院内的检测量有较大的影响。聂主任所在医院是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执行DRGs政策的,刚开始半年对于检测量的影响还很小,真正开始有影响是从2023年开始的。 DRGs对于检测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重症患者身上,在实行按病种收费后,医院对于重症患者的处理控费经验不足,经常会出现费用超标的情况,为了保证费用不超标,医院会尽量在患者治疗的早期控制费用,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检测费用了。 “DRGs政策实施之后,检测结果互认的可能性在逐步增大。”,聂主任说,“这会带来检测量的下降,虽然我们医院还没有开始正式执行这一点,但我认为这会是个趋势。” 当前,检测结果互认在医院之间难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医院对于患者在其他医院的检验结果的时效性不认可,所以检测结果互认对于检测量的影响暂时还没有体现出来。但如果国家出台政策强制推行检测结果互认,会对检测量造成显著影响。 顾总对DRGs则表示轻松,这对他们影响不大,毕竟DRGs对于类似宏基因组检测这样特检项目样本外送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特检样本大多是不进医保,属于自费项目,采用的是院外收费模式,DRGs对这类样本的成本控制没有约定,因此,像宏基因组检测这种院外收费的项目是由医院自身在进行控制的。 聂主任说:“我们医院没有明确约定那些项目样本外送,哪些不能,普检和特检都是可以外包的。” 从具体落实的角度来看,样本是否外包主要取决于医院是否具备相应项目的检测能力,如果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那么在不出现突发状况时,该项目是不会进行外包,因为检测本身对于医院来说还是利润项,另外医院自己做检测报告出的更快,检测结果更值得信赖。在这个基础上,普检医院一般不进行外包(除非出现停电、仪器坏掉等特殊状况),特检则大部分进行外包。 而且,新冠期间医院大规模建立PCR实验室带来了一个变化,让医院可以做一些可以通过PCR进行的特检项目医院开始自己做了。 像聂主任所在的医院主要是将病理项目、测序(肿瘤基因、宏基因组)项目和质谱项目样本外送。目前他们外送项目的费用最高的是病理项目,大约一个月4-6万元,其他项目外送费用一个月2-3万元,外送样本的价格也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既没有涨价,也没有降价。外送样本的数量在过去几年变化不大,聂主任表示,外送样本量变化不大和医院定位有关系,实际上,小宏基因组检测的需求有明显的提升,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大)宏基因组的价格太贵了。 对于检测样本外送,聂主任认为主要还是起一个辅助和补充作用,对于医院来说,他们还是需要具备独立的检测能力的,只有那些医院开展成本较高,需求分散的项目才倾向于进行外送,所以未来样本外送还是集中在特检项目上。而且,目前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是要求医院具备检测能力的,同时经常会对医院检测能力进行巡检,这些都导至普检的外包率难以得到提升。 第三方临检的数据服务对医院的影响也比较少,目前主要还是体现在检测数据的传输上面。数据分析本身对于医院的帮助还是在科研层面上,而像聂主任所在的二级医院,也就是职称论文的时候才用的上,而且,聂主任表示第三方临检的数据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定挂钩,而患者的临床表现在论文中占据更显著的作用。 但从第三方临检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情况有所不同。 如果我们从支付渠道角度看,就会发现,特检20%左右为政府采购(主要是出生缺陷检测和无创产前筛查),80%左右是医院外送,政府采购部分今年的情况比较差,但医院外送的情况还比较好。 邓总公司的特检大部分都是基因相关检测,除去政府采购的约22%的采购金额,医院外送样本具体来说包括出生缺陷(占比39%)(孕前、孕中、孕后)、肿瘤检测(占比14%)(肿瘤早筛、用药)、感染性疾病(占比14%)(mNGS、tNGS、呼吸道六联检)、(非肿瘤)用药指导(占比2%)、大健康(体检中心补充检测)(占比6%)和其他(亲子鉴定等)(占比2%),质谱业务是2022年才开设的,体量不大(百万规模),病理业务体量也不大(占比2%,百万规模,邓总公司最近新收购了病理实验室)。 新冠后很多第三方临检都挣到了钱,也在布局新的检测板块,比如兰卫医学就要在每个省份建立病理中心,目前来看病理检测会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因为病理检测的能力对于医院选择第三方临检的厂家来说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肿瘤先关的检测一定会联动病理检测。 病理检测对病理医生的要求比较高,很多医院都不具备病理检测能力,病理检测需要进行外包,而真正具备资质的病理医院全国统计在册也就1万人左右,其中有很多人已经在医院任职,出来兼职或者直接加入第三方检验机构的病理医生人数有限,这导至各家第三方临检都在争抢病理医生,第三方检验机构通过病理检验能力绑定医院的检验科会成为一条重要思路,具备病理检测能力的第三方临检一般会通过这个能力去抢客户。对于第三方临检来说,开展业务的顺序通常是NGS平台、质谱平台、病理平台、FISH平台。 对于外送检测量,邓总认为还是会呈20%上下的增长发展,但是检测项目的价格会出现结构性的变化,原来特检中3000元以上的项目占比是较高的,可是目前终端对于检测项目的价格接受度是在下降的,这种高价类型的检测项目量不太会增长,近期一些检测价格在1000元以内的项目数量在增加,第三方临检的预期是用这些价格较低的特检项目替换部分普检项目从而实现增长。 宏基因组检测作为一种较新的产品需求,对于不明原因疾病确定的需求一直存在,只不过过去主要使用qPCR法或培养法进行鉴定。近两年需求增长较快,实际上也是经历了5年左右的市场推广期,然后需求上在近两年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如果以一个重要节点来界定产品的放量节奏,那么这个重要的节点是宏基因组检测的临床意义在全国性大会上得到了权威专家的背书,这驱动了院内对于宏基因组检测的需求。很多新型检测产品的推广都需要较长的市场教育期,在需求端对这些新型检测方法的临床检测意义达成共识后市场会快速扩大。 质谱检测目前主要的需求来自于精神类疾病药物定量,过去质谱检测需求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质谱平台价格太高,随着国产厂商的崛起,质谱平台的投放变成趋势,这驱动了质谱检测的需求,目前质谱检测量的增速是超过NGS平台的。目前质谱检测主要有两种方式,终端医院检测或者外送第三方临检,部分投放质谱仪器的终端医院样本量不够,开机时间较低,导至整体运行成本居高不下,最终也只能外送样本。从这个角度出发,质谱检测的规模效应很强,未来质谱检测的供应方会是第三方临检和大三甲医院,大三甲医院通常会有第三方临检参与共建。 目前医院中最难招的就是病理医生,主要原因是还是因为供给不足,医学专业的学生还是更倾向于做临床而不是医技,另外病理医生对于经验的要求非常高,病理结果的分析需要有90%以上的符合率,没有5年以上的病理检验很难独立处理病理样本,招人只能找有经验的人。专家所在的医院一直在招聘病理医生,不过效果不佳,现在基本上考虑招应届生自己培养了。AI对于病理项目的帮助短期看不是很大,因为最后还是需要病理医生来处理样本。 对于大型第三方临检来说,目前普检的净利率会在8%左右,特检的净利率会在10-15%区间,未来2-3年这个区间,检测业务应该是处于利润率下降的通道的,主要有两个原因:检测项目尤其是特检的低价化(终端支付能力在下滑)和竞争的加剧。 特检数目众多,而一些新型的特检对于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比如数据的解读。规模较小的公司通常会专精某个领域,尤其是新领域,这些领域通常检测量不大,但是价格高,规模效应不明显,龙头公司覆盖的检测项目多,在这些新领域上较这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没有技术优势,专注度也会差一些,最终导至在某些终端检测结果认可度不够。未来在特检领域这些小公司还是会持续存在的。 新冠也催生了一批新的小型第三方临检,也给过去一些经营情况不好的第三方临检续了命,这些第三方临检都在寻找非新冠检测尤其是特检的发展方向,在思路不清晰的时候,产品的同质化趋势明显,这都会导至竞争的加剧和外送样本价格的走低。恐怕需要两到三年行业的竞争格局才会稳定,出清掉大部分第三方临检,行业集中度会大幅提升,但是行业出清的这两三年中,竞争会非常惨烈。 新冠检测的回款,顺利嘛? 邓总公司是有10亿元左右的应收账款,目前也是在积极处理新冠检测应收账款的回款。他认为应收账款基本不会大规模变成坏账,政府还是会慢慢交付回款,但是整体的周期会是3年上下。经济比较好的省份回款周期会相对更短一些,邓总公司在经济较好的省份回款周期会在2年左右,今年大概会回款50%-60%。经济不好的省份,今年的回款比例难以超过三分之一,回款周期会在3-5年。 新冠回款会对样本做一个折扣,新冠回款如果说应收账款是以2022年新冠检测物价局大致的价格计算,即3.5元左右单个样本来做财务暂估收入,那么最终的回款时,单个样本的最终价格在折后会是50%-60%这个区间,基本不会按照3.5元单个样本的价格进行回款。真正完全不回款,做资源置换(土地、债券)的比例会非常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