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刘博,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我和大家介绍了分子、质量测量和质谱图,在今天这篇文章当中,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选择质谱数据的显示格式。 测量质谱和/或显示结果的最佳方式是什么?答案取决于为光谱计划的应用。如果临床分析不需要超过单位质量的高分辨率(质量分离),也不需要显示各个峰的形状,那么简单的每峰一点(向心)分析和显示就足够了。然而,有许多质谱学家选择以「连续模式」测量他们的数据,即以1/10质量单位(或其他小数)获取数据,然后通过曲线拟合和曲线下面积计算进行处理。这种方法可以为获得的数据产生更准确的质量值,但与简单的每质量点的方法相比,可能需要更多的采集时间,并需要更多的计算机存储空间。 还值得注意的是,质谱的不同呈现方式与归一化有关。许多实验室的习惯做法是将每个光谱归一到基础(最强)峰。这可能会让刚接触这门技术的人感到困惑,所以建议在从数据中得出任何推论之前,要认识到归一化的条件。图1显示了两个质谱的比较,这两个质谱已被(A)归一化为每个显示的基峰(上层,m/z 222,5.0e6计数,下层,m/z 227,1.0e6计数),以及(B)归一化为上层检测组合的基峰(m/z 222,5.0e6计数)。在(A)和(B)中,上面的光谱和下面的光谱都是相同的数据。在(B)中更明显的是,受影响的痕迹显示在上层检测组合。很明显,如果要得出正确的推论,必须很好地理解数据的表述。 图1 | 质谱的比较 (A)每个光谱都被归一化为每个光谱中最强烈的峰;上m/z 222 5.0e6 counts;下m/z 227 1.0e6 counts。 (B)两个光谱都被归一化为上图中最强烈的峰的强度-m/z 222 5.0e6 counts。 (A)和(B)中的数据完全相同,但外观有明显的变化,在(B)中直接比较要简单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