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IVD原料企业的独立性,这很可能也是一个容易得罪人的话题,但,那又何妨呢? IVD原料企业的独立性,对于下游试剂生产厂商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这一点从我国半导体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就能看出:荷兰的光刻机、日本的半导体加工设备、台积电的芯片,迫于美国的压力都中断了供应。这些供应商,说到底,不具备独立性。所以在IVD行业,大家目前对供应链的安全、对“卡脖子”原料的风险也相当重视。 然而实际上从整体的态势去看,我认为IVD原料企业的独立性越来越差,或者说在逐步弱化。主要体现就是原料企业和试剂厂商的界限被打破,两者互相整合。一种是并购,举两个例子:一、2022年7月,Meridian被韩国体外诊断公司SD Biosensor收购。Meridian目前已经跻身为一线的进口原料品牌,国内营收过亿,用户众多;二、2021年9月,迈瑞完成对Hytest的收购交割。同样,Hytest作为一线进口原料品牌,是国内免疫诊断公司绕不开的存在。无论是SD Biosensor还是迈瑞,我毫不怀疑他们的初衷并非破坏原料企业的独立性,而是解决其自身对掌握核心原料的需求。比如SD Biosensor想借助收购Meridian加速进入美国体外诊断市场。同时Meridian和Hytest的公告中都强调和承诺了其原料业务将继续独立运营。(其实仅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行业里对原料企业的独立性是很看重的,不然为什么要去强调呢?) 另一种是有试剂厂商背景的原料企业越来越多(可参考之前的文章《原料自产,IVD企业的标配!?》)。这种情况在当下的国内确属屡见不鲜甚至说已成潮流。但如果时间往前追溯,很多年前,试剂厂商对与竞争对手有关联的原料企业有着很强的防范和排斥心理。阿匹斯是国内最早的IVD原料销售公司之一,由于其与利德曼的关系,哪怕它只是转售或分装销售进口品牌的原料,相当多的试剂厂商原则上都回避与其合作。正是基于这种认知,我始终认为试剂公司若真的要卖原料,并且想卖得多卖得好,应该努力赋予原料业务以独立性,以打消用户(同时也是友商,或者说竞争对手)的顾虑。然而有些公司的操作我是看不懂的,比如科华——去年10月份科华生物在其公众号上正式宣布开售其自产原料。科华生物在中国IVD历史中的地位让很多人仰望,坦白讲在其与天隆的纷争中我更偏向科华,但它直接开卖原料这事儿,我实在觉得过于简单粗暴了。或许是我格局太低了,此处提及就权当免费帮它打广告了。 说到这儿很多朋友可能要反驳我了,试剂公司卖原料卖得风生水起的大有人在啊,比如九强的OEM试剂。确实,OEM试剂也可算作原料,但它和原料区别还是挺大的。OEM试剂供应商的更换相对容易,相当多的试剂公司出于提高研发效率、加快市场进度的考虑,初期采购大包装,市场放量后转成自产已成通行做法。作为国内生化老大的九强,产品多,品质好,且很多品种被其它公司作为比对标准,因而其生化OEM试剂的用户繁多。但即便如此,那些与九强处于同一身位和体量的直接竞争对手,例如迈瑞、中元、美康,显然不会在其用户之列。 要真说试剂公司把自己的原料卖到全中国的大小友商都在使用,我能想到的只有罗氏诊断了。早些年,有用户一开始对使用罗氏原料抱有顾虑,后来一想到跟罗诊的巨大差距,就自然释怀了。所以,行业老大的深厚底蕴和领先优势不得不让人钦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