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疾控发布的全国新冠感染大数据,2022年12月8日以后,全国(不含港澳台)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实行愿检尽检,同时部分地区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数量开始呈断崖式下跌。 12月9日检测量为1.5亿,2023年1月1日降至754万,1月23日降至最低28万。 前段时间,山东济南一夜之间重新启动了746个核酸采样点,继续提供免费混管服务,但也仅仅是给大家自愿检测,看现场图,去做核酸的不多。有人说在开倒车,有人说是为了科学防控。不过没有其他城市效仿。 前几天,江西东乡发布全区核酸检测通知,随后被舆论热议登上热搜,后迅速删除推文改为自愿检测,记者现场观察,发现去检测的人很少,很多人表示不想去,没时间。 到此可以说,核酸检测重启无望,要彻底告别新冠核酸检测了,新冠核酸检测产业是彻底的凉凉了。 民众苦核酸久矣。 疫情三年,不知道做过多少次核酸,就我一个不太经常出门的人来说,至少也做了上百次。公开数据显示,到2022年4月,全国就已经做了115亿次核酸,后来就是常态化核酸时期,检测的频率更加密集。不做没办法,不能乘交通工具、不能进入公共场所,还会各种赋码,电话催做。无论是下雨、风雪,都阻挡不了去做核酸的步伐。 在防疫政策的驱动下,也造就了IVD领域千亿级别的核酸检测市场,有专门做检测的,有生产试剂的、有卖检测车的、有生产采样管咽拭子的等等。 现在,全国一天做核酸的人数只剩28万,按单管16元计算,总额也不到500万元。可以说,这一板块的业绩基本宣告结束。相关核酸企业还不得不面对大量库存的原材料、成品,以及大量的应收账款,短时间恐怕难以消化。 结合一些公开数据,我们统计了一些代表性企业的新冠业务占比。 迪安诊断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7.53亿,新冠核酸检测收入47.48亿元,占比44%。 达安基因2022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6亿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实现营收46.3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为69.41%。 硕世生物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6亿元,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实现营业收入13.42亿元,核酸提取试剂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两项占比约64%。 明德生物表示,2021年新冠核酸检测试剂销售收入约占总体营业收入比例为71.46%。 圣湘生物2022年前3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0.68亿元,新冠业务收入约24亿元,占比约59%。 之江生物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0.196亿元,核酸检测试剂盒收入占比为58.18%,约为11.75亿元。 以上的数据,还不包括企业从事其他新冠相关业务的收入,真实的含冠量应该比上面的数据还要高。 所以,以上的这类IVD企业在2022年将迎来业绩巨变,毕竟很大的一块业务基本没得做了。 不过,新冠检测仅仅是核酸检测其中的一个小项目,整个核酸检测市场依然很大,肿瘤、呼吸道疾病检测、伴随诊断、遗传病检测等都大有可为,加上完善的分子诊断实验室已经建好,项目开展起来,更加容易。 当然,像新冠一样的海量市场和买方市场必然不复存在,业务也不会再像前几年那么好做了。新冠核酸企业要做好打硬仗,业绩承压的准备。不过,新冠核酸检测带来的收益已经让相关企业荷包鼓鼓,重新上路,必然是满怀信心。 不要再留恋核酸检测,已经成为历史,要向前看,迎接新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