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敦力宣布,大中华区研发副总裁彭扬决定寻求外部机会,其last day 在10月23日。 彭扬于2011年5月加入美敦力(柯惠),历任心血管、患者监护业务负责人,2018年1月开始任大中华区研发负责人。 在加入美敦力之前,彭扬在飞利浦医疗工作10年,历任高级研发科学家、战略拓展经理及专业新兴市场负责人。 目前美敦力已启动内外部人才评估寻找继任者。在过渡期间,将由现任大中华区商业赋能与数字化市场拓展副总裁Noah Friedman暂代大中华区研发负责人职务。 据医人才了解,彭扬将加入一家民营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爱朋医疗)担任其研发负责人。
研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医人才借此机会为您盘一盘全球TOP10医械企业大中华区研发负责人的来龙去脉。 *** 截止目前,史赛克中国没有研发,主要为贸易业务;碧迪中国研发负责人暂空缺。 TOP医械公现任中国研发负责人 雅培诊断亚太研发负责人殷鹏 殷鹏在雅培任职超过17年,
殷鹏拥有很不错的学历科研背景:天津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5年外科医生工作经历,曼尼托巴大学病毒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分子病毒学、肿瘤)博士后。2000年加入美国制药公司Zycos担任高级科学家。 2004年加入雅培全球研发中心后,至今一直服务于雅培公司。 雅培中国研发: 2021H1集团全球研发费用(亿美元):13.08(同比+14.5%) 目前,雅培在中国有2个研发中心。
目前,雅培诊断的本土研发创新不及贝克曼、罗氏、西门子医疗。 雅培心血管主要为贸易业务,中国没有研发生产。 2018年1月-2021年10月:由彭扬任美敦力大中华区研发负责人。 彭扬 美敦力中国此前研发负责人, 2018年1月之前:由现任美敦力大中华区CEO 顾宇韶兼任负责研发中心。 当时, 彭扬时任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高级研发总监。 周峥嵘时任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高级研发总监。
李元勋时任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高级研发总监(目前在任)。 美敦力中国研发: 2021H1集团全球研发费用(亿美元):12.69(同比+5.9%) 2012年8月,柯惠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正式成立;同年美敦力在上海成立创新中心。 2015年,随着美敦力与柯惠的合并,两个研发中心也正式整合,成为美敦力全新的中国研发中心。
截止目前,从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诞生的创新产品超过20多个,大多销售到全球各市场;覆盖外科、呼吸和监护、血管治疗、专科治疗、糖尿病等。 强生创新亚太区负责人王丹 2018年2月-至今,王丹任强生创新亚太区负责人。 2012年8月-2018年1月,王丹在碧迪医疗,历任临床开发全球总监、大中华区研发中心及医学事务部总监。 其实王丹也是老强生人,取得博士学位并在医院工作三年后,她加入的第一个企业就是强生医疗,一待就是七年,时任强生医疗中国医学事务负责人。 强生中国此前研发负责人, 2014年9月-2018年2月,吴冬任强生亚太创新中心负责人。
强生中国研发: 2021H1集团全球研发费用(亿美元):65.72(同比+24.3%) 2014年9月,强生亚太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总部位于上海,并在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日本设有分部。 碧迪医疗历任中国研发负责人: 2014年-2016年,BD大中华区研发部总监Jason Hwang(韩国人,目前任碧迪韩国GM)。 2016年-2018年,BD大中华区研发中心总监王丹(目前任强生研发负责人)。
目前中国研发团队直接和总部对接。 碧迪医疗中国研发: 2021H1集团全球研发费用(亿美元):6.08(同比+13.7%) 2016年6月,碧迪医疗大中华区研发中心在苏州成立。由此形成以上海为创新设计中心、以苏州为实验中心的“研发双中心”格局。
据碧迪医疗2021上半年财报显示,
亚太生产和研发基地总经理MarcoCairoli(马凯) 2018年11月-至今,MarcoCairoli(马凯)是罗氏诊断亚太生产和研发基地总经理。
罗氏诊断中国此前研发负责人, 2018年11月之前,由Pavel Kubalec(柯保罗)任罗氏诊断亚太研发负责人,
罗氏诊断中国研发: 2021H1集团全球研发费用(亿美元):8.3(同比+3%) 2015年4月,罗氏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在苏州工业园正式成立。
罗氏诊断苏州目前研发上市2款IVD产品,
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军 孔军是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统管包括研发。旗下各产品线有相应的研发总监具体负责。 孔军在西门子医疗任职超过21年,历任物理师、CT业务负责人等。2016年开始担任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西门子医疗中国研发: 2021H1集团全球研发费用(亿美元):7.73(同比-2%) 上海、无锡、深圳三大基地,分别承载不同产业线研发。 上海基地:1992年成立, 致力于CT计算机断层扫描仪、X光摄影系统、移动C形臂、数字化医疗,及相关零部碎的研发生产和客户服务。 2018年,在上海还专门成立了针对数字医疗研发的,数字化创新中心。 深圳基地:2002年成立,
无锡基地:2003年成立, 是西门子医疗在德国之外唯一的X射线管及X射线管组件研发和生产基地。 GE医疗中国首席创新官、GE中国研发中心董事长 戴鹰 戴鹰是现任GE医疗中国首席创新官。
同时兼任GE中国研发中心董事长。
戴鹰1998年加入GE医疗,历任中国和美国区担任电气工程师、工程部经理、全球供应链生产运作经理等。 GE医疗旗下各产品线也有相应的研发总监具体负责;同时汇报给总部产品线研发负责人和戴鹰。 GE医疗中国研发: 截止目前,GE医疗在中国建有四大全球研发生产基地,
GE医疗中国如今已是其全球最大的医疗设备生产和研发基地。 大中华区研发及上海创新中心负责人姚智清 2019年-至今,任飞利浦大中华区副总裁,大中华区研发及上海创新中心负责人。 加入飞利浦前,姚智清在西门子医疗任职超过21年。 历任架构师、临床医疗流程解决方案研发负责人、全球副总裁兼IVD业务自动化与信息解决方案全球研发负责人。 飞利浦中国此前研发负责人, 2016年-2019年,飞利浦大中华区研发负责人是王熙。 2019年-至今,王熙在飞利浦美国任CTO。 加入飞利浦之前,王熙是锐珂医疗中国的研发GM。 飞利浦中国研发: 2000年,飞利浦(中国)研究院在上海成立,是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之一。 伴随临床的数字化趋势以及飞利浦数字化转型战略。 2016年,飞利浦(中国)研究院成立了中国数字创新中心。
中国研发负责人张成 张成在波士顿科学任职超过20年。历任工程师、研发经理。 2016年2月开始任中国研发负责人。(之前中国区研发负责人是Global调任的) 波士顿科学中国研发: 2021H1集团全球研发费用(亿美元):5.74(同比+5.9%) 2010年,波士顿科学就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也是其除美国之外的首个研发中心。
2020年9月,波士顿科学中国区“第二总部”与创新培训学院、西部物流中心落户成都。
中国团队参与研发的Heart Logic心力衰竭诊断技术,连续获得2019年、2020年盖伦奖“最佳医疗技术奖”提名。 新冠疫情期间,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创新产品Heart Connect系统为医生提供远程临床支持。 中国临床与全球很不一样,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跨国企业需要更多中国定制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而要达成定制化,需要将研发、临床、生产、服务等核心环节落地中国。 此外还需要更多跨国药械研发团队走出实验室,走进中国本土医院、手术室,成为医生的影子。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