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这个词最近一段时间特别火,各行各业都在讲内卷,它指的是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的资源,从而导至个体的“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关键词有两个:同行+有限的资源。IVD也在卷,显然并没有人喜欢内部卷,内部资源有限,怎么办呢? 出路有两条,要么做大内部蛋糕,要么抢外部的蛋糕。说的文雅点,就是下面两条: 一是积极抓住国内高速增长的市场机遇,做到细分行业的前三名; 二是国际化,拓展海外市场。 做到国内细分市场前三需要长期耕耘。同质化竞争的本质是产能过剩,创新不足,应该依靠中国的高质量产品和成本优势,通过进入新兴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无论走哪一条路,要形成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有创新产品。而创新产品如果只是做中国市场的产品,是很难支撑起高成本、长周期的研发投入。 为什么说在现阶段国际化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呢? 行业和市场端 从目前国内的IVD市场环境来看,内卷是避免不了的,因为产能过剩是一个现实问题,只有靠市场机制慢慢调节,淘汰一批,整合一批,从一窝蜂同质化走向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整个行业的利润在国家政策的压力下都面临着利润被挤压的境地,如果既没有能力研发创新产品,也没有更好的开拓新市场,面临的外部环境将越来越困难。 新冠疫情是个契机,整合新冠出海的渠道,把其他产品也进行整合推广,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是一个避免内卷的解决之道。 产品端 对于大部分的诊断产品而言,欧美、亚非拉和中国市场的核心需求是类似的,不需要做很大的产品改动,基于同样的产品内容,在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进行局部的产品开发,成本并不高。 对于大部分的国内企业,由于长期在国内的竞争环境下,面对国内多样化的高中低端市场,已发展出面向各类型用户的全产品线,小到卫生院,大到大三甲,早已见多识广。 同时,通过拓展全球更广阔的市场,提高产品覆盖规模,平摊产品研发成本,可以加大研发投入,进行创新产品的研发,推出更好的产品,进入良性循环。 已经在路上 国内企业借助新冠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已经是业内共识。 当然,真正的国际化不仅只是做产品输出,还可以有研发输出,管理输出,价值输出和工业产线输出,只有拥有全方位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 国内现在有个别企业在个别领域,在技术和产品上得到了跨国公司的一些认可。 对于这些研发能力强,有专利创新产品的企业,可以在拓展海外渠道的同时,也能通过和跨国企业合作,利用其成熟的渠道,授权其在海外经销产品,快速占取市场份额。目前这个模式在国内的某些IVD企业已经在做了。 除外产品合作,对于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合作的形式和跨国企业合作,拓展海外市场,立足中国,辐射亚太和全球。 当然,目前国内整体水平跟欧美的跨国巨头还有差距,中国企业还要学习跨国公司的经验,利用中国的市场、成本优势,在把中国市场做好的同时,出海远航,争取成为IVD行业的华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