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不少同行私下讨论过这个问题,也在好几个行业群内争辩过,因为这个玩意指向性很明确,而且我个人的意见几乎都偏向负面,在几个相关企业还有同学和朋友,没想写文章来谈这件事。架不住有些同行私下常常来向我“请教”(实则指点我),在这里一并把个人想法和盘托出,写简单点,点到为止,不然伤了和气。以后再找我聊这个,我就只有闭门不战了,给我寄红绸子衣服也没用。 01 千亿市场、风口、赛道 经过互联网企业不厌其烦的洗脑,一些不良风气逐渐扩散蔓延,还是希望IVD企业能够少受影响,毕竟这些词现在也不是什么好词,容易和忽悠、骗子联系起来。 提供几个数据 ◆ 2019年IVD市场整体规模刚过1000亿(为什么不提2020?新冠的原因,不具代表性)。 ◆ 2019年全国住院人次2.7亿,医疗服务人次87亿。 ◆ 2019年全国医疗床位数约686.7万张。 ◆ 新冠核酸检测全国如果每人1次,每次80块收费,刚刚过1000亿。 以上,不知道千亿市场怎么来。 朋友说,海外市场啊,估计是新冠试剂出海让他们有些飘了,除了新冠,还有其他IVD试剂在海外卖得多好吗?以前没有,短暂的将来也不会有,新冠如果不是因为国内迅速控制住,有强大的动员和生产能力支撑,同时国外又水深火热的话,哪有这么好赚。 5.28日,国内某企业新冠检测试剂被FDA叫停,往后光拿个CE就能往外卖也将成为历史,兔子逮到一只吃了就好,不要幻想以后每天都有兔子往树上撞。 02 呼吸道病毒多联检的逻辑是否成立 1.大家想一个问题,呼吸道病毒并不是现在才有,历来都有。新冠之前,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爆发在这个世纪就经历过SARS、MERS、H7N9、H5N1,为什么之前没有人觉得做呼吸道多联检是风口,有意义呢?新冠是否赋予了这种意义的产生? 归根结底,因为新冠不一样,有两个特点,传染性极强,且还要命。前面几种可能死亡率比新冠都高,但传染性弱,所以没引起这么广泛的传播。那其他呼吸道病毒呢(比如多联检的那些)?不好意思,和新冠比,就是弟弟,跑得不快,伤害也不强。 所以,目前应对疫情,只是需要把病毒感染分为新冠和其他就可以了,这也就是筛查新冠的意义。只要你不是新冠,你是其他啥啥,who cares? 2.有同行说,现在正是时机,借由新冠一役,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设备普及,老百姓核酸检测做了全民教育。这两点确实是利好分子诊断的普及和开展,但和呼吸道联检是两回事。你不能说中国人口增长了,就啥东西都好卖了吧。智能手机普及,网购教育很好,也不是所有电商都是好生意哦。 3.从临床意义上来看 我为了写这篇文章,翻了流感诊疗方案,还查了诸如副流感,合胞病毒等治疗方案,基本以下几条:(1)自限性,自己好;(2)对症处理;(3)抗病毒药物。 至于儿童,住院患者,你要说确诊吧,是不是panel不够,达不到确诊的目的?排除诊断确实又没啥真正临床意义。有人说,可以防止抗生素滥用。我想说,抗生素滥用这个问题,要解决的话不需要靠这个多联检,多联检也指导不了是否用抗生素。你既无法为抗生素使用提供证据,又不能排除细菌感染而不使用抗生素。 03 说说销售的事情吧 和我聊这个事的大多数是做市场或者销售的,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04 不要过分相信营销的力量 市场很浮躁,往往热闹过后一地鸡毛。做投资的朋友,看企业,产品还没出来的不投,我很困惑,请教指点迷津。他说,产品研发哪里需要多少钱,几百万就够了,这点钱找政府,自己凑都没问题,真正做市场的时候才是上亿往里砸,互联网产品如此,你们ivd不也一样,还都是oem。我能说啥呢,现实目前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现在还有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样的故事在销售圈子里面广为流传,大家都笃信,好的销售,“屎”都能卖出去,但事实上不是如此,产品不对路,你会做得很艰难,也难长久。 05 关于专家 很多朋友说,拜访儿科专家,呼吸科专家,反馈很好。这个不排除,但很多时候并不是这么回事。 06 写在最后 时势造英雄,倚靠新冠,不少国内IVD企业抓住了机遇,尽管用这个词在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下不太恰当,但“狂欢”确实能描述部分企业和个人。 用毛教员的一句话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