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这个卡盒来个特写。我觉得外观上还有比较大提升空间。 听学术经理讲,他们的成本跟层析几乎持平,或者说略高一些。那似乎还能玩一玩。但是自驱式的微流控,它到底有没有意义?以下纯是个人观点,不一定对,看看就好。 含光微纳,展会上看见他们好多次,孜孜不倦地推进中国的微流控事业。我从他们官网上截了免疫微流控的演示视频,先来一起学习下。 通过注塑工艺,实现在塑料上的微米级通道,通过疏水和亲水处理,可以让流体顺着通道流动。 总结下这样卡盒式的免疫微流控
就是这样的设计,看着其实跟免疫层析没啥差别。层析在纤维素膜的孔里跑,这个微流控就在孔道里跑。能想到的优势,似乎只有CV?由于没有亲手做过微流控,我也不清楚在最低检测限时,它的CV能到多少。有经验的同学,请在后台留言,谢谢。在跟业内人士沟通中,一直有收到这样的信息,就是微流控卡盒生产报废率很高,既如此,CV我想也低不下去。如果CV低不下去,它对层析的技术优势就荡然无存了。更何况赛多利斯还有这样的微流控膜! 在膜上加工微流孔道,通过疏水和亲水,使得溶液只在孔道里通过毛细作用爬行。赛多利斯的朋友说,国外用这个设计的产品快上市了。那么别说上面卡盒式的免疫微流控了,就算是碟式多联检的微流控,与这个膜基的相比,又有什么优势? 国外知名的微流控产品,就是Quidel了,厚实的卡盒,看着就是个加强版的荧光层析产品。微点的微流控跟它有点相似。Triage的心肌产品性能咋样,有评估过的同学,可以在后台留个言,看看跟层析相比,性能到底多优秀。 个人感觉,真正的免疫微流控,应该跟分子一样,通过操控流体在不同的腔室进行反应,从而实现POCT产品跟实验室检测一样的性能水平。 下面这家是英国的Lumira Dx, 也是一家微流控产品,开发的新冠抗原检测产品有FDA的EUA。 我查了下它的说明书 The Test device contains: • Rabbit and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ies • Fluorescent particles • Magnetic particles • Buffer and stabilizing agents 说明这个试剂测试过程中应该使用了磁珠进行清洗分离等操作。可以看到这个试剂卡很小巧,似乎就是个软软的薄片。生产成本和报废率现在无从得知。但是已经量产了,用于在英国的新冠检测。 跟它类似的华迈兴微是国内POCT微流控发光的先行者了。但是跟Lumira Dx相比,卡盒和机器还是要大一些。卡盒的厚度估计得顶Lumira Dx的5个以上。 单人份的发光在展会上有好多,50ul以上的样本,加上单人份发光试剂里预包埋的液体,实现单人份发光并不需要微流控技术。相比于分子POCT,免疫检测的步骤的确是要简单些。 综上
所以,免疫微流控着实有些尴尬。或许Lumira Dx这样极致小巧轻便的微流控才能更凸显它的设计和优势,更轻薄意味着更少的材料和运输保存的成本。 期待有新的应用和技术出现,让微流控在免疫检测上也能大展拳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