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年发展,目前高通量测序可主要分为三大技术流派,一是以Illumina为代表的桥式PCR扩增与边合成边测序结合的技术路线;二是以Thermo Fisher为代表的乳液PCR扩增与半导体测序结合的技术路线;三是以华大智造为代表的DNA纳米球与联合探针锚定聚合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这一路线得益于2012年华大基因收购美国Complete Genomics公司开启测序仪布局,并于2016年成立华大智造。 从2017年开始,华大智造几乎保持一年一更新的速度,其陆续发布的测序系统MGISEQ-2000、MGISEQ-200、DNBSEQ-T7及DNBSEQ-T10×4RS都比肩国际水平,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也因其测序仪的发布成为中国基因领域的“JP摩根”。可以看出,国产制造的技术水平已从满足常规测序需求走向“超级测序”和“颠覆式创新”。哈佛医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乔治·丘奇曾对华大智造做出高度评价:“有了核心技术,华大智造能够实现测序价格可负担,且测序错误率基本为零。” 如今,华大智造已在基因领域形成完善且可靠的多项源头性核心技术,并逐渐发展出了以“DNBSEQ测序技术”、“规则阵列芯片技术”、“测序仪光机电系统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此外,该公司还成功研发出相匹配的测序试剂、材料、生化反应体系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和产品,真正实现了从仪器、试剂到软件的国产化。 这些技术成果背后是华大智造对技术研发数年如一日的投入。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至2020年9月,华大智造研发费用分别为24,505.49万元、25,356.83万元、34,329.40万元、48,640.6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0.54%、23.11%、31.46%、27.96%。同行Illumina2019年研发占营收比例为18.26%。 另据公开信息显示,除了吉因加、微基因、泛生子等国内客户外,目前华大智造已与泰国、南非在内的20多个国家签订协议,国产“智造”的新一代测序仪正逐步走向国际。 随着生命科学行业的迅速发展,海量实时数据和先进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对试验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持续提高,高通量、自动化正成为未来实验室工作模式的发展方向。作为深谙此道的先行者,华大智造于2016年开始布局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并逐步发展出以“关键文库制备技术”、“自动化样本处理技术”为主的实验室自动化领域技术。 我们看到,随着更高通量基因测序相关设备的陆续推出及各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持续推动,测序成本已随着升级迭代及规模化效应逐步降低,新的应用场景也在持续不断涌现。在基因测序领域持续创新之外,华大智造又在实验室自动化及新业务板块不断发力,有望成为中国版“Illumine + Tecan”,打造全套生命数字化工具和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上市招股书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20-3/202032160627134.htm http://www.p2pguancha.com/news/10825.html https://www.yicai.com/news/100046564.html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227/522776.shtml https://mp.weixin.qq.com/s/alenolMxpXiYvgDc6Yj7Kg https://mp.weixin.qq.com/s/7M6HHPV2lR7vzPHeLKkmxA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