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企业杂谈 查看内容

华大智造科创板IPO获受理,能否成为中国版 “Illumina + Tecan”?

2020-12-11 17:48|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2137| 评论: 0|来源: 测序中国

摘要: 12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审核显示,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智造”)递交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已获受理,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本次受理也意味着华大智造拟上市的消息终于尘埃落 ...

12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审核显示,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智造”)递交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已获受理,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本次受理也意味着华大智造拟上市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据招股书披露,华大智造的核心业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基因测序领域、实验室自动化领域,以及含细胞组学解决方案、远程超声机器人、BIT产品在内的新技术领域。2017-2019年,其基因测序仪业务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6.16%,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1.64%。
在基因测序行业,过去一提到华大智造,大家都熟悉的是其基因测序仪业务,随着招股书的披露,我们才真正理解,华大智造一直强调的“生命科学核心工具缔造者”的使命,在今年迈出重要一步!
远不止测序仪的华大智造,能否成为中国版“Illumina + Tecan”?全方位打造含基因测序仪、实验室自动化及新业务板块在内的全套“生命数字化”版图呢?我们先从招股书中探个究竟。
大国重器,一己之力打破基因测序仪垄断


作为目前高通量测序仪国产制造的开拓者与引领者,华大智造的故事还要从测序产业链说起。该产业链可大致分为三个环节,即上游的仪器设备研发生产、中游的测序技术应用研究,以及下游的数据处理环节。长期以来,国内诸多基因测序公司基本围绕中下游环节做应用与研发,上游市场几乎无人问津。这也最终导至我国基因测序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仍旧跟跑国外,上游的测序仪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被少数外国企业把持。

通过多年发展,目前高通量测序可主要分为三大技术流派,一是以Illumina为代表的桥式PCR扩增与边合成边测序结合的技术路线;二是以Thermo Fisher为代表的乳液PCR扩增与半导体测序结合的技术路线;三是以华大智造为代表的DNA纳米球与联合探针锚定聚合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这一路线得益于2012年华大基因收购美国Complete Genomics公司开启测序仪布局,并于2016年成立华大智造。

从2017年开始,华大智造几乎保持一年一更新的速度,其陆续发布的测序系统MGISEQ-2000、MGISEQ-200、DNBSEQ-T7及DNBSEQ-T10×4RS都比肩国际水平,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也因其测序仪的发布成为中国基因领域的“JP摩根”。可以看出,国产制造的技术水平已从满足常规测序需求走向“超级测序”和“颠覆式创新”。哈佛医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乔治·丘奇曾对华大智造做出高度评价:“有了核心技术,华大智造能够实现测序价格可负担,且测序错误率基本为零。”

如今,华大智造已在基因领域形成完善且可靠的多项源头性核心技术,并逐渐发展出了以“DNBSEQ测序技术”、“规则阵列芯片技术”、“测序仪光机电系统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此外,该公司还成功研发出相匹配的测序试剂、材料、生化反应体系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和产品,真正实现了从仪器、试剂到软件的国产化。

这些技术成果背后是华大智造对技术研发数年如一日的投入。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至2020年9月,华大智造研发费用分别为24,505.49万元、25,356.83万元、34,329.40万元、48,640.6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0.54%、23.11%、31.46%、27.96%。同行Illumina2019年研发占营收比例为18.26%。

另据公开信息显示,除了吉因加、微基因、泛生子等国内客户外,目前华大智造已与泰国、南非在内的20多个国家签订协议,国产“智造”的新一代测序仪正逐步走向国际。

开启新纪元,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助力全球抗疫


随着生命科学行业的迅速发展,海量实时数据和先进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对试验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持续提高,高通量、自动化正成为未来实验室工作模式的发展方向。作为深谙此道的先行者,华大智造于2016年开始布局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并逐步发展出以“关键文库制备技术”、“自动化样本处理技术”为主的实验室自动化领域技术。

疫情初期,华大智造紧急在武汉增加部署DNBSEQ-T7超高通量测序仪,全力支持抗击疫情,并依托DNBSEQ-T7及MGISEQ-2000高效、准确的测序能力,第一时间助力获取病毒全基因组,为后续开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提供了基因组数据支持。此外,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远程超声机器人先后驰援武汉黄陂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武大中南医院等机构,便于医生和专家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自动化分杯系统MGISTP-7000、MGISP系列自动化核酸提取设备和ZLIMS自动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全套新冠解决方案极大地缓解了检测实验室的空间、时间和人员压力,为大人群检测提供了工具保障。与此同时,华大智造的“抗疫利器”——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MGISP-960已投入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抗疫前线,成为各地疫情防控的重要科技力量。
此外,华大智造还推出硬气膜式、车载一体式、集成式等多种机动灵活的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并在成都、重庆、武汉等地成功下线并投入“战斗”,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不止测序仪,中国版“Illumina + Tecan”已初具规模


今年6月,华大智造首席运营官蒋慧在一次媒体采访中公开表示:“未来我们绝不会仅以测序仪企业自称”。华大智造在2020年的业务结构和业绩表现,已证明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发生改变。
招股书显示,华大智造2020年1-9月,营业收入激增至173950.15万元,期间实现归母净利润16537.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从市场表现来看,华大智造因以上“基因测序仪+实验室自动化+新业务板块”的多元化布局,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招股书显示,其实验室自动化业务2020年1-9月营收额高达127,158.7万元,占整体营收的73.41%;测序仪及配套试剂整体营收也在同期内持续上升。

除了已构建含基因测序仪和实验室自动化在内的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华大智造还围绕生命数字化全方位布局了远程超声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产品,而这些多元化产品也将为生命科学、基因测序、临床诊断、生物医药、细胞分子生物学、药物筛选、食品、环境、化学化工、医疗卫生与检验检疫、教育科研等行业用户提供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后疫情时代提供更多的应用可能性。
多元化业务的布局,离不开高比例研发投入以及对自主研发的高度重视。2017年至2020年1-9月,公司研发费用不断增长,分别为2.45亿、2.54亿、3.43亿、4.86亿,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0.54%、23.11%、31.46%、27.96%,领跑我国生命科学行业。
此外,华大智造拥有高度融合的跨学科专业团队,涵盖光学、微流控、机械、自动化、电子、半导体、生化等学科,已攻克相关产业全链条的核心瓶颈。截至2020年9月30日,华大智造拥有研发人员534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约为34%。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已取得境内外有效授权专利364项,此外,相关技术在生产应用过程中不断升级和积累,并用于公司主要产品中。

我们看到,随着更高通量基因测序相关设备的陆续推出及各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持续推动,测序成本已随着升级迭代及规模化效应逐步降低,新的应用场景也在持续不断涌现。在基因测序领域持续创新之外,华大智造又在实验室自动化及新业务板块不断发力,有望成为中国版“Illumine + Tecan”,打造全套生命数字化工具和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上市招股书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20-3/202032160627134.htm

http://www.p2pguancha.com/news/10825.html

https://www.yicai.com/news/100046564.html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227/522776.shtml

https://mp.weixin.qq.com/s/alenolMxpXiYvgDc6Yj7Kg

https://mp.weixin.qq.com/s/7M6HHPV2lR7vzPHeLKkmxA

 · END ·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