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创新医药企业的群体崛起已经使苏州成为中国医药创新重要的产业地标,也直接将苏州推至中国生物医药城市第一梯队。 康宁杰瑞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徐霆清楚记得,2009年初他们刚入驻苏州生物纳米园(即苏州BioBAY,2016年更名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时,这里只有大概二三十家公司,A2、A3两栋生物孵化楼虽已经投入使用,但有企业入驻的也就两三层楼。整片区域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人”,能走路到的地方只有一家快餐店,如果需要买一杯星巴克,则需要开车15分钟出园区。 十多年后的今天,BioBAY已经成为苏州的一张创新名片:430余家生物医药高科技创新企业在这里聚集,从园内走出的上市企业数量达10家,包括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基石药业、亚盛医药、中国抗体、康宁杰瑞、开拓药业等7家赴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截至2019年底,园区企业累计获得临床试验批件166张,累计批准生产上市药品7个,俨然成为中国新药研发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的“2019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综合竞争力榜单”中,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位列第三,仅次于中关村和上海张江;而产业竞争力方面,苏州工业园区排名第一。 多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王晓东在一次会议上表示:“虽然现在入园的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他们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十年以后在中国做生物医药,如果在苏州BioBAY没有一块地方,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百济神州于2015年6月将小分子药物产业化基地放在了BioBAY。2019年7月,百济神州又将其全球小分子研究院落户于此。几年之后,代表中国创新药崛起的信达、君实生物、恒瑞盛迪亚等4款国产PD-1相继获批上市,其中有3款都是在这里研发或生产。 BioBAY已经成为苏州重要的产业地标,也直接将苏州推至中国生物医药城市第一梯队。业内人流传“中国免疫疗法看苏州,苏州免疫疗法看园区”,事实上,不仅仅是免疫疗法如此,BioBAY更是苏州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缩影。 而就在2006年BioBAY破土动工之前,苏州还是在中国医药版图上影响甚微的“温婉小城”。没有浓厚的医药底蕴、没有龙头制药企业,没有邻城南京、上海那样的学术研究氛围,也缺少综合医院等临床资源。仅仅十几年的时间,从默默无闻成长为第一梯队,苏州跑出了生物医药园的成长样本,也浓缩了近十几年来中国医药创新的发展轨迹。 苏州经历了什么? 01筑巢引凤 位于苏州市城东的苏州工业园区批准设立于1994年,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就是在这时,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大力发展制造业。 就像各国工业园区最早的招商套路一样,先引进世界500强公司,这些大公司的入驻使原本小家碧玉的苏州古城很快与机器轰隆相伴,跃升为继上海、深圳之后中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后由于资源受到制约,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向科技型招商转变,重点引进创新型公司。不同于500强公司直接拿地建设生产基地的形式,引进创业型小公司需要一个物理载体和空间,于是BioBAY破土动工。 打桩机“嗵、嗵”嵌入满是泥泞的地下,地块上纵横穿越的电线连接着远处的村落,放眼看去一片荒芜,高楼大厦在很远处才隐隐可见。这就是2006年3月BioBAY破土动工时的场景。尽管如此,第一任BioBAY总经理刘毓文仍然对未来信心满满。她始终认为,苏州靠近金融中心上海,它的发展轨迹将像硅谷依托金融中心旧金山那样,能够成长为高科技创新的圣地。 因此,BioBAY从成长伊始就有属于自己的基因,他们在开始就瞄准了生物高科技的新创公司或刚起步的创新公司,这样才能汇集高科技人才以及原创研发及技术。同时,BioBAY采用政府背景下的公司化运作,依托苏州创投(现为元禾控股)建立的团队,包括管理者、招商人员及专业服务人员,建立了市场化并具有产业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团队。公司化运作,既有利于塑造在行业中的品牌,也有利于培养运营团队的专业性和服务能力。 2007年,BioBAY签约了包括吉玛基因、新海生物等在内的30家创业公司,从2008年开始,BioBAY已经形成每年约有五六十家企业进驻的形态。BioBAY也在“边干边学”,将自身定位成“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着力为创业公司打造服务平台。如投资上亿元建设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平台;为企业提供入驻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技术法规培训、产业政策指导、投融资对接等等。 时任中新创投(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007年重组为苏州创投,现为元禾控股)总经理费建江将这个过程称为“养好土壤”。得益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思想开放、政策灵活、改革意识强,中新创投一开始就将目标明确:通过投资使更多的创业者来苏州,同时依托强大的政府资源,实现市场化运作模式。“一定要形成企业群。创业企业一大核心难点是人才流动成本高,但如果园区有很多家公司,一家倒闭了,人才马上能去类似的公司。否则还是会跑回上海、北京。” 为了提高投资功底,中新创投选择了中国台湾、以色列为投资“导师”。其中以色列这个特殊的国家全力发展高科技创新的特点跟苏州的定位非常相符。到2011年6月份,仅早期投资,苏州创投就投了180个企业,累计投入现金15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投于苏州当地园区的创业企业。 02 搬来冷泉港 尽管各方面的规划吸引了一大批创业者来此驻扎,但早期的BioBAY依然缺少一个能够“弯道超车”的机遇。苏州历史上曾是教育名城,但医药方面的学术力量却无法承担起“生物医药城”所需的人才、学术、科研资源。 2008年左右,BioBAY通过因缘际会认识了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工作的季茂业博士。季茂业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而当时的冷泉港正在考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太地区,筹备建立亚洲会议中心。冷泉港实验室建于1890年,被称为世界生命科学的圣地与分子生物学的摇篮,名列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10大研究学院榜首,至今一共诞生了8位诺贝尔奖得主。 通过季茂业的引荐,冷泉港名誉主席、“DNA”之父詹姆沃森亲自到苏州考察,并最终决定将实验室百年历史上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冷泉港亚洲落户苏州工业园区。2010年4月,第一届冷泉港亚洲会议开幕,正值沃森老先生82岁生日,一时间生物界国际知名教授云集苏州。 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的落户成为BioBAY实现“创新要素集群”的重大转折点,不仅使得苏州的创业企业一跃站到“巨人的肩膀”上,伴随着冷泉港而来的,还有活跃在生物医药产业前沿的华人科学家如王晓东、施一公、谢晓亮等对苏州的关注,随后他们也纷纷将各自的创新项目落地与此。吉玛基因创始人张佩琢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都不用查冷泉港会议的日程,就知道什么时候又开会了,因为参会的客户会同时上门交流。 更重要的是,将生物医药“世界最前沿”请到家门口,也是将冷泉港欣赏创新、自由平等交流、探索科学乐趣的文化氛围引进来,使苏州BioBAY拥有了难得的创新名城的文化和气质。当然,花一笔不小的资金引进一个对GDP增长或许并无直接贡献的会议,不仅考验地方政府的眼光和思维,也考验着其魄力和勇气。 目前,冷泉港亚洲每年举办近20场学术会议,分享还未被发表的最前沿的学术动态。从2011年开始,几乎每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在获奖前就到过冷泉港亚洲会议分享报告。与此同时,BioBAY还每年主办或协办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ChinaBio生物产业合作论坛、DeviceChina医疗器械高峰论坛等国际化会议交流平台。 为了产生产业聚集效应,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各种人才计划、创新团队计划等引进最优秀的人才。人才来了之后,园区不仅打造科研与人才的配套体系,同时在税收、资金、人才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而苏州也发挥自身“招商引资”的优势,逐渐将国内外高校和研究院聚集的BioBAY周边,包括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苏州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国医科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等重大原创型创新平台。 虽然靠近上海,苏州BioBAY仍然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国家级高端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聚了72位国家顶尖人才专家,且已经形成了覆盖从高层次人才、中层人才到基层人才的创新社区。 03 新的城市定位 在徐霆的印象中,从2013年左右开始,BioBAY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2015年之后,随着国内药政改革、鼓励创新等一系列变化带动生物医药创业大潮,已经“栽得梧桐树”的BioBAY自然引来越来越多的“金凤凰”。“当园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就一定会自我成长。”徐霆认为。 产业资本则是另一个撬动园区创新活力的因素。从2012年起,BioBAY作为有限合伙人参股通和毓承,泰福资本、礼来亚洲、美敦力红杉中国基金等知名行业风投机构,总计投资额近10亿元,投资项目超过300个。同时,BioBAY还参与发起了新建元生物基金(元生创投)、聚明创投等关注中早期创业项目的产业基金,已投资超过70个创新项目。 BioBAY董事长兼总裁庞俊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BioBAY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可以创造很多的额外价值,最集中的体现在企业的估值上。业内很多人士反馈,市场上相同质量的项目,BioBAY的项目估值一般要比其它地方的项目高出30%。正因如此,港交所上市新政策推出以来,从BioBAY走出的企业占据了赴港上市生物医药企业的半壁江山。 2016年是BioBAY成立十周年,它也正式从苏州生物纳米园更名为生物医药产业园,表示更加聚焦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决心。截至此时,BioBAY已经完成0到1的蜕变,与上海张江同列为中国新药研发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而已经成为第一梯队的苏州也正在朝着新的“目标”向前迈进。2020年5月底,伴随着疫情后复产复工,BioBAY启用了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落户企业集中在抗体药、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 “从小分子项目到大分子项目再到基因与细胞治疗项目,BioBAY的产业发展是有其综合思考和节奏的。抗体、细胞和基因治疗是整个产业未来的方向,围绕这个领域打造生态圈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庞俊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而从此时开始,苏州也提出了新的城市定位—对标并学习美国波士顿经验,将苏州打造为“中国药谷”。庞俊勇观察到,随着更多的公司、产品在这里形成生态,更多的需求也随之显现出来,比如最急切的临床资源。 “苏州对标波士顿这一地标性政策,其中很大一个篇幅是强调增加苏州市的医疗资源,包括三甲医院的配置以及临床研究型医院的配置。这意味着苏州未来的重心,不仅是要成为研发中心,更能成为医疗中心。这是一个相对更漫长的过程,但对苏州意义重大。”庞俊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