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肿瘤治疗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目前仍是多数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约60%的肿瘤采用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手段,有90%的肿瘤运用手术作为诊断和分期的工具。 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实体瘤的一种重要方法。 目前的临床实践中,为了尽可能清除癌组织,通常手术时都会行淋巴结清扫术。但是,新的研究发现清扫淋巴结不一定提高疗效,而且易造成全身淋巴液流动不畅,留下后遗症。因此,要慎行淋巴结清扫术,尤其是对于早期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在肿瘤形成或进展过程中从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能够真实反映肿瘤负荷、具有发展为转移病变的潜力。CTC的检出提示隐匿的微转移灶的存在,可辅助进行病情判断。 CTC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一项最新研究纳入60例新近诊断为胃癌的患者,这些患者均未接受新辅助化疗或放射性治疗,术前取血检测CTC。 图1 CTC水平与TNM分期的相关性 表1 CTC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该研究结果显示,CTC个数以及CTC检出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 另有一Meta分析,纳入既往20项尿路上皮癌相关的CTC研究,并探究了CTC阳性率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图2 CTC阳性率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CTC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
那么,是不是所有术前检测出CTC阳性的患者都会从淋巴结清扫术中获益呢?一项研究认为,相较于新辅助化疗一周期后的CTC水平,基线CTC水平是更好的病理分期预测指标,敏感性可达到73%。 图3 不同患者化疗前后CTC数目变化趋势 为了简化分析,该研究将患者按CTC水平分为三组:低水平组(L)CTC<10;中水平组(M)10≤CTC≤30;高水平组(H)CTC>30。CTC检测点为新辅助化疗前后,图中红色框内为行手术切除时为T0或N0的患者,其余为T1+或N1+的患者。可以看出,基线CTC检出水平更符合患者分期情况。这一结果提示,手术治疗的患者拟行淋巴结清扫术时,基线CTC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目前CTC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初露头角,液体活检将为您追踪报导相关研究,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1. Zheng, L., et al.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Oncology (2017): 1-8.
2. Zhang, Z., et al. "The prognostic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bladder cancer and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a meta-analysis of 30 published studies."(2017).
3. Alva, A., et al. The Journal of urology 194.3 (2015): 790-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