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资本实验室《2013年度硬件创新与创投报告》之投资数据概览。《2013年度硬件创新与创投报告》基于本年度全球硬件创新企业创投数据,分析了硬件创新环境、现状与趋势,并对可穿戴技术、医疗硬件创新、智能交通、智能家居4个硬件创新的重要领域进行了详细解析。 一、主要投资数据 在2013年之前,从来没有如此众多的设备与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我们的身体产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可穿戴设备、机能辅助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无人飞行器……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新应用构成了IT/制造行业和硬件创新的前沿,把人类带进了新工业革命时代。它已经远远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硬件创新概念,在本质上是互联网/物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碰撞、硬件创新与软件创新的融合。
根据资本实验室统计,2013年度硬件创新的前沿、热点领域投资交易共123起,披露交易额14.4亿美元。智能交通领域融资额达到6.17亿美元,在各行业中占比最高。可穿戴设备作为硬件创新最大的热点,交易数量达到64起,交易额为5.6亿美元;其中,聚焦于健康/医疗功能的可穿戴技术融资额为1.88亿美元,一般可穿戴技术融资额3.72亿美元。智能家居领域交易数量30起,披露交易额2.6亿美元。 二、大额交易背后的硬件创新大未来 从极客“工匠”,到创客空间;从互联网巨头,到传统制造业的大家伙,推动硬件创新崛起的力量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扩张与融合,还有资本市场的竞争与合作。而本年度的诸多大额交易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在硬件创新市场中争取到引领未来的机会。 2013年5月,Jawbone斥资1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可穿戴健康产品厂商BodyMedia ;2013年第三季度,微软传出消息,计划以2亿美元价格收购Osterhout Design Group(ODG)的资产及专利,以加快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与此同时,Google证实完成了对智能手表企业WIMM Labs团队的收购,推进谷歌智能手表项目的进展。巨头的上述收购行动旨在强化自身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更是为了应对预期中的市场竞争,完成产品、应用和生态上的提前布局。 在投资方面,可穿戴技术厂商Fitbit于2013年8月获得软银领投的4300万美元融资,用于提高新品研发速度和扩大零售网络,计划将产品销售扩大至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整个国际市场。而作为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JawboneUp以债务加股权的方式,获得了1.13亿美元融资,用于提高现有产品的供货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增长。 2013年,多支可穿戴基金的设立则进一步加快了巨头在可穿戴市场创建生态系统的步伐: 2013年4月,Google Ventures联合Andreessen Horowitz、KPCB成立Glass Collective平台,为谷歌眼镜应用开发者提供资金及服务; 2013年6月,Leap Motion的投资者高原资本投入2500万美元成立了名为Leap Fund的基金,用于帮助企业搭建Leap Motion技术平台,推动手势识别技术应用深入到教育、安全、医疗等多个行业; 12月,富士康宣布将建立一支约2亿新台币规模的投资基金,资助创业公司开发新型可穿戴技术、设备和软件应用,把触角伸向软件、云计算、电信服务和智能化的未来。 在医疗硬件、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领域,本年度的大额交易同样频频出现: 美国医疗器械公司ConforMIS在2013年8月获得1.68亿美元E轮融资,用于完善图像处理、假体设计、手术技术和外科仪器制造在内的整个产品线,并计划在全美地区扩大和加速膝关节置换系统的商业化进程; 智能家居厂商Nest Labs于2013年1月获得Google Ventures等投资机构投入的8000万美元,在时隔1年的2014年1月,谷歌以32亿美元完成对Nest的全盘收购; 私募股权公司Vista Equity Partners以8亿美元现金,将智能交通厂商Omnitracs从芯片制造商高通旗下分离,实现独立运营。OmniTRACS是高通为运输市场设计的集群卫星通信技术,可利用在陆运、海运等诸多物流领域中,目前在全球有超过56.7万个设备在使用。这次业务分离的主要目的是保持Omnitracs智能交通系统的领先地位。 然而,上述大额交易只是硬件创新领域资本活跃度的冰山一角。更多企业正在持续推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并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 硬件创新领域投资与并购的爆发具有非凡的价值,并将直接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覆盖到所有传统行业,并带来更多重大变化:(1)人类个体开始成为数据终端,个体数据爆发增长,数据交换中的思想与智慧众包开始起步;(2)人类的工作与生活随时互联,随时获得多样化的云端服务;(3)消费级硬件创新开始延伸到传统制造业,“智慧工厂”模式将推动制造业酝酿更大的变革与转型升级机会;(4)硬件创新带动新材料、电子、医疗、交通等行业发展,以及制造模式、营销方式等变革。 当然,任何新鲜事物都难免走过“初生之物,其形必丑”的阶段,硬件创新同样如此。我们需要多一些时间,看他们如何进化,如何成为我们的工厂、办公室、家庭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此过程中,难得的投资机会等待我们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