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四)妊娠控制。 图表1:医疗器械分类 2004-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收入的复合增速达到27%,远超全球7%-8%的增长,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逐年提升;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销售收入为1565亿元,制药行业的销售收入为17950亿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占到医药总市场的8%,而2009年全球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已占到医药总市场的42%,可见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图表2:2004-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8个月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收入为1132亿元,出口交货值为272亿元,出口交货值占收入的比重高达24%,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需要分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分别加以分析。
图表3: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驱动力分析 医院市场——诊断、监护类等大中型设备:新医改将逐步取消医院的药品加成,医疗服务收费将成为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相应医疗设备的采购需求也将增加。
据有关统计,目前全国17.5万家医疗机构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它们的更新换代有望逐步进行;医疗机构的新增需求。这主要来源于基层就诊量提升催生的设备采购需求以及政府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民营医疗机构建设有望进入高峰期,从而带动相关医疗设备采购需求的爆发。基层医疗机构:随着国家率先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药品零加成,提高基层就诊报销比例等措施的出台,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次逐步提高,2008-2011年复合增长率达8.7%,超过医院0.5个百分点。另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及,我国将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以及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我们预计未来基层就诊人次将逐年加速增长,从而带动基层对于医疗设备的采购需求。
图表4:2008-2011年我国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对比 随着2013年10月《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陆续发布,民营医疗机构有望迎来黄金增长期。国家突破性地对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业采取“非禁即入”的政策,加大财政、土地规划、税收等支持力度,并且允许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政策的出台将加速社会资本布局医疗服务领域,并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投资加速。
图表5:2005-2011年我国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数量增长图 这些领域的医疗器械增长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医保覆盖率和报销比例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等因素的驱动。其中人口老龄化是根源。截止2011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3.7%,预计2040年将增长至4亿以上。
在国内需求加速的背景下,国产医疗器械有望优先受益:首先这是源自国家政策的扶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国家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设备、材料、保健用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2013年起全国高值医用耗材开始实行以省为单位的集中采购,未来不排除延伸至其他医疗器械领域,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国产器械有望在集中采购中优先受益;其次随着下游医疗服务机构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如基层和民营医疗机构加速,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国产器械也将是首选。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09年起,受欧美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医疗器械的出口增速趋缓,2011年增速仅为7%,但是注意到2012年海外市场的增速已回升至12%,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八个月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达13.1%,海外市场增速已逐步企稳。
海外市场增长的驱动力将来自于国内企业技术突破后,依靠成本优势推动的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我们看到2006-2011年,我国出口的医疗器械中诊疗设备的占比从30.78%增长至42.96%,而且诸如X射线扫描仪以及磁共振设备的出口单价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