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发表了一篇文献,报告了一个全面的液体活检平台,对异体造血细胞移植受者的cfDNA进行血液学恶性肿瘤检测。我们利用cfDNA甲基化特征来追踪组织来源,精确指出受体中的器官特异性损伤,并分析捐赠者与受体之间的cfDNA比例来评估移植排斥。”
De Vlaminck教授解释说。
“同时,我们确定了肿瘤来源的cfDNA的突变,以评估癌症复发,并进行cfDNA元基因组分析以评估感染。对27名造血细胞移植受者的170份血浆样本的分析发现,移植后一个月内,实体器官来源的血浆cfDNA升高,表明普遍的器官损伤,与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相关,这是受者偶尔发生的免疫并发症。此外,以前的研究结果被复制,较高的供体cfDNA分数可预测移植物排斥反应,并且可以检测到病毒感染和癌症复发。”
De Vlaminck教授实验室的另一个重点是作为感染性疾病后果的器官损伤。
"我们对患有和未患有细菌或病毒性尿路感染的肾移植受者的尿液样本做了研究。当然,我们使用尿液cfDNA的元基因组分析来检测感染性病原体,正如预期的那样。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了甲基化的cfDNA特征,表明在尿路感染患者中,病毒和细菌引起的肾脏和膀胱组织损伤,"De Vlaminck教授总结了这项研究。
De Vlaminck教授和他的团队还利用他们基于cfDNA甲基化特征的液体活检平台,监测器官损伤,作为COVID-19患者感染严重程度的替代物。
在谈到他的研究动机时,De Vlaminck教授说:“在这一流行病的早期,很明显需要有诊断工具来评估COVID-19感染的严重程度,这些工具侧重于病人的状况。因此,我们调查了COVID-19患者与其他病毒感染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浆样本中器官损伤的cfDNA特征。怀有暗示肺、肝和红血球祖细胞损伤的甲基化特征的cfDNA与严重的COVID-19有关。cfDNA总量与世界卫生组织疾病进展的序数表有关,并且在插管的病人中明显升高。”
De Vlaminck教授认为,液体活检中的cfDNA所持有的信息在研究中可能非常有用,并最终用于临床。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推广的液体活检平台,以确定器官损伤的数量和位置。这将是一个微创的、快速的、非靶向的诊断工具,它可以在一次测试中产生一个病人器官损伤的全面图像。”
在过去的几年里,液体活检已经从研究领域迅速发展到临床,以cfDNA作为癌症的辅助诊断。然而,研究继续扩大可用于液体活检的肿瘤来源内容的范围,有可能得出更多信息。此外,研究人员在癌症以外的领域追求液体活检平台,以扩大医学的潜在应用。
诊断科学编辑团队收集、整理和编撰,如需更多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诊断科学(Diagnostics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