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DI电离中,样品首先与大量过量的基质化合物(CHCA、DBA等)形成共结晶,之后通过激光照射形成基质电子。该方式同样区分正离子模式(pos)和负离子模式(neg)。目前常在空间代谢的检测中发现其身影。在《空间代谢检测参数知多少?》有做过详细介绍,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经过电离源离子化后,带电离子会进一步进入质量分析器进行离子特征的检测,如m/z、离子强度等信息,是后续确定物质类型的关键!也是QE HF-X、Orbitrap Fusion™ Tribrid™(Fusion)、Lumos、QE等质谱仪差异的主要因素。
各种琳琅满目的质谱仪,主要是内核搭载的质量检测器不同。质量检测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电离后的离子按照质荷比进行分离。由于分离的原理不同,目前常用的分离方式主要有:四极杆(Quadrupole,Q)、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离子阱(ion trap)、轨道阱(Orbitrap)等。
在介绍质量分析器之前,先明确几个常见评估指标;a.准确度(accuracy):指离子测量的准确性。一般用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误差进行评价,单位ppm(part per million);b.分辨率(Resolution):是指质谱仪区分两个质量相近的离子的能力。分辨率越高,准确度越高;c.灵敏度(sensitivity):是指检测器对一定样品量的信号响应值,即最少样品量的检出程度。
这三个指标是判断质谱仪等级的关键参数,对物质检测准确度,检测种类有较高影响,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最终的定性定量。 四级杆(Quadrupole,Q)
四极杆分析器(图4A)是由四根圆柱形金属棒组成,两根接正极,两根接负极。通过切换直流和交流电压控制离子在四极杆内运动,一边飞行,一边转圈。当扫描电压和频率一定的时候,只有特定m/z的离子才会显示出稳定的轨迹,进而传输到检测器中获得离子的m/z值,其他离子就会因偏转太多而打到四极杆上。通过实时改变直流和交流电压,将具有不同m/z值的离子一个接一个的传输到检测器中。四极杆分析器分辨率较低,准确度不高,但稳定性好,数据重复性高且精密度高。适合分析较为简单的样品,或者复杂样本靶向检测和定量。 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