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23|回复: 0

[分享] 谈一谈集采药风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5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在当今社会,医疗领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百姓的心弦。上海两会期间,一则来自上海众多三甲医院 20 名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宛如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提案聚焦药品集采背景下疗效好的药物使用问题,直言“集采药药效不稳定”,这一敏感话题经媒体与自媒体的广泛传播,迅速引发热议,也引起了国家医保局的高度重视。


1 月 21 日,医保局带队联合多部门奔赴上海,旨在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具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然而,这一行动在部分人眼中却充满争议。

有人认为,医保局此举似有不妥,集采药政策是全国推行之举,存在的问题怎会仅局限于上海?北京、广东、四川、山东、河南等地,想必都有相似困扰。医保局推行集采初衷是节省开支,如今奔赴上海调研,差旅费、会务费等成本不菲,这难道不是舍近求远?

虽说前往上海彰显重视之意,可于实际解决问题而言,效率未必更高。

从百姓角度出发,诉求其实很简单。大家满心期盼着能以低廉价格获得有效治疗,若仿制药药效与进口原研药相近甚至相同,自是拍手称快。

毕竟,对于普通民众,医疗费用是生活中的一大重担,物美价廉的药物无疑是福音。

回溯药物研发历程,从科学层面审视,其上市前试验流程堪称严苛。动物实验首当其冲,白老鼠、猴子等成为受试先锋,为药物安全性、有效性探路。

进入人体试验的三期双盲阶段,更是严谨细致。I 期聚焦安全性,确保药物无致命风险;II 期小规模测试疗效并持续监测安全;III 期动辄召集数百乃至数万患者,分组对照,双盲操作,以精准判定药物能否上市,那些冗长的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章节正是三期试验的深刻印记。

令人费解的是,集采药品既然已广泛应用,难道前期未历经严格三期双盲试验?医保局作为专业主导机构,对药品优劣当真心中没底?若答案是否定的,何必大费周章调查?依常理,直接要求药厂出具随机双盲三期实验揭盲报告,无法提供的令其退场,既接轨国际惯例,又简洁高效、节约成本,何乐而不为?

回首过往,类似“混合油”事件、国足腐败风波,调查过程皆是兴师动众。

“混合油”调查耗时数月,人力物力倾注无数,才寻得那辆关键油罐车;国足反腐,高规格调查组当面问询,煞是重视,到头来却不了了之,甚至调查人员自身深陷泥潭。

这些前车之鉴,怎能不让人心生忧虑?

集采药政策本应是百姓的“救命稻草”,若在执行中沦为“碰运气”的冒险,无疑背离初衷。

当下,上位者当思如何纠偏扶正,让集采药真正发挥利民实效。

而作为普通百姓,面对药效不稳的隐忧,有条件者或只能无奈选择自费购买原研药,以寻安心。

这一现状,既是对医保部门的拷问,也是对整个医疗生态的鞭策,唯盼问题能早日妥善解决,还百姓用药的踏实与放心。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26887553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