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
从时间耗费来讲,有团队协作。从精力耗费来讲,有肌肉记忆。
先说第一点,团队协作。
以我们科每天做的中晚期口腔癌手术为例,手术平均时间约5~7个小时,共有2组、6位外科医生参与(不算麻醉师和护士)。
每组3名医生,通常包括一名高级职称外科医生为主刀,一名高年资研究生或进修生为一助,一名低年资研究生或进修生为二助,这也就是俗称“双组”手术。
第一组,我们通常称为“头上的”,“头上的组”负责切除肿瘤。手术一开始就上台,一步步完成颈淋巴结清扫、肿瘤切除以及器官切除(舌、颌骨等)等,大概2到3小时左右。完成后“头上的”主刀一般就可以收工下台了。“头上的”两位助手继续做些止血冲洗伤口等工作,然后下台,或者在台上等待第二组。
至此,“头上的”主刀,经过2到3小时左右手术,收工。
第二组,我们通常称为“腿上的”,“腿上的组”和“头上的组“同时,或者稍微晚点开工,从腿上、胳膊上或者躯干四肢其他部位,制取皮瓣(带血管的皮肤、肌肉以及骨头),并将其大概塑造成被切掉的器官(舌、颌骨等)的形状和样子,大概1到2小时左右完成。
“腿上的组”工作完成后,“腿上的”主刀带着这块皮瓣去头上。这时“腿上的”两位助手留下来,完成止血冲洗伤口等工作后,缝合关闭腿上的伤口,即收工下台。
至此,“腿上的”两位助手,经过2个多小时的手术,收工。
“腿上的”主刀带着皮瓣跟头上等待的两位助手汇合,三人组成新的组,继续剩余工作:将皮瓣,或者说“新的舌头”或“新的颌骨“,移植到被切掉的舌头或颌骨处固定,并将皮瓣的血管和头颈部的血管吻合到一起,使其成活,大概1到2个小时,完成后“腿上的”的主刀即告下台。
至此,“腿上的主刀,经过3到4个小时的手术,收工。
最后剩余“头上的”两位助手,完成止血冲洗伤口等工作后,缝合关闭头上的伤口,即收工下台。
所以整台手术虽然历时5到7个小时,但是两位主刀上台时间只有2到4个小时,其中一组助手上台时间2到3个小时。只有“头上的”两位助手,从头到尾都在坚持~对于年轻的医生来说,这就是辛苦的成长过程。
这是单从时间耗费来讲。
从精力耗费来讲,就是第二点,肌肉记忆
一台手术的大多数操作步骤,可认为它类似于“重复性动作”,包括切皮翻瓣拉钩吸血打结缝合等等,甚至包括颈清扫器官切除等,在几乎每个患者身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对于这种“不变的事情“,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在经过成百上千例次的手术,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操作之后,再次完成这些步骤时,他不会意识到“思考”的过程。双手会“自动的”完成这些操作。就跟你每天走路回家,不需要思考“我接下来,要在第几个路口左转,然后下一个路口右转,然后。。。”一样,你不会意识到自己思考如何回家的过程,双腿会自动把你带回家。
对于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来讲,真正需要经过仔细思考然后完成的操作,在常规手术很少。例如对于肿瘤手术而言,主要就只有肿瘤边界的控制(不同的患者,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是千差万别的,需要切除的部分也就随之不一样,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不断去判断。这就是“变的事情”)。但是这部分操作,占整个手术时间以及步骤的很小一部分。
所以,就精力耗费而言,在完成日常大量的常规手术时,合格的外科医生确实可以做到在大部分时间里驾轻就熟、谈笑风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处理重要步骤。
当然,对于非常规手术(整台手术都充满了“变的事情“),任何一个外科医生都会谨小慎微,如临大敌的。会在术前反复阅读X线片,反复检查病灶,同其他医生沟通讨论手术方案、细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案,甚至查阅文献学习他人的经验方法。好在这种手术是很少的。 |
|